谪仙人.的美篇

谪仙人.

<p class="ql-block">  本次荣幸参展的是北京的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展,地理位置在北京动物园附近,出地铁口转头后需要直行一段距离即可看到明显的标识牌,首先给大家看的就是门头以及大广场的总体环境!</p> <p class="ql-block">  其次此展门票分别为88和128两档位,整个展分为A、B、C三个展区,规模最大的两个展区分别为AB两区,A为洞窟复刻展区,B为壁画复刻展区,C规模十分之小,讲的是民国包括建国初期的人民是如何建设敦煌,以及遇到的问题,如果不细看,1分钟就能逛完</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是分享给各位的图,是A馆的入口后的图示,为大家讲述了敦煌的遗址,而后第三张图里的黄沙和植被,据顾客所说全部是从敦煌那边带来的,供大家了解到西部戈壁滩黄土中的植被景象!</p> <p class="ql-block">  看完入口的遗址以及植被介绍,我们就正式开始A馆的展览了,刚一进大门我就被震撼到了,如是莫高的大logo并且做了莫高窟搭配背景以及仿星空,最重要的是头顶的藻井图案,是真正复刻的敦煌藻井样式,独属于藻井的复式结构完全暴露在大众视线中,以下这些都是天花板的不同的藻井图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左右两侧的装饰,大家可能觉得是藻井,其实并不是,长方形顶部图案是敦煌石窟中的平棊图案,此图案是在古代宫殿内顶部的一种独特装饰,俗称为“天花板”或“承尘”。通常是在方形或长方形的井格内交错地套叠其他方井,形成复杂而有序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每个方井的中央通常会饰有一个莲荷图案,也有莲花飞天化生童子纹、莲花飞天纹等多种图案,充满艺术性和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随后看完天花板以及眼前的如是莫高logo墙壁,转身向左看便是丝路墙,顶部屏幕以动画形式分别讲述了丝绸之路的线路以及经过的所有地点,下部则为丝路壁画,讲述的都是丝路当中交易往来的物品以及长途跋涉的艰苦故事,在故事图的下方则为复刻文物,进行做旧还原处理,也是很值得一看的</p> <p class="ql-block">在右侧墙面呢,其讲述了佛教传播到敦煌后,所开凿的不止莫高窟,还有西千佛洞等很多其他洞窟,只是不再开放给我们大众,因此大家视野中、脑海中最熟悉的还是莫高窟,但也需要有所了解不止莫高窟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  看完右侧墙面的不同石窟,往右手边继续看去,便是复刻的佛龛牌,唐朝武周时期所著</p><p class="ql-block"> 于1921 年遭沙俄白军破坏,上半部损毁 ,因此为大家展示的则是下半部碑文,真迹目前在敦煌研究院保存</p> <p class="ql-block">  在复刻文物旁边则又是俩屏幕,讲述了洞窟在不同朝代开凿的数量,数量是一直处于递增形式的,包括壁画也一样,新的壁画往往会覆盖旧壁画之上,而非损坏旧壁画后重新绘制新壁画,这也证明着我们华夏的文明,是一直在递增的,古人是一直在维护华夏文明一统的,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能一直留存屹立世界上的有力证明</p> <p class="ql-block">  屏幕旁则为洞窟艺术的创造者壁画图,图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右下方明显的贵族,其余的忙碌人群则为工匠</p><p class="ql-block"> 在此壁画下方则为石窟开凿并绘制壁画的流程示意图,很直观的就能让大家看到洞窟是如何一步步开凿并且绘制壁画后的景象,尤其是最终完成后的石窟景象十分漂亮,模型虽小但内部装饰异常精美,千佛于壁画中显现,甚至有小型的佛像,这个是值得一提的</p> <p class="ql-block">  步伐继续向前便是工匠分工图,对应着上一幅“壁画创造者”的壁画来看能更直观的了解到每位工匠所具体做的事情,并且能方便大家以点入面,对后续的洞窟形制能有更深刻的感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再次直行,映入眼帘便是“壁画是如何绘制的”,相当于是敦煌的使用说明书,帮助大家能更直观的了解壁画构成</span></p> <p class="ql-block">  欧克看完了使用说明,那么我们来看看实际操作,接下来这视频就是古人如何将洞窟中的佛像造起来的,首先榫卯接口定型,再缠上麻绳等物品,最后使用泥浆构筑形体,最后等泥浆干燥后使用昂贵岩彩绘制其线条及颜色,这就是完整的造像流程</p> <p class="ql-block">  将上述全部看完,那么就到了整个logo墙的背面了,背面所描绘的是一整幅五台山图,也就是文书菩萨的道场,此馆将五台山图逐步拆分,拆分后每个细节以及地点进行详细的分析,还有一个额外的大影视屏幕供大家能更加直接的了解五台山不同位置的名称、作用,并采用3d形式将2d画面重新构筑让大家能看到敦煌的壁画建筑之美</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是A馆的重中之重,洞窟形制的复刻,两幅图分别为入口处的千佛以及顶部莲花纹</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220窟,初唐时期的洞窟,壁画分别有阿弥陀经变、药师经变,具体大家可以看一下简介中的图像,值得一提的是这边采用了完整的1:1复刻,将实地洞窟内的氧化、墙皮脱落、佛像的不同的受损情况均进行了展示</p> <p class="ql-block">  西魏时期的285窟,大家熟知的五百强盗成佛图便在此洞窟绘制,并且在此洞窟值得一提的是,佛像两边的并非菩萨,而是僧人,视频当中的一个个空洞,便是禅室,这也是著名的禅窟形制</p> <p class="ql-block">  中唐25窟,此洞窟出现的是大量的壁画,并没有佛造像出现,大量的壁画也分别为阿弥陀佛经变画等绘制的壁画,也有大量的菩萨像,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等</p> <p class="ql-block">  盛唐217窟,西壁为残缺的佛造像,北壁就是大家熟知的观无量寿经变壁画,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图,它的左右两侧分别有十六观与未生怨的导言,也是序言故事</p> <p class="ql-block">  初唐57窟,观察细致的话会发现佛像左右是不对称的,因为少了一尊菩萨像及装饰的龙杖,目前也是已经流失海外,著名的美人菩萨像也出自此洞窟</p> <p class="ql-block">  正对着大门的就是中唐158窟,涅槃窟,卧佛持吉祥卧姿势,面部微微带笑,惬意无比,展示出了佛教当中“寂灭为乐”的思想,两侧佛像体态丰腴,为其持印护法哀悼</p> <p class="ql-block">  最后便是盛唐45窟,佛像很是经典,佛、菩萨、天龙护法都出现在其中,护法脚底踩住作恶小鬼,护卫众生,佛与菩萨讲经说法,化身普渡众生</p> <p class="ql-block">  看完洞窟后,A馆为其做了一个完整的总结,将不同洞窟形制以小模型的形式展示给大家,也能看的出来做的很精细很用心,但是需要大家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所有的展馆都是单向的,禁止折返,出馆后就无法再回去导览,因此还请大家参展时一定要看完全看仔细,再选择出馆,另外就是周二到周五的人工讲解为上午10点半到12点、下午1点半到3点,但讲解是AB馆同时进行的,因此需要听免费人工讲解的,可以早去一会儿,上午看A馆下午看B馆,这样才能进行一个完整体验!</p> <p class="ql-block">A馆参展完就是一段户外小路,路上有着敦煌妆造体验的价格牌,喜欢的想要做的可以去他们的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随后供大家看的是C馆,为什么不是B馆,因为B馆参展完就出大街了,就没办法看C馆了,因此要先看一下C,C讲述的就是我开篇所提到的从民国到建国后的敦煌发展历程以及为敦煌做出贡献的人,并且还额外为现代人对敦煌做出的维护开了一面专门的板块,大家可以看一下</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重要的B馆啦!首先入口处便是禅定佛迎宾</p> <p class="ql-block">供养菩萨像,形态各异的供养菩萨形象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沙弥因守戒因缘故事,大家可以看看他的简介描述的故事,也是优秀的佛教故事,情节十分生动,可以看到都是基于鹿王本生故事画的底色以及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须摩提女因缘故事,壁画十分的长,隐含的佛教典故极多,讲述的也是十分曲折的故事大家可以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降魔成道,释迦牟尼佛消除内心魔障,抵御住外物诱惑,最终悟道成佛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释迦牟尼佛所提出的如果解决内心的魔障分别为“苦、集、灭、道”四个过程,苦:知道自己在受何种苦难,集:找到其苦难根源,灭:消除苦难根源,道:证得佛道</p> <p class="ql-block">再之后有鹿王本生故事图,因为展示的是一样的因此没有拍照,但把没展示出的皇后的翘脚丫拍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随后就是萨埵太子本生故事图,这幅图咱们没有展示全面,故事是基本一致的,值得一提便是萨埵太子本生以及尸毗王本生均为异时同画的绘画方法,所以看上去会比较杂乱</p> <p class="ql-block">这幅我拍的特写,便是萨埵太子从山上纵身一跃的图案,摔成粉碎以便老虎啃食</p> <p class="ql-block">萨埵太子这个特写并非脱衣,注意手部持握的刀(白色的细线),此时萨埵太子正以刀刺颈部,让老虎舔舐血液</p> <p class="ql-block">萨埵太子旁边便是尸毗王本生,这个是天平的特写,明显有一根黑色的线条,值得一提的是后续会有更清晰的尸毗王本生图</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便是很著名的四披壁画了,每个壁画讲述的故事完全不同,护法神、瑞兽、西王母、地皇等等等</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中部释迦牟尼佛两侧菩萨护法,亦有四身飞天于画中</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另一幅萨埵太子本生故事图,是一部完整的故事图,也是以s型曲线展开,这个与刚才异时同画的绘画方式不同,是根据时间线走的,因此会比刚刚的看着更加的容易理解</p> <p class="ql-block">乘象入胎与夜半逾城,也是不同时间线的图,将释迦牟尼佛出生时的承象受胎与其长大后放弃荣华富贵夜半出城只为证得佛道融合在一起,分别也是介绍了两种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行普贤菩萨(仿原图并未进行色彩重绘)</p> <p class="ql-block">大智文殊菩萨(仿原图并未进行色彩重绘)</p> <p class="ql-block">观无量寿经变(仿原图并未进行色彩重绘)但从这幅壁画就可以看到十六观与未生怨了,是有着完整的故事链条结构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