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家(2)

远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旗满州氏族通谱》卷之九:赫舍里原系河名。因以为姓。其氏族散处于都英额、和多穆哈连、齐谷、哈达、叶赫、辉发及各地方。这段短短的记述,说明白了两个重点:赫舍里是一条河流的名字。难得赫舍里氏后人骨子里,就有“一条大河波浪宽”的豪放和浪漫。赫舍里氏有多个部族,散居在多个地方。在《八旗满州氏族通谱》的记述中,只有都英额赫舍里氏最具建树,对其他赫舍里氏部族则轻描淡写,如被时间的烟云掩盖了一般。</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八旗满州氏族通谱》卷之九:先是穆瑚禄都督世居都英额,后迁居白河,又迁居哈达国。穆瑚禄是人名,亦是赫舍里氏载入朝廷官籍的第一人。都督是官职,是明朝地方官委任的。看着好像挺有分量,其实就是一个部落酋长,但他的职权范围是超出本部落的。这个芝麻大的官,没有录入明朝官员名册,可能只是为了女真人自治而给的名号而已。就像现在无论大官小官,老百姓都一概视为“领导”一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都英额是记入清朝史册的地方,但在清朝的典籍、档案、资料中,并没有准确的定位,至今仍在研究人员中争论不休。主流观点是,都英额是今辽宁省清原县英额门镇,或吉林省延边安图县石门镇、或辽宁省开原县附近。此外还有几十个不同观点,范围都没出辽宁、吉林地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穆瑚禄带领族人离开了都英额,迁居白河,原因已无法考究了。但白河是现在的哪里,这是个问题。今吉林延边境内的露水河至龙井铁路线上有个白河站。长白山北坡有二道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但这些都是后来才有的地名,在明朝时是不存在的。乾隆四十三年绘制的《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以及后来的《嘉庆重修一统志》,是研究清朝地理最权威的文献,其中所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都没有白河这个地名。那么,《八旗满州氏族通谱》中的白河是从何而来呢?总不能是瞎编的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六十七:珊延,国语,白色也。满语称白色为珊延或善延。那么,白河是不是亦称珊延河呢?世间万物只要存在,就必然留下痕迹。在《战迹舆图》、《嘉庆重修一统志》和《吉林通志》中,白河终于在历史的皱褶里露了出来。在这三部权威文献中,都只有一条珊延河,既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东部的蛤蟆河 ,古称珊延穆克河,即白水河或白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我家这位先祖真不简单,带领的部落起码有几百号人吧。从辽中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牡丹江畔,那里虽然是女真人的先祖靺鞨建立渤海国的肇兴之地,但那是数百年前中原唐朝时的事情。契丹灭渤海国后的数百年里,这里一直是荒蛮之地,只有少数女真人部落在这片森林与荒原交际的地方,过着艰辛的游猎生活。穆瑚禄带领族人在这里落脚后,并没有长久地待下去,穆瑚禄又开始实施新的迁徙计划,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哈达部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哈达是女真氏族部落之一,因世居哈达河畔(今辽宁省西丰县小清河)而得名。哈达部落(哈达国)属西海女真,与叶赫(慈禧先祖)、乌拉、辉发及原属努尔哈赤统辖的建州女真浑河部,统称为海西四部。海西四部是女真氏族中最强大的部落群,哈达在海西四部中又最为强盛。女真氏族部落在历史上形成过多个势力集团。以哈达为首的海西四部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是宿敌,错综复杂的利益之争和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直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叶赫部背叛,勾结蒙古劫掠哈达,给哈达以重创。哈达在重压下发生内乱,再加上闹饥荒,哈达残部走投无路便投靠了建州女真。至此,哈达部落在经历了近二百年的几度兴衰之后灭亡。</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赫舍里氏部落从都英额到白河再到哈达的迁徙路线并不复杂,但对赫舍里氏族的发展壮大所产生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赫舍里氏族在哈达繁衍生息了四代人,经历了海西四部兴衰成败的主要过程。清天命四年(1619年),赫舍里部落在首领硕色·巴克什和希福·巴克什两兄弟带领下,归顺努尔哈赤。这是赫舍里氏族成为满州望族、朝廷重臣乃至皇亲国戚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此,赫舍里氏族的几位代表人物,走上了清王朝的政治舞台,为清王朝的建立和治国理政,出生入死、建功立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