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的美篇

绿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沙漠中的“大地之子”</b></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5日是这次青甘大环线游的第六天,西宁国旅的应师傅带领由我们八人组成的旅游团,从敦煌市来到甘肃省西北地区瓜州县参观“大地之子”。我知道“大地之子”是在2018年,朋友圈里见到的照片很喜欢,马上在百度了解雕塑的地址、作者和背后的故事。同时有了亲眼见到的想法,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不远干里亲眼所见孤单沉睡戈壁滩上的“大地之子”,他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神情恬静,蜷缩在茫茫戈壁滩、展现出震撼的生命力,一眼万年,让人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201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系主任、雕塑家董书兵先生独立构想创作,自筹经费,历时一年时间完成了大型雕塑《大地之子》。雕塑长15米、高4.3米、宽9米,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三维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是迄今国内外首例最大的数字雕刻的石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 甘肃瓜州雕塑“大地之子”其创作背景包含两层含义:</p><p class="ql-block"> 叙利亚战争原型‌:灵感来自一位叙利亚母亲为保护孩子渡海避难时遇难,孩子随后在沙滩绘制母亲画像的悲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环保与文化象征‌:现如今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给地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董书兵教授建造婴儿雕塑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只有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才能让我们更长久的生存下去。</p><p class="ql-block"> 此外,瓜州曾经是古时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商贸集散地,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贡献了极大的力量,承载着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所以说,选择在这里建造大地之子,也有着一定的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戈壁怀抱中,婴孩蜷卧如初生。风沙抚过他的酣眠,大地的心跳在砂岩中回响。这尊沉睡的雕塑,是荒原长出的赤子,以最柔软的姿势,叩问人类与土地的永恒牵绊。 </p> <p class="ql-block">  这尊沉睡戈壁的婴孩雕塑,以震撼的生命力唤醒荒原。作者以刀为笔,将土地的温柔与人类的渺小刻进永恒,每一道曲线都是对自然最诗意的告白——艺术让大地有了心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