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端午 向未来 】屈原若见今日

德二姐

<p class="ql-block">网名 德二姐 </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65923063</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今年,六一儿童节与端午节喜相逢,学校放假三日。孩子们欢欣雀跃,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却犯了愁:做什么样的饭菜,才能满足宝贝们的口味?怎样陪伴孩子们度过这个特殊的双节假期?</p><p class="ql-block"> 每个家庭的想法不一,相同的是早餐桌上,都会摆满形态各异的粽子,有宝塔形的端庄,三角形的利落,四角形的精巧,五花八门的粽馅,更是让人垂涎欲滴。糯米肉粽油润鲜香,红豆粽甜糯绵密,绿豆粽清新淡雅。</p><p class="ql-block"> 咬上一口,甜丝丝、鲜溜溜、香馥馥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双节之时,剥开青绿的粽叶,我们品尝的不仅是岁月沉淀的鲜甜,更是一种传承,一份纪念。</p><p class="ql-block"> 两千三百年前,汨罗江面水波荡漾,倒映着那个忧国忧民的身影——诗人屈原。他披发行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诗句不仅激励着人们奋起向前,更饱含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p><p class="ql-block"> 他的选择,是对理想信念的极致坚守,是乱世中知识分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象征,有着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其精神如火炬,照亮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早餐后,许多学生应老师所嘱来到市少年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于国际儿童节的介绍展板:1949年,国际儿童节正式确立。</p><p class="ql-block"> 其意义深远——铭记历史上因战争、剥削等遭受不幸的儿童,警惕悲剧重演;推动各国通过法律和政策保护儿童,反对虐待、歧视童工等问题。</p><p class="ql-block"> 更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享受欢乐的平台,倡导社会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如今,六一儿童节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节日,承载着对历史的反思,寄托着人类对未来一代:“远离伤害、自由成长”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 儿童节与端午节虽跨越千年,但追求的境界、渴望的信仰却是相通的。都饱含着对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子孙安康的深切期盼。每年的龙舟比赛,彩旗飞舞,精彩异常。儿童们在观赛过程中,年年都能从中感受到竞争精神的激励。</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中国日新月异,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航天科技、深海探测、可控核聚变等领域成果斐然,屹立于世界科技之巅。</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国家早已告别饱受外邦欺凌的时代,近代屈辱史一去不复返。倘若屈子能看见今日的中国,他定会惊叹不已:江上飞架的大桥上,动车如箭穿梭,代替了木船逐浪缓行;5G 信号比楚辞的诗行传得更远。</p><p class="ql-block"> 而他日夜牵肠挂肚的“民生”,至死不渝的“美政”理想,正在这片土地上结出崭新的果实。当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复刻“荷衣蕙带”的浪漫,在太空写下《天问》的续篇,正是用新时代的语言,与两千年前的诗人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这跨越千年的双节重逢,恰似一艘破浪的舟船,船头激荡着千年未息的求索涛声,船尾舒展着少年的未来航线。</p><p class="ql-block"> 愿每一个端午节的粽香,都能成为他们叩问历史的钥匙,愿每一个六一的欢笑,都能化作他们开拓未来的勇气。当他们把楚辞读成故事,把星辰变成目标,便是对屈子“上下求索”最好的应答!</p><p class="ql-block"> 思端午,是将素指轻叩历史长河的粼粼清波,打捞千年岁月里沉淀的文化根脉——向未来,则是携着这缕萦绕血脉的粽香,在时代的广袤沃土上播撒崭新的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