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良师 引领自学 —— 简评何艺辉《电吹管自学一月通》

卓韦

<p class="ql-block"> 文/卓韦</p><p class="ql-block"> 近日,有幸收到好友何艺辉寄来他的新著《电吹管自学一月通》。这是一本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的大16开本、装帧美观、印刷精良的电吹管快速入门的“自学式”教材,也是电吹管初学者必备的工具书。拜读之后,不禁有感,首先是为小何老师编著此书所付出的巨大心血而感动。笔者与他接触时间不长,第一次见面是去年在美丽的“竹海仙境”湖州安吉著名景点天池之畔,我和来自北京的“愚叟”王建民老师应邀同住一室,共同参加2024“美丽动听·中国行”全国电吹管“圣锐杯”浙江城市汇演活动,期间多次与小何老师促膝探讨电吹管艺术前景,并切磋演奏技巧及吹管教学等问题,也共同聆听建民老师对演奏艺术的高见与指导。第二次见面是今年参加中乐协2025“美丽动听·中国行”圣锐椭圆星球杯”第二届全国电吹管艺术汇演活动,和何艺辉、李永晶老师共同担任浙江赛区评委。两次接触都领略了小何老师极为出色的组织工作才能,尤其是他的敬业精神和敏捷的思路及音乐天赋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短短一年多,他就成功编著出版了这本极具专业性和专业价值的书籍,着实令人眼亮,可喜可贺!</p> <p class="ql-block">和何艺辉、李永晶老师在比赛现场</p> <p class="ql-block">自电吹管开始在全国范围广泛普及以来,爱好者队伍日益壮大,电吹管教学工作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电吹管教学作为一种乐器演奏技巧的传授,应该说也是整个社会音乐教育体系中一个崭新崛起的存在,就像一株具有天生科技基因的奇异花朵,绽放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尤其是传统气鸣乐器的吹奏技法与现代电子吹奏乐器的“跨界”融合,为无数热爱音乐和有吹奏爱好的中老年朋友扫除了音准、气息等较难逾越的技术障碍,大大缩短了传统吹奏乐器漫长的入门“阵痛期”,通过较快地实现“气”“指”配合,让他们轻松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新大陆”。</p><p class="ql-block"> 但是,由于电吹管自身电子音源和电子感应的科技化,赋予了这件乐器简便易学的特点和一定的自学可行性,因此在较长时期内其教学多为无教材、无依据、无规范的远程网课或面授短训模式。众所周知,无论构造简单还是复杂的乐器仅止“学会”并不难,难在“学好”“学精”,真正能充分发挥乐器基本性能,并演奏出优质的音乐、表现出音乐的情感内涵和音乐意境,这决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达到这一要求或艺术境界,系统的理论支撑、完善的基础奠定、合理的技术训练都从客观上需要形成自身的教材体系,这既是电吹管演奏教学步入规范之路的必然,也是将电吹管艺术推向更高层面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客观需求和必然趋势的促动下,经过电吹管界教学工作者的努力,涌现出不少个人自编的电吹管教材,虽多为学员内部消化的培训资料,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简单或复杂,应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实际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给那些很想学好、学精电吹管的朋友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然而,客观地讲,不少教学者自编的“教材”或课程安排普遍缺乏理论性、系统性、严谨性、专业性,有的急功近利,纯粹为了经济利益而粗制滥造,极其浅陋,有的甚至谬误百出,高价兜售,由此导致学员对传统音乐理论学习不足,对吹奏基本功练习不够,重于吹曲而忽视基础,追求音色而无视音乐,重于技巧而轻视神韵,长期处于毫无气息节制地吹吐音符、毫无气韵表现地吹奏节拍这种低水准境地,始终难以奏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此外,由于电吹管教学的市场自由性和课程质量良莠不齐,也让不少音乐界人士对这门新兴的音乐教育和器乐教学产生了不信任感,甚至鄙视。当笔者看了何艺辉先生编著的《电吹管自学一月通》,我认为应该是一本实属难得、颇具特色、简明有效、完全可以引领学员快速入门掌握一般吹奏的电吹管教程。纵观该书内容构架和技术阐释,突出体现了以下两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和王建民、李立、李进老师在竹海仙境江南天池之畔参加管友大合奏</p> <p class="ql-block">  一、可以帮助学员实现预期的自学目标,有效避免“走弯路”。从目录编排的内容上看,首先以国产著名电吹管品牌“圣锐”为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结合配图(表)完整介绍了电吹管的乐器优势、指法、功能、音色、演奏姿势、手型、口型、呼吸,以及日常保养知识和一般使用方法等较为全面的“学前准备”知识点和实操要领。此后的主体部分则以简约而不失细腻的笔墨系统、严谨、科学地分述了电吹管实践训练的各个技术环节,其中囊括了音符发音训练、节奏型练习、音区音阶训练、键音指法训练、长音和各种吐音与连音训练,电吹管三大基本技巧(颤、滑、弯)训练、各种装饰音技法训练、综合性训练等一系列完整的实际操作方法。而非常可贵的是本书的作者在书中紧密结合技术实操的深入阐述,富于针对性地精心选取了各个训练环节、各种技巧的基础练习曲,以及民族、流行、古风、重奏等不同风格和不同形式的乐曲范例,并在乐曲对应音符上标注了关键的装饰音吹奏技巧符号,为初学者提供了更加直观、更加明晰的导向性参考,使初学者从一开始就获得规范指导,降低了盲目摸索的时间成本。</p> <p class="ql-block">和何艺辉老师在电吹管汇演舞台</p> <p class="ql-block">  二、可以帮助学员按部就班实现短期内快速入门、把握一般吹奏方法的个性目标,增长独立学习信心。从该书目录的通篇布局特点观察,不难发现作者的“速成”立意是十分明显的。书名谓曰“一月通”,亦即投入30天时间,只需遵循书中每天安排的课程内容进行认真领会和对应实操训练,即可达到作者预设的入门级教学目标。当然,虽名“一月通”,实际安排的是20天的内容,这里所谓的一个月只是虚数而已(在笔者看来,其实也可以对部分有难度的科目进行拆分,安排为30天,如此兴许更合适些)。当然,这并不影响总体课程的实际进程、基本规划和教(自)学质量。正如为该书作序的关韶华会长所言:“编排尽显巧思,文字通俗易懂,化解专业术语的高冷……宛如为初学者递上精准的罗盘……”,又“恰似破冰之刃,开辟自学通途”。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更切合初学者自学、更贴近老年爱好者生命特点的个性化指导,的确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专业辅导教材和为他们铺就的自学捷径。中国杂技团总工程师、著名电吹管演奏家王建民先生作序对该书的教学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它似一抹暖阳,悄然融化了晦涩专业术语带来的坚冰”, “…… 《电吹管自学一月通》恰好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自学途径”。笔者相信,当优美的旋律从学员的吹管流淌而出,实时跳动的音符一定会告诉你,学习将不再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痛苦”煎熬,而是一场每天都有新惊喜的音乐“冒险”;求学之路不再那么漫长遥远,而是有明灯指引航向的快乐体验。</p> <p class="ql-block">2024“美丽动听·中国行”全国电吹管汇演(大赛)管友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  总之,在这本书所营造的电吹管教学天地,并非止于老年人自学,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学员朋友都将实现自己追寻的音乐梦想。电吹管美妙的音色,加上这本图文并茂的“自学引领者”,必使你在辛勤耕耘、收获不断的快乐中以气若长虹的吹奏开始自己浪漫的音乐之旅。勿庸讳言,对于该书的科目编排,笔者认为其个别内容的项目归类和排列次序尚有值得商榷之处。另外,吹奏技巧还不够完全,如“历音”、“八度快速切换”、“升降音”、“气颤音”、“抹音”、“切音”等,若予增补,则必更善。所谓“瑕不掩瑜”,作为一本难得的自学工具书,确实为电吹管自学开辟了新的赛道,为电吹管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社会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作者为之做出了辛勤付出和可贵奉献。相信这本书作为电吹管爱好者联接教学工作者的一座桥梁,作为电吹管爱好者迈入音乐艺术殿堂的一扇大门,一定会让他们夯实乐理知识和吹奏基础,在奇妙的音乐世界里奏响属于自己的精彩乐章!</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6日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和青年作曲家、演奏家何艺辉在浙江安吉</p> <p class="ql-block">  本文作者:卓韦(原名:韩海军)中国乐器协会萨克斯电吹管专委会顾问、“美丽动听·中国行”全国电吹管艺术汇演(浙江)评委会主任,有电吹管理论专著《管韵之旅一一电吹管艺术文论》(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