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4年至1994年,这看似普通的十年时光,却在我的生命长河中泛起层层璀璨的涟漪,成为我人生中最为重要、最值得铭记的十年。这十年,是拼搏奋斗的十年,是成长蜕变的十年,更是见证梦想与汗水交织的十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4年,是我人生新征程的起点。彼时,我从二铁站团支部书记的岗位上脱颖而出,当选为运输部团委委员,随后调入运输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同时还兼任机关团支部书记。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责任与挑战。在文秘工作中,我认真对待每一份文件的起草、每一场会议的记录,力求做到精准无误;在团支部书记的工作中,我积极组织各类团内活动,关心团员青年的成长。无论是加班加点整理资料,还是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我始终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其中,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文字功底和组织协调能力,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多重角色中平衡工作,也让我在团队中收获了信任与认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5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我毅然决定考入山东省团校进修。这三年的学习时光,是充实而又珍贵的。在团校的课堂上,我系统地学习了共青团工作的理论知识、青年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团队管理策略等课程。老师们丰富的学识和生动的讲解,让我对共青团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这里,我还结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学员,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这段学习经历,不仅为我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让我以更加专业的姿态重新回到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7年,学成归来的我调入团委工作。与青年们并肩作战的日子里,我深刻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我们共同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共青团活动,从主题团日活动到志愿服务,从青年技能竞赛到文化艺术活动。每一次活动的背后,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但看到青年们在活动中收获成长与快乐,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在与青年们的相处中,我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努力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也因此与许多优秀的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朝气与创造力,也不断激励着我在工作中勇于创新、追求卓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时代的浪潮总是不断向前推进。1988年,随着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又重新调回办公室,继续从事文秘工作。运输部是一个拥有上千人的大单位,在这里,我接触到了更多元化的工作内容和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文秘工作不仅要求我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还需要我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效的沟通协调能力。与中层领导们的频繁接触和合作,让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和领导智慧。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份文件的背后都承载着单位的决策与发展方向,每一次沟通协调都关系到工作的顺利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磨砺自己,逐渐从一个青涩的文秘工作者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办公室骨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9年,是我人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我就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入党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而同样在1989年的四月,上天赐予了我一份无与伦比的珍贵礼物——我的儿子吕游来到了这个世界。随着他的第一声啼哭,我的人生正式踏入了家庭时代。那一刻,望着襁褓中那个小小的、可爱的生命,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深知,从现在起,我不仅是一名党员,更是一位父亲。我要为儿子遮风挡雨,陪伴他成长,给予他爱与温暖,教导他做人的道理,为他树立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这两件喜事,一个关于信仰,一个关乎亲情,共同构成了1989年独特而深刻的记忆。加入中国共产党,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拥有了为伟大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念;儿子的诞生,则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加完整,让我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与幸福。它们是我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时刻提醒着我,无论前行的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坚守信仰,守护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使命与父亲的担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90年,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参加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函授学习,辅导站设在莱芜党校,每周两天脱产学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经济管理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我对市场经济规律、企业管理方法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也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边工作边学习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每一次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都让我感到无比充实和满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转眼来到1994年。这一年,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次重要转折,由办公室主任助理调任云澍宾馆任经理。新的岗位、新的领域,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从运输部的行政工作到宾馆的经营管理,一切都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经营局面,我没有退缩,而是迅速调整状态,深入了解宾馆的运营情况,与员工们沟通交流,制定发展规划。我深知,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机遇。在云澍宾馆的工作,将开启我人生的新篇章,我也将带着过去十年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顾1984年到1994年这十年,每一个脚印都清晰而坚定,每一段经历都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从共青团工作到文秘岗位,从学习进修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行政工作到经营管理,这十年,我在不同的岗位上不断成长、不断突破。我结识了无数优秀的人,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和宝贵的经验;我经历了挫折与困难,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自豪。这十年,不仅塑造了我的职业素养和人生品格,更让我明白了奋斗的意义和价值。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我相信,这十年所赋予我的力量,将一直陪伴着我,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