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入跑圈深似海”这是跑圈的经典语录,我却是在第一个月跑量200+之后才深有体会。</p> <p class="ql-block">近20年的资深跑者,也是资深菜鸟。月跑量50-100公里左右,配速630左右。属于健康跑养生跑。退休后不工作了专职训练挑战全马是我的心愿,2025咸马之后竟然冒出50岁前完成全马的疯狂念头。</p><p class="ql-block">我是行动派,念起即行。找师傅,买装备,囤粮草,大张旗鼓。</p><p class="ql-block">师傅是现成的,他每天要经过我的“专属跑道”,被抓了壮丁。虚心为徒,先自个儿630热身5--10公里,等师傅到6分配带我划后半程。跟跑一个月,“战绩斐然”。</p><p class="ql-block">自“出道”以来,累积才10个半马,2018年1个(官方),2019年1个(官方),2020年3个,2021年1个(官方),2022年2个,2024年1个,2025年4月1个(官方),<b>五月这一个月,却发疯刷了5个,而且全是超半马。没想到身体的能量竟然这么大,把自己都惊到了。</b></p> <p class="ql-block">然,这“斐然”的战绩背后,是一个身心历经磨炼自找苦吃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师傅功不可没</b></p><p class="ql-block">我感觉吧,身体没适应跑量之前,找师傅带是必不可少的。功力不到,一个人跑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脚步上,自信心不足,想拉个长距很难,一过基本功公里数,就会越跑越累,很容易放弃。跟着师傅跑,首先心理上就放松了,跟着师傅的步伐,注意力转移,跑起来就完全感觉不到累。当然,这个师傅的配速只能比自个儿快20-30秒,差距太大,就会拉崩,适得其反。</p> <p class="ql-block">我最开始的几跑,完全依赖师傅带,师傅一走,双腿如注了铅。跑完一个大卡到店就瘫在椅子上了,要吃过中饭午觉后才能恢复。每次不是伤了这里就是伤了那里。久病成医,小病小痛全靠自己治。为此,我特意买了一瓶精油放在店,每天跑完到店就是先检查双腿有没有哪里受伤,疼的地方就抹上精油捏捏按按。按过后,紫一块红一块的,基本是旧伤未愈,新伤又添。</p><p class="ql-block">轻伤不下火线。跑到一个月,完成了三个半马后,第四个半马没找师傅带,也感觉比较轻松了,摸摸双腿,好像没有哪里受伤。(不过后几公里捡到一个徒弟陪跑。)</p> <p class="ql-block">第五个半马,是超半马25公里,前15公里比上一次更轻松,身体非常轻盈,完全不同以往的需要四五公里热身,甚至有时前10公里双腿都是僵硬的。这次是看着心率压着速度跑的,不然一不小心速度就上去了。遵行我弟说的130就减速,但其实我心率在135时也非常舒服,感觉不到呼吸。后三公里稍感疲倦,但并不吃力。跑完才发现这次是右脚掌打红了一块,可能是袜子松了滑下去皱在脚底,后悔没停下拉平再跑。其它地方检查未再受伤。</p> <p class="ql-block">我观察了一下身体,前期跑双腿像铁棍子。我还以为是要把腿跑硬,像他们开玩笑的,跑成钛合金。恰恰相反,腿像铁棍子时跑起来就非常吃力,热身跑的时间就会延长。感到轻松的这两跑,小腿大腿肌肉捏起来都是软软的。不知道是因为身体逐渐适应了,还是我练习了一下弟发的视频里的几个动作,只练了其中前四个动作,练了两次。跑前前一天傍晚练的。</p> <p class="ql-block">我终于知道了,群里的那些大神为什么可以起脚就是半马三十公里,一个月三四百跑量还说不累。是耐力练出来了,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p><p class="ql-block"><b>没那么多道理,就是刷跑量,练耐力。只要熬过前期痛苦的堆跑量阶段,耐力有了,量变到质变。</b></p><p class="ql-block">加强营养、补够水,就不存在透支身体。(对我这种不追求速度和月跑量200公里的菜鸟而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秒变吃货</b></p><p class="ql-block">运动量一大,不由你胃口不好。身体会逼着你想吃。最开始每天跑完,我就像关在牢房三年没吃饭的人,经常8、9点吃的早餐,11点不到我就感觉饿了。谁说跑步消耗的只是碳水,多吃鸡蛋米饭蔬菜就够了?前三卡连跑,正好家里的肉吃完了也没顾得上菜场,只有一袋小银鱼,就混着吃了三天。到第四天,饥肠碌碌,感觉简直可以吃得下一头猪。忙给妈妈打电话,让煮肉我吃。11点多我就急不可待冲回家,足足吃了半只鸡才缓过来。</p><p class="ql-block">胃口的确是越吃越大的。之前早餐三只小熊一个鸡蛋+豆浆,现在四只小熊2鸡蛋+豆浆和香蕉。以前中饭8分盖子米,现在要吃一满盖子。以前中餐只吃一样荤,拳头大小的量。现在要吃两样荤,两个拳头大小的肉,外加10-12只基围虾,三四样蔬菜。晚餐以前瞎混的,中午剩下的菜,或水果,或小馒头,现在2粽子+牛奶,或一个大馒头+牛奶是标配,有时还要吃米饭和菜。半上午和半下午各一个水果。</p> <p class="ql-block">因为备战马拉松,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妥妥的吃货,每天都惦记着明天吃什么,生怕营养不够透支身体。刷到美食的视频,第二天就想去买来做了吃。耐力慢慢增强后,发现一个半马其实消耗不了多少热量,是心理上的“饿”在作祟,一上称,没瘦反胖,保持了7、8年的55公斤,飙升到58公斤了。</p> <p class="ql-block"><b>我忍不住想笑,估计绝大多数跑友疯狂刷跑量,都是像我一样,被这该死的食欲给逼的。</b></p><p class="ql-block">胃口一开,就刹不住车,不想跑大卡都不行了。吃吃吃,等个几天,身体储存的能量多了,不去跑个大卡消耗掉就会变成脂肪堆积在腰腹。</p><p class="ql-block"><b>减跑量就得减食量。减跑量舒服,减食量痛苦。</b></p><p class="ql-block">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跑消了想吃,吃胖了再去跑。胖子就是这样诞生的。</p> <p class="ql-block"><b>我的初衷是为了备战马拉松,可发现最后是为了愉快地吃吃喝喝。有点啼笑皆非。</b></p><p class="ql-block">说真的,我也不知道我最终能否跑到全马,25公里的里程碑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全马的挑战是从36公里后开始的。要把25公里跑得像半马一样轻松,才能去挑战30公里,然后再把30公里跑得像25公里那么轻松,才能再去挑战36公里,36公里无伤、轻松,全马就算到手了吧。</p><p class="ql-block"><b>我有可能在某一次大卡中受伤,而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只要跑长距,你永远有受伤的风险,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会伤在哪里?理论上,没锻炼到的肌肉,第一次锻炼,练狠了时都会疼。据说要把全身上下所有地方全疼一遍,就变强了。大神都是这样炼成的。</b></p><p class="ql-block">还有,想跑全马的人,得不怕晒黑不怕变老变丑。25公里消耗不算大,时间也不算长,还不至于跑老跑丑,但30+公里,估计就会跑得不像个人。。。。我是个没定性的,也有可能跑着跑着,突然有一天就厌跑不想继续了。。。</p><p class="ql-block">只是,目前我仍然愿意为享受这个过程而努力。就如抽烟喝酒的人明知烟酒有害而戒不掉,爱打牌的人输了钱想剁手第二天仍会坐上牌桌。</p><p class="ql-block"><b>马拉松,说到底也是一种毒,会上瘾的。</b></p><p class="ql-block"><b></b>我要趁头脑发热,不顾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