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绿意盎然、艾草飘香的时节,我们二年十班的同学们相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文化之旅。这不仅是一次节日的欢庆,更是一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探寻与传承。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充满欢乐与知识的活动吧</p> 一、溯源端午,千年传承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心怀天下,却遭奸人陷害,最终投江而亡。百姓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伤害他的身体,纷纷划船去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从此,端午节便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的缅怀,以及对爱国精神的敬仰与传承,历经千年,从未间断。</p> 二、多彩习俗,韵味悠长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每一项都蕴含着独特的寓意。赛龙舟,一条条龙舟在水面上如离弦之箭,你追我赶,展现出团结协作与奋勇拼搏的精神;挂艾草与菖蒲,将其悬挂在门口,据说能驱邪避灾,守护家庭安宁;佩香囊,精美的香囊内装着各种香草,香气四溢,不仅有驱虫防病的功效,还寄托着美好的祝福。而吃粽子,更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传统。白白的糯米,包裹着香甜的红枣或鲜美的肉馅,再用青青的粽叶紧紧缠绕,蒸煮之后,软糯可口,那独特的味道,是端午记忆中最温暖的存在</p> 三、妙笔绘蛋,童趣飞扬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活动中,画蛋环节成为了同学们展现创意的舞台。大家拿着彩笔,在光滑的蛋壳上精心描绘。有的同学画了可爱的小动物,仿佛赋予了蛋壳生命;有的同学绘制了五彩的花朵,色彩斑斓,充满生机;还有的同学写上了端午祝福语,传递着节日的美好祝愿。原本普通的鸡蛋,在同学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大家相互欣赏着彼此的作品,欢声笑语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童真童趣在画蛋的过程中尽情绽放。</p> 四、知识问答,智慧碰撞 <p class="ql-block"> 最激动人心的当属端午节知识问答环节。“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最早的粽子产生于哪个时期?”随着一道道问题的抛出,同学们纷纷踊跃举手,争相回答。大家凭借着在活动前的知识积累,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快速而准确地说出答案。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答对问题的同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通过这次知识问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端午节的认识,更激发了对传统文化探索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此次端午节活动,让我们二年十班的同学们在欢乐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体会了节日的内涵。愿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同端午的粽香,永远萦绕在我们心间,激励着我们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