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幼儿游戏研究实践。</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8日,来自新疆各地州、县市的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齐聚昌吉市第十四幼儿园,通过沉浸式观摩体验活动共探“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的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 丰富且多元的园所环境是推动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次活动老师们先后观摩了我园幼儿的室内外游戏、生活环境。游戏中,孩子们全身心投入,体验着游戏带来的无限可能与多重乐趣…园所里的每一处角落都跃动着幼儿主动探究、快乐成长的鲜活画面。</p> 教师现场观摩 <p class="ql-block"> 观摩教师们一同走进孩子们的游戏场地,通过沉浸式观察幼儿与同伴、材料、环境的深度互动。当孩子们在自主选择中建立游戏规则,在合作探究中实现经验重构,在反复试错中展现高阶思维——这些从材料探索到矛盾解决、从经验迁移到创意生发的鲜活场景,让教育者清晰洞见:每个孩子都是用一百种语言主动建构世界的智者,而我们正见证着这些"有能力的学习者"在游戏土壤中拔节生长的教育诗篇。</p> 经验汇报 <p class="ql-block"> 教育的真谛,在于凝视儿童成长的每一寸脉络,守护其蓬勃的生命能量。活动中,昌吉市第十四幼儿园园长杨红玲针对幼儿园工作向观摩老师们进行了经验分享,她表示:自办园三年半以来,我们始终以《评估指南》为行动纲领,秉持"儿童为本"的初心,在自主游戏改革的征途上破浪前行。从最初的聆听童声——如今的心灵对话;从教师主导课堂——幼儿自主探索,我们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自主游戏实践体系,将教育理想化作滋养儿童成长的沃土。作为小规模园所,我们充分发挥"小而精"的优势,通过管理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构建起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游戏支持体系,为小园所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复制的实践路径。</p><p class="ql-block"></p> 教研现场 <p class="ql-block"> 5月28日下午第七幼教联盟开展“从看见到看懂——促进幼儿有意义的学习”主题教研活动。 </p><p class="ql-block"> 活动通过“教研小纸条”环节,教师们不记名写下观察幼儿的困惑并交流看法;通过教研小纸条的衔接,拉开了本次从“看见”到“看懂”--促进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的教研活动。</p> 话题研讨 <p class="ql-block"> 观摩的教师聚焦幼儿游戏现场,分享了幼儿精彩游戏瞬间。紧接着昌吉市第十四幼儿园杨红玲园长组织教师通过视频观察围绕“幼儿是怎样学习的?”“如何基于观察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两个话题展开研讨。现场教师对这两个问题产生共鸣,游戏观察中老师必须保持敏感性、好奇心,心中有儿童的想法、动机、兴趣,随时敏感捕捉儿童的所思所想,保持始终和儿童共同思考,才能够实际了解儿童的独特性</p> 案例分享 <p class="ql-block"> 昌吉市第七幼儿园谢老师带来的《趣玩跷跷板》案例中,孩子通过尝试探索不同材料搭建跷跷板,主动探索物体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室内外场景转换,材料的升级与玩法多元探索,将单一的游戏转化为深度体验式的探究式学习。</p> <p class="ql-block"> 昌吉市第十四幼儿园邢老师基于对小朋友的个案观察。持续从小班到中班的观察。深刻提醒教师:孩子成长有其独特节奏,需放下内心期待,放下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功利心,作为教育者要以包容心态接纳他,陪伴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p> 微讲座 <p class="ql-block"> 杨红玲园长《基于观察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微讲座,提出教师要带着了解和促进儿童发展的这种敏感和好奇的专业目的去看儿童在做什么,去听儿童说了什么。将观察典型表现作为分析框架,对持续观察了解到的幼儿学习与发展行为做客观分析。</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昌吉市学前教育教研员薛秀琴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教师要深刻领悟“放手”与“放任”的本质区别——放手游戏并非放任,而是以观察为石,遵循教育部文件精神与教师专业标准,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摒弃对“哇”时刻的刻意追寻,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成长节奏,让幼儿能如繁花绿树般自在生长。</p> <p class="ql-block"> 为践行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将继续做好幼儿背后的观察者,让自主游戏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社会性发展,创造力迸发的沃土,最终形成“儿童被看见、教师幼成长、教育有温度”的园所文化生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