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端午节假期</strong></h3></br><h3><strong>安全教育致家长一封信</strong></h3></br> <p class="ql-block"><b>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端午佳节将至,值此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先祝您与家人端午安康,万事顺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根据节假日安排,端午假期正值天气炎热时节,溺水、交通等安全风险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防范各类意外事故发生,特提醒您在假期中务必认真履行监护责任,与学校携手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共同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充实的假期。</b></p><p class="ql-block"><b>端午假期</b></p><p class="ql-block"><b>5月31日~6月2日放假,共3天</b></p><p class="ql-block"><b>返校时间</b></p><p class="ql-block"><b> 6月3日</b></p> <strong>端午假期</strong></h3></br><h3><strong>安全教育</strong></h3></br> <h3><b>文明交通</b></h3></br><h3>假期出行高峰,交通状况复杂,需格外重视文明交通。驾驶私家车时,切勿让儿童乘坐副驾驶,无论前排还是后排乘客,都要规范系好安全带,且不可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骑行电动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应落实 “四知” 要求:清楚孩子的出行去向、同行伙伴、返回时间以及活动内容。同时,要自觉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不在公路上嬉戏打闹或追逐奔跑,不搭乘无牌、无证、无安全保障的 “三无” 车辆。此外,未满 12 周岁的儿童不得骑行自行车及共享单车。</h3></br> <h3><strong>谨防溺水 </strong></h3></br><h3>教育孩子切勿私自前往户外水域游泳、嬉戏,避免意外发生;若物品掉入河道等水域,切勿擅自捡拾。一旦发现同伴滑入低洼处或溺水,应第一时间呼喊大人求助。在大人抵达施救前,可借助竹竿、绳索等工具进行智慧救援,严禁自行下水或盲目施救。</h3></br> <h3><strong>防火防电</strong></h3></br><h3>帮助孩子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需叮嘱孩子:若发现火情,务必先确保自身安全,第一时间拨打 119 报警电话;严禁以私拉电线、乱装插座等违反消防技术标准与管理规定的方式给电动车充电,从源头防范电动车火灾风险;外出游玩前,要关闭家中水、电、气总闸,及时清理阳台和楼道内的杂物,切实做好家庭防火安全措施。</h3></br> <h3><strong>极端天气</strong></h3></br><h3>当下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进入多发期,假期里家长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与灾害预警信息,教导孩子暴雨、打雷时切勿外出。雷雨天气要远离高大建筑及供电设施,不在低洼地带、水塘、水库等危险区域活动,以防遭遇洪水、雷击、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险情。若外出时遭遇暴雨,需留意防汛安全警示标志,避开排水井、沟渠及积水区域,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拨打 110、119、120 等求助电话。</h3></br> <h3><b>网络安全</b></h3></br><h3>需教导孩子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未知号码的电话与信息,不点击来源不明的网络链接;坚决不向陌生人或网络结识的人转账汇款,若发现受骗需立即报警;自觉远离网吧、酒吧及歌舞娱乐场所;合理控制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谨慎对待网络交友,不随意与陌生网友见面。</h3></br> <h3><b>食品安全</b></h3></br><h3>节日期间需注重饮食卫生,家长应引导孩子:不食用路边摊等无卫生保障的食品;合理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量吃零食;减少生冷食物摄入,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坚决杜绝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h3></br> <h3><strong>居家安全</strong></h3></br><h3>为保障孩子安全,家长需向孩子明晰火灾隐患,教育其不随意玩火,且家中不让孩子单独接触火柴、打火机等易燃物品。同时要告知孩子,不随意触碰、拆解电线、插座及电器设备,防止发生触电伤害。还需告诫孩子,不在阳台、窗户等危险区域玩耍,严防高空坠落风险;勿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并教导其不随意给陌生人开门,增强防骗、防盗、防抢的安全意识。</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EDxGyykcbtsfVMtycXLKa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