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展览时间2025年5月9日到6月3日</p> <p class="ql-block">宋代满池娇纹金帔坠</p> <p class="ql-block">金坛博物馆宋代藏品展,在淮安市博物馆隆重举行,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投龙仪式是将写有祈福消罪愿望的文简、玉璧、金龙、金钮、用青丝捆扎,举行斋醮科仪之后,投入名山大川、岳渎水府。 宋代皇帝乐好道真,逢正朔、册立、寿展、疾痫、水旱等大小诸事,常用该仪式祈福。</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的帝制大致延续了两千年,宋代处于这个漫长历史时期的中段。宋代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辉煌的成就。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更懂生活、更懂美。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我们理解的宋韵文化,应该是指两宋文化中优秀的文明元素、内在精神和传延至今的文化价值。大致可以包括日常生活领域的物质之韵,生产技术领域的匠心之韵,社会运</p><p class="ql-block">行领域的秩序之韵,发现发明领域的智识之韵,学术思想领域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之韵。林林总总,凡此等等,以思想、制度、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科技等多种形态呈现,汇聚成斑斓多姿的宋代文化韵致。当我们寻找今日与宋朝的连接点,典雅精致的生活美学总是打开时空之门的便捷钥匙。“琴棋书画诗酒茶”“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适累家”,一种简约而不简单,风雅且隽永的宋代文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艺术,如今蔚为时尚。</p><p class="ql-block"> 金坛自古有“江东第一福地”的美誉,在宋代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金坛博物馆收藏有不少两宋文物,从功能上讲有饮食器用、妆奁首饰、文房清玩、流通货币、宗教用具,从材质上看,金银、青铜、陶瓷、玉石,不一而足。从这些文物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材质的讲究、器型的丰富多彩,透过这些器物,匠人的巧思和宋人生活的画面也一一浮现在我们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宋朝宗教以道教为盛,北宋许多帝王,如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都崇信道教,宋太宗召见华山道士陈抟,赐给封号,命南唐降臣徐铉校正道书,又在东京、苏州等地修建道观,道教逐渐得到朝廷的提倡。宋真宗是道教的狂热的信奉者,曾说:“释道二门,有补世教”,又说:“三教之设,其旨一也”,“礼乐并举,儒术化成。”大力提倡儒术,同时又提倡佛教,信奉道教,建立起儒、佛、道三教圆融的思想统治。宋徽宗笃信道教,一度命令佛教和道教合流,改寺院为道观,并使佛号、僧尼名称都道教化。南宋初期,宋高宗本人信奉道教,在临安皇城周边建设通玄观、三茅观等宫观,西湖孤山也有道观兴建。宋朝管理道教的机构是礼部所属的祠部。宋朝道教出现了内丹派南宗、正一天师道、忠孝净明道和全真道等新的道教教派,最后全国形成了真大道教、正一天师道和全真教三足鼎立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南宋士庶衣着崇尚绮罗绫縠、绞绡靡丽、新鲜华粲、时样奇巧。比较常见的服饰有袄、衣、窄袖衫、大袖衫、裙、裤(合裆、开裆)、荷包、鞋、袜等。江苏南京花山宋墓、武进村前宋墓、金坛周瑀墓、江西德安周氏墓、福建福州黄昇墓、福州茶园山宋墓等,出土了大量南宋服饰。宋人的配饰也很讲究。男子配饰有簪钗、巾环、带具、佩鱼、玉佩、团扇等;女子则有冠梳、簪钗、耳环,钏镯、戒指、帔坠、 佩饰等。南宋妇人的化妆程序甚至比现代人还复杂,必须是妆盒或妆奁一件,内置粉盒、胭脂盒、油缸、水盂,妆盘,刷、抿、梳篦,铜镜等。通常木质的月牙形梳,在梳背上会包上金薄片,梳齿细密规整,插在头上,乌发金梳,极其装饰效果。粉盒里面有用来放置丝绵粉扑的隔层,和现在的粉盒设计毫无二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