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踏入图书馆少数民族文化展厅,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文明的时光之门。展厅以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线,串联起海南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民俗画卷,而海洋文化的渗透,更让展览流淌着独特的地域灵魂。</p> <p class="ql-block">黎族展区最令人震撼的便是色彩斑斓的黎锦。织锦以棉麻为底,红、黑、黄三色交织,织出“大力神纹”“稻穗纹”“百鸟朝凤纹”等图案。讲解员介绍,黎族没有文字,织锦便是他们的“史书”:蛙纹象征对自然的敬畏,婚礼纹记录着古老的婚俗仪式,而螺旋纹则暗含黎族迁徙的轨迹。展柜中一台保存完好的脚踏纺车格外引人注目,木轮转动间,仿佛能看见黎族妇女在夕阳下纺纱的身影。一旁的植物染料标本区陈列着茜草、蓝靛、山姜等,让人惊叹黎族人如何从草木中提炼出如此绚丽的色彩。触摸染缸模型的粗糙陶壁,仿佛能感受到先民们与自然对话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在互动体验区,我亲手尝试了简易的织锦编织,竹制梭子穿梭间,方寸之间便能感受千年技艺的精妙。而VR体验“走进苗寨”则让人身临其境,看到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年轻绣娘将传统纹样融入现代服饰,老银匠带着学徒在工作室叮咚锻打……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让文化之根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当人们喜庆、聚会或农闲时节,在黎族村寨,不论是村边、田野或家中,到处都可以听到那悠扬的歌声和清越的乐器声。这当中有优美抒情的,有激昂高亢的,有窃窃私语似的,有委婉动听的。这些歌声和乐器声,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朴、乐观、耿直、刚毅的性格,也体现了黎族人民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真实感受。</p> <p class="ql-block">漫步展厅,不仅被精美的展品震撼,更被深藏其中的文化密码打动。黎族织娘用纺车织就的无字史书、苗族银饰中流淌的迁徙史诗、海洋文化里渔民与自然的共生智慧……这些非遗珍宝不仅是历史的碎片,更是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p> <p class="ql-block">五个碧翠的山尖旁边凝集着五朵火红的祥云。聚居在五指山的黎族同胞,用这景色编织了奇妙的神话。他们说:如果这五朵红色的祥云能从五指山尖降临到地面,黎族人民就能摆脱苦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