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风光750一一榴月花韵1:石榴花1

老齐

农历五月,即一年中第五个月,为仲夏之月。午,中夏之位,八卦离卦正南。<div><br></div><div>从二十四节气来看,农历五月已走到夏季的中间,所以称五月为“仲夏”、“中夏”。最主要的节日是五月初五端午节。</div><div><br></div><div><br><div>别称:<br><br>鸣蜩<br>《诗经》上记载“五月鸣蜩”,蜩即是蝉。意思是在五月知了们纷纷破土上树,开始了夏天的第一声清音歌鸣,因此五月别称“鸣蜩”。</div><div><br>午月<br>古代中国人民还用十二地支与十二个月相匹配,五月又称为“午月”。</div><div><br>端阳、端月<br>五月初五,是“重午”,因古人又常把“午时”当做“阳辰”,于是又可称“端阳”。 </div><div><br>恶月<br>古时我国各地风俗不一,我国北方一些地方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出于对入夏以后自然与生态所产生的各种巨大变化,人们心理上有诸多的恐惧,从而产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诸多禁忌。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让人们逐渐形成端午“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div><div><br>蒲月<br>五月百草茂盛,《红楼梦》中“斗百草群芳各逞才”说的就是民间斗百草的活动。而五月百草之盛当属菖蒲。菖蒲作为“花草四雅”之一,生长在水岸河边,亭亭玉立,碧翠含香,深受人们的喜爱。喝菖蒲酒、插菖蒲叶也成为农历五月初五驱祟的重要习俗。人们把五月又叫做“蒲月”。</div><div><br>榴月<br>榴月得名于五月石榴花盛极,韩愈有“五月榴花照眼明”的诗句。古时五月初北京城内的小姑娘以橙色或大红的石榴花为发簪插满头,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后来把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为“女儿节”。</div></div> 石榴(Punica granatum L.)是千屈菜科石榴属落叶灌木或乔木,一般植株高3-5米,少数可达到10米;枝顶常有尖锐长刺,幼枝有棱角但无毛,老枝近圆柱形;叶通常为对生,长圆状披针形;花大,通常为红或淡黄色;花瓣为红、黄或白色;浆果为近球形,通常淡黄褐或淡黄绿色,有时白色、稀暗紫色;种子多数,肉质外种皮为淡红色至乳白色。 <div><br>石榴原产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及其邻近地区、全世界的温带和热带都有种植。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汉代,据晋·张华《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中国栽培的石榴只有1属1种,此外还有水晶石榴、小果石榴等品种,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变种。 </div><div><br>石榴火红多籽,是多子多福的象征;石榴的朱砂色有驱邪纳祥之意,故民间有“榴花瘟剪五毒”之说,因此,石榴也是辟邪趋吉的象征。石榴在医药、食品、园林等领域均有利用,在《名医别录》《齐民要术》《图经本草》《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药用价值,在中国古代就是重要的庭院树种,也是重要的观花和观果树种。于2007年3月1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div> 文字资料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