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解放碑(全称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始建于1947年,1950年更名为现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重庆地标性建筑。 1940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国民政府为激励抗战士气,在重庆市中心修建木质结构“精神堡垒”,高约26米,象征“七七抗战”,1941年底竣工后成为抗战精神象征。因日机轰炸及结构问题,1943年损毁仅留基座。 1946年10月在原址动工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纪念碑,1947年8月落成,命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碑高27.5米,八面柱体盔顶设计。1950年由刘伯承题名改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碑体为八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通高27.5米,内置旋梯可至碑顶,四面设自鸣钟,占地62平方米。<br> 解放碑作为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双重象征,承载民族记忆,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解放碑周边发展为重庆核心商圈(解放碑CBD),入选“重庆十大文化符号”及“成渝文旅新地标”。<br> 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是重庆主城区人气比较旺的好吃街,地处重庆市中心最繁华的解放碑商业区内,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名字叫“好吃街”,堪称是吃货的天堂。 这里必吃清单推荐 :<br>1. 酸辣粉:好又来酸辣粉(10元/碗),花生、糊辣壳、杂酱料超足,粉条弹牙。<br>2. 山城小汤圆:红糖冰汤圆(20元/碗),冰沙与糯米团的绝妙组合,夏日必尝。<br>3. 鬼包子:非遗老字号,酱肉包爆汁,鲜肉包清淡,热乎乎的包子配一碗豆浆,幸福感拉满。<br>4. 现炸酥肉:大东匠人酥肉(辣椒面蘸料),外酥里嫩,肉香四溢。<br>5. 苕皮豆干:何记兴总店,炸至金黄的苕皮裹上豌杂或里脊肉,重庆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br>其他推荐:麦丽丝炸串、胖妈盐水鸭、乐小叽钵钵鸡。认你吃到撑。 <p class="ql-block"> 从解放碑步行近半小时,就来到十八梯。</p><p class="ql-block">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兴路1号,南临解放西路,北临中兴路,坐落于长江江畔。于2017年5月开工建设,于2021年9月30日建成开放。</p>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占地面积约88亩,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区划分为A、B、C、D、E五个地块,共设传统文化体验区、国潮文创体验区、国际交流中心、生活方式中心四大功能区域。分为南北风貌景观带和东西旅游拓展带,两带中打造“十八景”,含有“花街鸟语”、“黄葛挂月”自然风貌景观2个,“古井春风”、“较场揽胜”等艺术景观7个,“于公挥毫”、大轰炸遗址等历史展陈3个,以及“响水茶香”、“巴渝人家”等特色运营景观6个。 2021年3月31日,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入选“城市更新城市街区类优秀案例”。 2021年6月,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荣获RICS中国奖2021年度城市更新项目优秀奖。2022年8月,“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2025年3月,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十八梯的来历,大概是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本来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吃这口井里的水,这口水井距离居民的住处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作“十八梯”。 重庆十八梯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传统的中式建筑,也有现代的西式建筑。这些建筑形态各异,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此外,重庆十八梯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大足石刻”、“千佛岩”等,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重庆的历史文化。 重庆十八梯地势险峻,有十八个梯坎,每个梯坎都有不同的高度和坡度,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这些梯坎不仅是重庆十八梯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重庆城市的象征之一。 重庆十八梯是重庆本土文化的重要代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重庆的传统文化,如川剧、火锅、民间艺术等。此外,重庆十八梯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大足石刻”、“千佛岩”等,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重庆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