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美篇号/紫阳赵31122441</p><p class="ql-block">图片/致谢网络</p> <p class="ql-block">五月的风裹着槐花的甜香掠过窗台时,我总会想起七年前那个潮湿的黄昏。高考倒计时牌翻到“30天”,教室后排的风扇吱呀摇晃,我攥着被汗水洇湿的模拟卷,忽然听见走廊传来清亮的歌声。</p><p class="ql-block"> 是隔壁班的林夏。她抱着吉他坐在楼梯转角,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唱的是老狼的《同桌的你》。那个瞬间,蝉鸣声、翻书声、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都成了这首歌的伴奏。我们几个趴在栏杆上跟着哼唱,有女生悄悄抹眼泪——不是因为感伤,而是突然意识到,这充满汗味与梦想的日子,就是最鲜活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记忆里的五月总是和奋斗紧紧相连。大一时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我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熬了整整一个月。五月的深夜,中央空调早已停止运转,电脑屏幕的冷光照着我们通红的眼睛。为了优化一个算法,大家争论到面红耳赤,又在凌晨三点跑到校门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当项目获得金奖时,我们在领奖台上拥抱,五月的阳光穿过礼堂的玻璃穹顶,照得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光。那时候我懂得,青春的奋进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燃烧自己的炽热。</p> <p class="ql-block">去年五月,我在社区做志愿者时认识了陈阿姨。她是退休教师,主动请缨负责社区的青少年辅导班。初见时,她戴着老花镜,认真记录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批注。有个叫小凯的男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孤僻。陈阿姨每天放学后留他补课,给他带自制的绿豆糕。渐渐地,小凯开始主动和同学交流,成绩也有了起色。一个暴雨倾盆的傍晚,我去给辅导班送物资,看见陈阿姨挽着裤脚,背着小凯淌过积水的街道。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青春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属,有些人的青春,是用一生去践行“奉献”二字。</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做讲解员时,我接触到了抗战时期的青年档案。泛黄的信纸上,二十岁的女兵王兰写道:“若有战,召必回。吾辈青年,当以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照片里,她穿着不合身的军装,眼神却比五月的朝阳还要明亮。还有西南联大的师生,在战火纷飞中徒步三千多里,把知识的火种播撒在西南边陲。他们的青春,没有精致的妆容和华丽的衣裳,只有对家国的担当。这些穿越时空的青春印记,让我懂得,真正的青春是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是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p> <p class="ql-block">五月的校园里,总有人抱着书本匆匆走过,有人在社团招新处热情宣讲,有人在操场上挥洒汗水。这些平凡的瞬间,构成了青春最生动的模样。青春不是某个特定的年龄阶段,而是一种永远向上的姿态,是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勇气,是明知前路艰难却依然选择出发的坚定。</p><p class="ql-block">此刻站在五月的风里,回望来时路,那些挑灯夜战的疲惫、获得认可的喜悦、帮助他人的满足,都化作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青春就像五月的蒲公英,看似柔弱,却能借着风的力量,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到远方。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里,书写着独一无二的青春篇章。</p> <p class="ql-block">音乐/选自平台《青春热血》</p><p class="ql-block">正文/1138字</p><p class="ql-block">2025.5.30于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