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初夏知青发小郊游随拍

新植

<h3>2025年5月29日,气温24-29度,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我们一行五人:姜世藩,邹安澜、张新植(三人曾经都在香兰农场四分场),余立(曾经在长水河场)、王光兼司机(他70届,哥姐都下乡了,他就没有下乡)来到呼兰湿地河口公园。65岁以上免票,但电瓶车每人20元是必须交的。</h3> <h3>我们到了太阳滩广场,看浩瀚的“哈尔滨海”,“海”面吹来不冷不热的风...............王光说,这是哈尔滨的三亚,虽然没有椰子林,但北方特色的花草树木别具一格。</h3> <h3>哈尔滨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位于呼兰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达38.5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湿地之一。公园以原生态湿地景观为核心,融合了自然观光、水上运动、冰雪娱乐等多元体验,2025年4月27日重新开园后推出亲子风筝、湿地观鸟、户外烧烤等春季限定项目。‌‌<br>地理位置‌:位于哈尔滨市区东北部,松花江与呼兰河交汇处,形成独特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br>‌面积‌:总面积38.5平方公里,水域占25平方公里,包含自然湿地与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br>发展历程‌:2012年起开发建设,现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br>动植物多样性‌:拥有高等植物465种,鸟类3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东方白鹳、丹顶鹤,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白枕鹤等。‌‌<br>‌环境优势‌:植被覆盖率超80%,负氧离子浓度达市区5倍,被誉为“天然氧吧”<br>‌游玩项目与设施‌<br>‌网红沙滩‌:引入北海金银沙打造“海岸线”,提供露营、日光浴等海滨风情体验。‌‌<br>‌网红小火车‌:穿梭林间,欣赏湿地全景。‌‌<br>‌欢乐水世界‌:夏季开放大型水上乐园,含多种游乐设施。‌‌<br>‌四季活动‌:<br>‌春季‌:风筝、观鸟、烧烤(4-5月)。‌‌<br>‌冬季‌:冰雪乐园、雪地运动(12-次年2月)。‌‌</h3> <h3>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 ,祖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 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 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萧红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长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h3> 萧红故居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出生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始建于1908年,为清末传统八旗式宅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萧红纪念馆。‌故居见证了萧红的童年生活,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现已成为展示萧红生平与文学成就的文化地标。<br>萧红故居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萧红大道228号,占地面积7125平方米,是典型的满族风格北方民居,青砖青瓦,土木结构。故居分为东院和西院:<br>‌东院‌为萧红家人自住区域,包括正房、东西厢房,现陈列萧红祖母用品及萧红生前照片、信函等文物。‌‌<br>‌西院‌曾用于出租,原有粉房、磨房等设施,现部分建筑已修复。‌‌<br>1908年‌:故居建成,萧红(原名张遒莹)于1911年在此出生并度过少年时代。‌‌<br>‌1954年‌:萧红家人迁居沈阳后,故居改为公产,原建筑大部分被拆除,仅存5间正房和7间倒座房。‌‌<br>‌1986年‌:在萧红75周年诞辰之际修复开放,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经多次修缮(如2006年大规模修复)。‌<br>‌纪念馆功能‌:故居现辟为萧红纪念馆,藏有1125件(套)文物,包括萧红作品手稿、中外名人题词等。院内设有2米高汉白玉萧红塑像及原貌沙盘。‌‌<br>‌文化影响‌:累计接待200多万游客,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学爱好者朝圣地。近年通过数字化展览(如2025年“云端文学之旅”)推广萧红文化。‌‌ <h3>左起:张新植、王光、姜世藩、余立、邹安澜。</h3> <h3>‌ 呼兰天主教堂 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 东大街路北,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主体建筑是一座双塔型法国式教堂,高35米,青砖外墙,东西18.3米,南北23米,建筑面积836平方米。外观类似于 巴黎圣母院 ,因此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圣母院”‌。<br>呼兰天主教堂由 法国神甫 戴治达 主持修建,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欧式建筑艺术风格。教堂所有的门、窗均用青砖砌成拱形,两座塔楼中央顶端镶嵌着红铜制成的十字架,第二层楼两塔中间处悬挂着黄铜铸造的大钟‌。教堂内部设有欧式穹隆大厅,宽敞明亮,有两排红漆明柱‌。<br>呼兰天主教堂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筹建期间曾引发著名的“ 呼兰教案 ”,这是帝国主义领事裁判权深入黑龙江的标志之一‌。1947年,教堂在土改中被没收,文革时期遭受严重破坏。2002年,教堂移地重建为现在的建筑,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并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br>呼兰天主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地标。教堂所在区域现已变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成为游客参观和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热门景点‌。<br></h3> <h3>冰城初夏知青发小郊游感怀<br>  <br>驱车郊外沐晴光,<br>发小相携意兴长。<br>湿地烟迷萧红宅,<br>教堂云护旧时妆。<br>沙平帐暖游人醉,<br>树碧花繁夏日芳。<br>把盏笑谈风雨路,<br>塞边盛景胜兰章。<br>张新植2025.05.29</h3> <h3>附录:端午寄语<br><br>忍看端阳湘水痕,<br>龙舟菖蒲春复春。<br>怀沙眷恋一方土,<br>哀郢升华九洲魂。<br>路虽漫漫恒求索,<br>言必铮铮宁误身。<br>步马兰皋笑漁父,<br>从來同器不莸薰。<br><br>注:<br>屈原<br>九章.怀沙。<br>九章.哀郢。<br>屈原.离骚。<br>步余马于兰皋兮……<br>楚辞.漁父。<br><br>端午祭<br><br>艾草雄黄汨罗江,<br>屈子离骚粽米香。<br>从來忧国遭君忌,<br>却是庶民念不忘。<br>姜世藩2025.05.30<br><br></h3> <h3>余立词、张根生曲</h3> <h3>张新植词、余立曲</h3> 端午前游呼兰有感<br><br><div>只因寒长天延春,<div>夏暑赶来暖游人。</div><div>远眺蓝天映湿地,</div><div>风推浪涌望无垠。<br>知己何需经年轻,</div><div>趣味相投笑意津。</div><div>倘若肖红今犹在,</div><div>与其拜交互称君。</div></div><div>余立</div><div>2025年5月31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