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贸易的陷阱:一次邮箱被盗的深刻教训

特种兵

<p class="ql-block">网络贸易的陷阱:一次邮箱被盗的深刻教训</p><p class="ql-block">2025 年 4 月 20 日 星期六 晴转多云</p><p class="ql-block">此刻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邮箱界面,手指悬在键盘上迟迟敲不下一个字。办公桌上的保温杯早已凉透,窗外的暮色渐渐染透玻璃,可我心里却像被灌了铅,沉甸甸地发慌 ——20 万货款就这样打了水漂,全因那小小的邮箱密码被黑客攻破。</p><p class="ql-block">事情要从一周前说起。北京的刘总通过贸易平台联系到我,说对我们公司的电子产品很感兴趣。几番邮件往来后,双方谈妥了 20 万元的订单,约定他们收到合同扫描件后立即汇款。4 月 13 日那天,我特意检查了三遍邮箱里的银行账号,确认无误后才点击发送。想着这单生意成了,今年的业绩又能往上提一提,心里满是欢喜。</p><p class="ql-block">可左等右等,直到 4 月 19 日,财务那边还没收到汇款。我拨通刘总的电话,听筒里传来他疑惑的声音:"向经理,我们早就按你邮件里的账号汇了款啊,难道没到账?" 我心里一紧,忙说:"不可能啊,你把账号报给我看看。" 当他念出 "33465899201" 时,我脑子嗡的一声 —— 这根本不是我公司的账号!</p><p class="ql-block">手忙脚乱地打开发件箱,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邮件里的账号赫然就是刘总说的那个陌生号码。可我明明记得发的是公司常用的账户,怎么会变成这样?颤抖着拨打 110 报警时,手指几乎握不住手机。警察来得很快,一番调查后告诉我,是黑客破译了我的邮箱密码,趁我发送邮件后修改了账号,而北京那边没打电话确认,直接按邮件内容汇了款。</p><p class="ql-block">盯着警方提供的监控截图,那个姓柳的黑客在电脑前操作的画面刺痛了我的眼睛。原来,我用了五年的邮箱密码 "dong123",在黑客眼里就像一层窗户纸,轻易就被捅破了。更让我懊恼的是,自己明明知道邮件传输有风险,却图方便直接在正文里写明账号,连电话确认这一步都省了。</p><p class="ql-block">此刻回想,骗子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第一步,破译简单的邮箱密码,潜伏在交易往来中;第二步,悄悄修改关键信息,等着猎物上钩。而我呢,仗着多年网络贸易经验,自以为不会出事,密码长期不换,重要信息不加密,连最基本的电话核实都抛在脑后。20 万的损失,买的是个血的教训。</p><p class="ql-block">窗外的路灯亮了,电脑屏幕上的邮箱界面弹出新邮件提醒。我深吸一口气,右键点击 "修改密码",输入了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的复杂组合。明天还要去银行冻结账户,配合警方追查资金流向,给公司和客户一个交代。</p><p class="ql-block">网络时代,便利与风险并存。这次经历就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对网络安全的轻视。记住了:邮箱密码要定期更换,重要信息别轻易在邮件里泄露,哪怕是再熟悉的客户,涉及资金往来都要电话或当面确认。希望我的教训能给同行们提个醒,别让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p><p class="ql-block">合上笔记本,办公室的空调还在嗡嗡作响。收拾好桌上的文件,我在日记本最后一页写下:"网络贸易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安全的防线。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一仗输了,下一次绝不能再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