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坐自己的泰山:在蔡澜的烟火与冯唐的刀锋间,安放一颗玲珑心

吉城

<p class="ql-block">五十岁的门槛对我而言,不是巅峰的终点而是视野豁然开朗的观景台。仰首,云卷云舒蕴藏无限可能;回望,一路繁花与荆棘皆成滋养生命的沃土。此时的我,肩上或许仍有责任的分量,心底却悄然筑起一座不为外物所撼的玲珑塔,既珍视岁月沉淀的从容,亦保有拥抱新知的鲜活。若问何处寻得这份“稳”的底气与“活”的智慧?蔡澜先生的烟火人间与冯唐先生的锐意刀锋,竟都奇异地映照出我内心的回响。作为一位五十岁的女性,他们的语录于我,并非遥不可及的哲思,而是熨帖生活的真味。</p> <p class="ql-block">蔡澜那句:吃的不用多,吃好一点的。恰似点醒梦中人——走过半生,堆积如山的“拥有”有时反成负累。学会甄选、品味、珍惜那至纯至真的一口滋味,这“浅尝即止”的智慧,何尝不是女性特有的细腻与自爱?懂得在喧嚣中为自己留白,在烟火里提炼诗意。 </p><p class="ql-block">冯唐写下: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又如一剂提神的良方——谁说五十岁的女性就该被定义?进取心与平常心的平衡艺术,正是我们多年打磨的生存本能。无论是职场运筹还是家庭经营,“手上有刀,心里有佛”的清醒,早已融入血脉。</p> <p class="ql-block">这对风格迥异的智者,在对抗生活庸常的战场上,竟与我心意相通: </p><p class="ql-block">看蔡澜先生:削青柠为烛,熔蜡注芯,于幽微烛火中捕捉一缕天然果香,笑称这是向苦闷的生活报复,这份将琐碎日常点石成金的巧思与闲情逸致,让我这五十岁的女子会心一笑:生活的仪式感,无关年龄,只在心境。</p><p class="ql-block"> 听冯唐先生坚持:每日百个俯卧撑、Kindle伴眠信奉用平常心处世,用进取心做事,这份近乎严苛的自律与对“好身体是翻盘本钱”的笃信,又与我骨子里那份,自律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到老学到老,经营好自己的不服输悄然共鸣。</p> <p class="ql-block">站在五十岁的山腰,他们递来的钥匙,在我手中有了温润的回响:</p><p class="ql-block">蔡澜先生递来的那杯淡茶,教我领悟:天气好、心情好、材料好才下厨,越想吃什么,越不做什么——爱是调情,生活是留白。这何尝不是一种女性智慧的升华?懂得适时“不为”,懂得在付出与悦己间找到精妙的平衡点。 </p><p class="ql-block">冯唐先生塞来的那把快刀,助我决断:减少不能带来愉悦的关系,把时间放到最能快乐的地方,关我屁事是斩断烦忧的利刃。 这句粗熟的话,虽然我说不出口,但是这份果敢与边界感,正是阅历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盔甲,护佑内心一方清明自在。</p> <p class="ql-block">何以稳坐自己的泰山,答案就在这看似矛盾却无比和谐的智慧交响中:所谓通透人生,于我一个五十岁的女性而言,便是既能沉浸于蔡澜先生烹茶赏花的闲适烟火,品咂生活的隽永滋味;也能挥舞冯唐先生锻造的理性刀锋,在属于自己的疆域开疆拓土、披荆斩棘。不囿于单一标签,让自在的灵魂与进取的锋芒共舞,方是此间真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