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冠三年,憋的难受,年龄又大了三岁,趁着还走得动,赶紧出去转转。本来想报团,光宇却要自驾,想想体验一下也好,制定了粗略的路线,说走就走。</p><p class="ql-block"> 3月28日:启程</p><p class="ql-block"> 早六点出发,奔第一站泰山,晚6点到泰山脚下的泰安。住在距泰山天外村入口500米的丁格曼酒店。晚上逛了逛街,吃饭睡觉。</p><p class="ql-block"> 29日,游泰山。</p><p class="ql-block"> 早起步行到天外村入口,乘观光车(半票35元)到中天门,再坐索道到南天门。</p> <p class="ql-block"> 然后步行登山到玉皇顶</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乘索道车的原因,并没有感受到五岳独尊的气势,再加上地理位置原因,初春的树叶刚刚舒展,满眼的土黄色,感觉跟家乡的山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而过度的开发建设又给本来就失望的情绪增加了一分感慨。脏兮兮的卫生间,弥漫着难闻的气味;绝顶上的气象观测站和转播塔与残存的古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拙劣的仿古建筑,卖着天价的小吃和不屑一顾的旅游纪念品。真是让人无语。</p> <p class="ql-block">遥想古时的泰山,之所以能得到众多的赞誉,必定不是浪得虚名。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不说也罢。</p><p class="ql-block"> 两点下山,简单补给身体,驱车赶往苏州,晚上住在中途的郯城。</p> <p class="ql-block">30日,游虎丘 七里山塘</p><p class="ql-block"> 早饭后驱车从郯城赶赴苏州,中午到达姑苏。第一次品尝苏州的吃食,要了一份盖浇饭,没有感觉到南北方食物有什么大的差别。</p> <p class="ql-block"> 饭后游虎丘。</p><p class="ql-block"> 虎丘原名海涌山,位于苏州城西北部,距城中心五公里,为苏州西山之余脉。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另有一说“丘如蹲虎,以形名”。</p><p class="ql-block"> 山高三十六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美誉。</p><p class="ql-block"> 虎丘由帝王陵寝成为佛教名山和旅游胜地始于六朝。东晋时,司徒王珣及其弟王珉各自在山中营建别墅,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双双舍宅为虎丘山寺,仍分两处,称东寺、西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崇道辟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建寺已五百余年的虎丘东西二寺当即被拆得片瓦无存。但过了不久,佛教又得到恢复。重建的虎丘山寺合二寺为一寺,并从山下迁移到山上,逐步形成保留至今的依山而筑格局。山下则另建东山庙和西山庙,以纪念舍宅为寺的王珣 、王珉兄弟。 </span></p><p class="ql-block"> 虎丘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虽仅占地三百余亩,山高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最为著名的是虎丘塔(云岩寺塔)和剑池。</p><p class="ql-block"> 虎丘塔现残高48米,为八角仿木结构阁式七层砖塔,是江南现存唯一始建于五代的多层建筑,现塔顶轴心向北偏东倾斜约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约3度59分。据专家推测,因塔基建在山斜坡上,填土厚薄不一,固塔未建成已向东北方倾斜,但斜而不倒屹立千年,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剑池位于虎丘塔下方,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相传王羲之游虎丘,看到剑池中有两只鹅,甚是喜欢,山僧用这两只鹅换取王羲之书写“剑池”两字,当他把鹅带回家后,二只鹅却化为龙虎又回到了虎丘山头)的美丽传说,从千人石上往北看,“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浑厚遒劲,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独子颜覠所书。 洞门内右侧石壁上刻有“风壑云泉”,笔法潇洒,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二字,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据方志上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剑池广约45米,深约6米,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唐代李秀卿赞誉为“天下第三泉”。</p><p class="ql-block"> 传说剑池不是天然造化之物,而是靠人工斧凿而成。剑池水中有着春秋末期吴王阖闾的许多宝剑,剑池下面埋葬着吴王阖闾的尸体和珍宝。</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楚霸王、孙权都曾兴师动众、大肆开掘,结果都一无所获。</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在许多科学家的倡导下,苏州市政府于1955年对剑池进行疏浚开掘,在清除污泥后,清楚地看到了剑池水塘全貌。池的面积不大,池深约5米,池的底部很平坦,它的东西两面石壁自下至上都很平直,剑池东面石壁上砌着两块经过雕刻的石板,石板上赫然写着王鏊、唐伯虎等明代名人的手迹。这些发现,以十分确凿的证据证明剑池是由人工开凿而成。</p><p class="ql-block"> 池北最狭处,发现一个洞穴和向北延伸约一丈多长的隧道,可容身材魁梧的人单独出入,举手可摸到顶,从上到下方正笔直。不难推断,也是人工开凿而成。尽头处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多隙地,可容四人并立,而无回旋余地。里面有用麻砾石人工琢成的长方石板四块,一块平铺土中作底座,三块横砌叠放着,好似一大碑石。根据形制分析,这是一种洞室墓的墓门。</p><p class="ql-block"> 就在察工作者准备着手搬开三块长方形石板时,突然接到了上面停止开掘墓穴的通知。通知中说明如果当真要打开深藏在剑池底下的那个墓穴,那建筑在剑池边上的虎丘宝塔就可能毁于一旦,整个虎丘风景区也将随之化为乌有。这样损失就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 千人石位于虎丘剑池旁,有两个传说:一说是,晋代高僧竺道生云游到虎丘,在此讲经说法,有千人列坐听经,遂取名“千人石”。由于太守下令不准百姓前来听经,生公“乃聚石为徒”,继续讲经,其时百鸟停鸣静听,虽时值严冬,白莲池中千叶白莲一齐开放吐香,群石点头。所以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成语。另一传说是,吴王阖闾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夫差将他父亲葬于虎丘山,但怕众多工匠盗墓,就设计将他们召集在一块大岩石上,用酒将他们灌醉,趁夜将这一千多人全部杀死,鲜血把石头染成了红色。</p> <p class="ql-block">拥翠山庄是苏州唯一一座无水的庄园,是晚清赛金花丈夫、苏州状元洪钧发起兴建的,呈纵长方形,占地一亩多。结合虎丘山的天然山坡所建,为台地园格局,依山势分为四个层次,每层布局不同,景色富于变化,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前门两侧刻有“龙、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相传为清代咸丰八年,桂林陶茂森所书,由他处移置于此。</p> <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断梁殿、真娘墓、头门山、憨憨泉、试剑石、枕石、孙武练兵场、西溪环翠、万景山庄、冷香阁、致爽阁等景点和传说。</p> <p class="ql-block"> 晚上,游山塘街。</p><p class="ql-block"> 山塘街,又称“七里山塘”,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阊门外,东起渡僧桥,西至虎丘山。全长约3700多米,宽30-100米左右,建筑面积约30.94公顷。</p><p class="ql-block"> 山塘街始建于825年,那时的虎丘离城虽近,但无大路和河流可通,游人需从田间阡陌穿行,如遇雨天还要涉水方能抵达,交通极为不便。</p><p class="ql-block"> 宝历元年(公元825年),54岁的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这位热爱苏州风物、对虎丘情有独钟的大诗人有感于此,便领导苏州百姓自阊门至虎丘开挖河道与运河贯通,沿河修筑塘路直达山前,又栽种桃李数千株,加以美化,并绕山开渠引水,形成环山溪。从此水陆称便,游人络绎不绝。为纪念白居易功绩,后人称塘路为“白公堤”,即今山塘街,河为山塘河,皆长七里,号称“七里山塘”。</p> <p class="ql-block">31日,游留园 寒山寺</p><p class="ql-block"> 早八点进留园</p><p class="ql-block"> 留园,曾名“东园”、“寒碧山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留园路338号,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始建,其后多有荒废易主,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开始修复留园,其后不断修缮整治。</p><p class="ql-block">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园以建筑艺术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利用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留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p> <p class="ql-block">绿荫</p> <p class="ql-block">冠云峰</p> <p class="ql-block"> 十二点到寒山寺</p><p class="ql-block">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余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始</span>建于佛教盛行的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年-519年),曾用名为妙利普明塔院。</p><p class="ql-block"> 普明禅师(534年-616年)是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的弟子,名闻朝野,曾跟随师父往来于金陵、扬州,苏州乃必经之地。传说普明禅师圆寂后归葬枫桥,佛门建造灵塔以志纪念,妙利普明塔院的名称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唐代贞观年间(627年-649年)浙江天台寺僧寒山(自号寒山子)曾住于此,唐代著名高僧希迁法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至德年间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写下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寒山寺名声大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宋代更名为普明禅院及枫桥寺,元、明、清、民国至今一直沿用寒山寺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普明宝塔</p> <p class="ql-block">寺外的枫桥</p> <p class="ql-block">铁铃关,紧邻枫桥、寒山寺、京杭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景区内吃的盖饭,光宇喝了饭店的开水,午后又吐又泄。不愿走动,在园内座椅上休息,我们几人转了一会儿,找不回去了,导航说已经到了附近,就是看不见人,直到穿过一个只能单人穿行的小胡同,才汇合到一起。三点多出来,找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4月1日:游拙政园、狮子林</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78亩(52000平方米)。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所建,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后屡易其主,并几度入官,迭经兴衰分合。1860年至1863年曾属太平天国忠王府。1951年整修。</p><p class="ql-block"> 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水廊等。</p> <p class="ql-block">芙蓉榭</p> <p class="ql-block">缀云峰、联璧峰</p> <p class="ql-block">梧竹幽居</p> <p class="ql-block"> 十一点多到苏州园林博物馆,因没有预订门票没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后去狮子林,光宇夫妇嫌累未进。</p><p class="ql-block"> 狮子林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由天如禅师弟子们为天如禅师所建,后几经辗转和兴废。</p><p class="ql-block"> 至元末明初,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p><p class="ql-block"> 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p><p class="ql-block"> 民国六年(1917年),上海颜料商人贝润生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并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整修。</p><p class="ql-block"> 贝润生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1953年,贝焕章及亲属将狮子林捐献给新中国;1954年,狮子林花园及祠堂主体部分经修缮后向公众开放,其后多次修缮。</p><p class="ql-block"> 狮子林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建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燕誉堂、花蓝厅、问梅阁、石舫、古五松园等厅、堂、殿、阁、亭、选、斋、堂20余处,有乾隆皇帝题写的匾额16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该园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等人文景观。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园内以假山叠石为主体,园外有磬锤峰、罗汉山、园内有“南山积雪”、“锤峰落照”等景点。狮子林还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拥有中国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被誉为“假山王国”。</p><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以“透、漏、瘦、皱”的太湖石堆叠。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假山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在假山顶上,耸立着著名的五峰:居中最高的为狮子峰,东侧为含晖峰,西侧为吐月峰。两侧为立玉、昂霄峰及数十小峰。清代文人朱炳靖钻过假山后写道:“对面石势阻,回头路忽通。如穿几曲珠,旋绕势嵌空,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三点左右出来到苏州博物馆和光宇两口汇合,门外打卡。继续奔赴平江路。</p> <p class="ql-block"> 平江路</p><p class="ql-block">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p><p class="ql-block"> 观前街</p><p class="ql-block"> 观前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起临顿路(醋坊桥),西至人民路(察院场),主街全长780米,因古观玄妙观而得名。观前街运用“儒道互补”的原理,以玄妙观为核心,同时在与北局广场相对应处的宫巷东侧,增设一摊贩市场 配合玄妙观广场,形成三点式对称布局。观前街的建筑体量小,形成低矮的建筑轮廓线,建筑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观前街主街分布着购物商场和老字号商店。2018年8月,观前街入选江苏省首批老字号集聚街区。</p><p class="ql-block"> 逛完乘地铁返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 2日,早饭后出发奔杭州,途径太湖,没能看到全景,十点到周庄。</p><p class="ql-block"> 周庄是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江南水乡古镇,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拥有900多年历史,以明清建筑、水巷古桥和沈万三故居、张厅等文化景观闻名。</p> <p class="ql-block"> 敬业堂,别名沈厅,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南市街,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是江南水乡古建由元末明初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后裔沈本仁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也有说法为2900多平方米),共有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100多间。</p><p class="ql-block"> 聚宝盆的传说和沈万三传奇一生的铜笔画给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玉燕堂,俗称张厅,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周庄北市街38号,始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p><p class="ql-block">玉燕堂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4平方米,前后六进,大小房屋60余间。</p> <p class="ql-block"> 午后二点多继续奔杭州,晚上在杭州吃齐齐哈尔烤肉,也是一种体验。吃完晚饭逛街,有好多茶店,在一家知名的品牌茶店品了西湖龙井明前茶和雨前茶,反而觉得雨前茶的味道更强一些,被人家定义为普通人,也没觉得是嘲笑,因为我们本身就是普通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