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我……】立志清心 志于一事!

哈拿

清心<div>就是志于一事,<br>即志于至善。<br>……<br>每一个个人,<br>必须独自面对永恒者,<br>在那里找到<br>自己真正的存在<br>……<br><br>愿你赐我们的理性<br>以智慧得以</div><div>领会这个“一事”,<br>并赐我们的情感<br>以真诚得以接受这种领会;<br>更赐我们的意志<br>以清心得以志于一事。<br>在顺境中,<br>赐坚毅的心,<br>使我们志于一事;<br>在纷乱中,赐专注的心,<br>使我们志于一事;<br>在苦难中,<br>赐忍耐的心,<br>使我们志于一事。<br><br><br><br>祁克果的祷文<br>《清心志于一事》的第1讲与第15讲。<br>清心志于一事,</div><div>Purity of Heart is to Will One Thing<br>——祁克果<br></div> 那志于一事,<div>并非至善之事的人,<br>他其实并非真实地志于一事。<br><br>他所谓志于一事,<br>是一种迷幻,</div><div>一个错觉,<br>一场哄骗,</div><div>一种自欺。<br><br>在他的心灵深处,</div><div>实是心怀二意!<br><br>雅各说:</div><div>“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br>就是要涤净那心怀二意的心。<br>换句话说,<br>我们的心必须真志于一事,</div><div>那才算清心。<br><br>当雅各说,<br>“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br>……只要凭着信心求”</div><div>《James》1:5-6<br>不可像那心怀二意的人,<br>这里所说的也是同样的清心。<br>因为清心是那由祈得的智慧。<br>一个清心的人,<br>并非聚精会神于书本,<br>因为在那位至圣者面前,<br>他是那“眼目睁开”的智者。</div><div>(民24:16)<br><br><br>总而言之,<br>有人如此专志于一事,<br>在万务中,<br>只存心这一事,<br>因为“至善”</div><div>是独一无二的。<br><br>看那“心怀二意”的人啊、<br>迷迷糊糊地认识万事,<br>具有名式各样知识的人。<br><br>若你真志于一事,<br>那么你所志必是至善,<br>因为只有至善<br>才能作为志于一事的对象。<br><br>在万人中,在万务中,<br>都看见这一事!<br><br>但这两种说选是说同样的事,<br>还是说不同的事呢?<br><br>一说显然是指至善,<br>宣布它为所志独一的事。<br>另一说很狡猾地隐藏了善之名。<br><br>它几乎可谓是在说别的事。<br>但正因如此,<br>那说法</div><div>使人需要搜索自己内心深处。<br><br>不管人如何抗辩,<br>如何坚拒,<br>如何夸口,<br>说他确是志于一事,<br>然而那说法终归<br>使他需要彻底省察自己的心,<br>若他所志的那件事并非至善,<br>它他的心<br>便能揭发他心怀二意的罪。</div> 祁克果在此,以比喻、反讽、对话<br>等各样生动的方式,<br>深刻剖析人的灵魂,<br>无情撕下人的面具,<br>让人直视自己内心的真实状况。<br>他呼唤人们回转,<br>离弃各种人生幻象,<br>独自站在至圣者面前,<br>成为“单独的个体”,<br>做一个清心的人,<br>单单志于至善。<br><br>本书鞭辟入里,<div>字字玑珠,令人不忍释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