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中学周末安全教育

繁花

<h3>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br><br> 周末将至,学生即将迎来双休,但在放松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为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周末,请家长特别注意以下结论:<br><br><br><br>01 交通安全<br><br>  严禁师生搭乘“三无”车辆,严禁学生违规违法驾驶电动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学生家长骑乘摩托车接送需佩戴好安全头盔。<br><br>  步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跨越护栏,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养成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好习惯,路途交通情况复杂的建议由家长陪护,确保出行安全,安全头盔是个护身宝,骑乘摩托车、电瓶车要戴好;安全带是生命带,驾乘人员要系好,发生意外防伤害,“一盔一带,安全常在”!<br><br><br><br>02 防校园欺凌<br><br>一、什么是校园欺凌?<br><br>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br><br>二、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br><br>骂: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br><br>打:打架、斗殴<br><br>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br><br>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br><br>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br><br>三、防校园欺凌指南<br><br>(一)学生自身<br><br>1.树立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要自卑或怯懦。欺凌者往往会选择看起来弱小或孤僻的对象,保持自信的姿态可以减少成为目标的可能性。<br><br><br><br>2.避免冲动:在面对冲突或挑衅时,不要冲动行事。冲动可能会使情况升级,引发更严重的欺凌行为。保持冷静,尝试用理智解决问题。<br><br><br><br>3.建立朋友圈:积极结交朋友,融入集体。有朋友在身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威慑欺凌者,而且在遇到危险时能互相帮助。<br><br><br><br>(二)日常行为<br><br>1.不孤立自己:尽量避免独自行动,特别是在欺凌容易发生的场所,如校园的偏僻角落、厕所等。上下学尽量和同学结伴而行。<br><br>2.注意言行:在与同学相处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使用侮辱性、攻击性语言,避免因言语不当引发矛盾。同时,也要警惕他人的此类言行。<br><br><br><br>(三)应对欺凌情况<br><br><br><br>1.当场应对:如果正在遭受欺凌,要尽量大声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周围人知道自己正在被欺负。可以尝试用坚定的语气制止欺凌者,如“你不能这样对我,这是欺凌行为”。如果有机会,尽快离开现场并寻求帮助。<br><br>2.事后处理:不要害怕或羞于告诉家长、老师或其他信任的成年人。详细描述欺凌事件的经过、欺凌者的特征等,让他们来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同时,保存好相关证据,如伤痕照片、聊天记录等。<br><br>03 防性侵安全<br><br>对于学生来说,‌防性侵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提醒内容:‌<br><br>一、意识提升<br><br>1.了解身体隐私:要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哪些是隐私部位,这些部位不能被他人随意触碰,即使是熟悉的人也不可以,除非是在特定的医疗等必要情况下,并且有监护人在场。<br><br><br><br>2.识别危险信号:对于他人不适当的言语、眼神或行为,如过分亲昵的话语、色眯眯的眼神、故意触碰身体等,要有警惕意识,这些都可能是性侵的先兆。 <br><br><br><br>二、行为准则<br><br>1.保持适当距离:避免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在封闭、偏僻的环境单独相处。如果必须和不太熟悉的人接触,尽量选择在人多、开放、安全的公共场所。<br><br>2.拒绝可疑接触:对于任何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身体接触,要坚决说“不”,不要因为害怕或不好意思而忍受。如果对方试图强迫,要尽力反抗并设法逃脱。<br><br>3.不接受可疑礼物和好处:不要轻易接受他人来路不明的礼物、金钱或其他好处,因为这些可能是对方实施侵害的诱饵。 <br><br><br><br>三、生活习惯<br><br>1.注意信息安全:在网络环境中,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行踪和隐私照片等,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来实施侵害。<br><br>2.按时回家:尽量避免在夜间独自外出,如果外出要告知家人或朋友自己的去向和预计返回时间,按时回家。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回家,要及时和家人联系。<br><br><br><br>04 防溺水安全<br><br>1.严格要求孩子遵守防溺水“七不”:<br><br>▪ 不私自下水游泳<br><br>▪ 不准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br><br>▪ 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br><br>▪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br><br>▪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br><br>▪ 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圳、沟、水库、水坑、山围塘等危险水域游泳、游玩、嬉水<br><br>▪ 不准盲目、擅自下水施救。<br><br><br><br>家长要教育孩子遇见溺水人员,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0,同时向附近成年人求救,切莫擅自开展下水、手拉手等施救行为<br><br><br><br>2.做到“两会”:<br><br>▪遇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br><br>▪遇到险情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br><br><br><br>3.严禁私自到水边钓鱼、戏水、捞取鱼虾等。 <br><br>4.严禁到水库、水塘、沟河等危险水域玩耍戏水、游泳。<br><br>5.不在没有大人陪同或是没有佩戴救生设备的情况下玩水上项目。<br><br>6.孩子到游泳馆要有家长陪同。游泳前和游泳过程中,根据专业指导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孩子始终保持在家长视线范围内。<br><br>7.他人落水时,孩子可呼救或报警求救,不可盲目施救。<br><br>05 消防安全<br><br>一、火灾预防<br><br>1.用火安全:<br><br>不要随意玩火,如打火机、火柴等不能当作玩具。如果看到大人在做饭、点蜡烛等用火场景,要保持安全距离。在学校实验室做实验涉及用火时,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br><br><br><br>2.用电安全:<br><br>了解电源插座的危险性,不随意触摸。离开房间时要随手关闭电器设备,如电灯、电脑等。如果发现电器有冒烟、起火等异常情况,要立刻告诉大人。<br><br><br><br>3.易燃物管理:<br><br>不要在易燃物(如纸张、窗帘)附近使用明火。在学校,不能在教室里堆积过多的易燃物品,像书本、作业本等要摆放整齐,避免接触到火源。<br><br><br><br>二、火灾应对<br><br>1.报警知识:<br><br>牢记火警电话“119”。如果发现火灾,要尽快告诉大人并报警。在报警时,要说清楚火灾发生的详细地址、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情况。<br><br>2.逃生技能:<br><br>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这样可以过滤烟雾中的有害颗粒。弯腰低姿态前行,因为烟雾是向上飘的,这样能减少吸入烟雾。要按照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逃生路线迅速撤离,不能惊慌乱跑。在撤离过程中,不要乘坐电梯,要走楼梯。<br><br>3.等待救援:<br><br>如果被困在房间里,要关闭房门,用湿布、毛巾等堵塞门缝,防止烟雾进入。可以在窗口等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发出求救信号,如挥动鲜艳的布条、用手电筒闪烁等。<br><br>06 心理健康安全<br><br>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也很重要,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br><br>一、首先是情绪方面。要让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比如知道开心、难过、愤怒等情绪的不同感受。当他们感到愤怒或悲伤时,要教他们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像和家人、朋友倾诉,而不是乱发脾气或者自己默默哭泣。<br><br><br><br>二、在学习压力上,要让孩子明白成绩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如果他们因为学习任务感到压力过大,比如出现头疼、肚子疼等身体反应,或者害怕上学,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发现,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br><br><br><br>三、社交方面也不能忽视。鼓励孩子和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分享和合作。如果遇到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如争吵或者被孤立,要引导他们积极解决,让他们知道可以向老师或者家长求助。<br><br><br><br>四、还有自我认知部分,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能让他们因为一些小缺点就过分自卑,例如,如果孩子对自己的外貌或者能力不自信,要多鼓励,多给正面的反馈。<br><br>07 预防传染病<br><br>预防传染病有以下注意事项:<br><br>一、个人卫生方面<br><br><br><br>1.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br><br>2.保持清洁:勤洗澡、勤换洗衣物,定期修剪指甲,保持身体干净整洁。<br><br>3.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病菌给他人。<br><br><br><br>二、生活习惯方面<br><br><br><br>1.规律作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一般每天需要10小时左右,以增强身体免疫力。<br><br>2.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的均衡摄入,少吃生冷、油腻、辛辣食物。<br><br>3.适量运动:每天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打球等,增强体质。<br><br><br><br>三、环境卫生方面<br><br><br><br>1.注意通风:教室和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br><br>2.保持整洁:定期打扫教室和家里的卫生,清除灰尘、垃圾和杂物,减少病菌滋生的场所。<br><br><br><br>四、其他方面<br><br>1.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必须去,可佩戴口罩。如身边有传染病患者,要保持距离,避免接触。<br><br><br><br>2.按时接种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接种各类疫苗,这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br><br><br><br>3.关注健康状况:每天上学前先测量体温,观察身体状况,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尽快就医<br><br>08 网络安全<br><br>一、个人信息保护<br><br>1.不能随便在网上透露自己的私人信息。这包括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名称、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比如在一些不明来历的页面或者聊天窗口,都不能轻易输入这些信息,否则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br><br><br><br>2.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有些陌生人可能会通过社交软件联系,询问隐私信息,所以在没有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不要添加陌生人。<br><br><br><br>二、上网内容筛选<br><br><br><br>1.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网站和内容进行浏览。避免访问包含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的网站。许多正规的教育、科普网站是比较适合的,如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能让学生学习到科学知识。<br><br><br><br>2.对于网上的信息要有分辨能力。不能轻易相信网上的所有内容,有些信息可能是谣言或者虚假广告。比如一些声称吃了能快速长高的药品广告,很可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br><br><br><br>三、网络行为规范<br><br><br><br>1.要文明上网,不在网上使用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和别人交流时,要使用友善、积极向上的词汇。<br><br><br><br>2.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长时间上网不仅会影响视力,还会耽误学习和其他正常的生活活动。可以和家长商量制定一个上网时间表,比如每天上网不超过1小时<br><br>灵溪镇初级中学<br><br>2025年5月30日<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