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向阳草木生,明媚阳光暖。在这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新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教研室的工作安排,于2025年5月29日上午在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举行了小学数学第四届高效课堂大比武活动。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李俊芳老师进行授课,她为大家展示的是四年级下册《轴对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轴对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知道了轴对称的特点。本课将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教材注意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这部分知识主要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要求学生掌握轴对称的特征和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步骤,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方面知识的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数学教学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进行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教学。因此,这节课许李老师从孩子们最熟悉的小树入手,找出其另一半,而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通过观察、操作(画一画)、交流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感知验证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画一画)、交流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感知验证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在建立概念之后,让孩子动眼、动脑、动手看一看、数一数、画一画自己独立完成寻找对称轴过程。再层层深入,逐步从数学走向生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轴对称图形,巩固概念,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判断各种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又把数学融入了生活,真正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学有价值的数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俊芳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层次清晰,环节紧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示汇报,质疑追问,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活动,是一节充满活动力的课,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进展的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展示环节,学生能做到大胆,大声、大方,语出惊人。在质疑追问中,生生互动中,师生互动中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关键点。即重视了知识线,也重视了思想方法线,还体现出情感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总之我们宁陵县第一实小学的“优、疑、思”教学模式,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让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思考现实生活,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现实生活,而支撑数学核心的是“四基”和“四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侧重对经验的感悟,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在真实、丰富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亲历、体验、探究,反思,合作、交流中运用数学关识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看!老师们正全神贯注的听孩子们汇报自己的发现,交流遇到的疑惑,总结他们的收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争取在课改的路上越走越远。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要继续努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