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定律-解释宇宙的终极演化规律(包括生命与非生命的规律) 熵:用以度量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可以理解

邹峰-健康食品生活服务提供商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熵增定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表述,指出在孤立系统中熵(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总是自发增加或保持不变,而不会减少‌。该定律揭示了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的演化方向——从有序走向无序,并解释了生命、组织乃至宇宙终将走向混乱或热寂的终极命运。‌‌</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熵增定律的科学定义与起源</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熵增定律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提出,其核心可概括为:</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孤立系统的熵永不减少‌:系统自发过程总是向熵增方向进行(如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且不可逆。‌‌‌‌</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熵的物理意义‌:熵是系统微观状态无序度的度量,高熵对应高混乱度(如分散的墨水),低熵对应有序性(如晶体结构)。‌‌</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熵增的普遍表现</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该定律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具有广泛体现:</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物理现象‌:热水冷却、墨水扩散、恒星燃料耗尽后坍缩。‌‌</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生命与组织‌:</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生命体需持续摄入能量(负熵)维持有序状态,衰老即熵增的体现。‌‌</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组织若无管理投入,会自然趋向官僚化和效率低下。‌‌</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宇宙演化‌:科学家推测宇宙最终可能因熵增至最大值而陷入热寂(所有能量均匀分布,无法做功)。‌‌</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对抗熵增的途径</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尽管熵增不可逆,但可通过开放系统和能量输入实现局部熵减:</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生命策略‌:新陈代谢、DNA修复等生物机制本质是负熵过程。‌‌</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人类活动‌:</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个人层面:学习、锻炼等自律行为。‌‌</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组织层面:创新、流程优化等管理措施。‌‌</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科技手段‌:如戴森球收集恒星能量延缓熵增。‌‌</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1998年亚马逊股东信里,贝佐斯说到:“我们要反抗熵增”(we want to fight entropy);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说过:“管理就是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对抗熵增”。</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熵增定律,这是一个让无数人顿悟的定律!</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我认为都要意识到“熵增”,学习“熵减”,并成为一个熵减高手。 这篇推文,会让你明白什么是熵增定律?以及如何运用熵增定律?</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什么是熵增定律?</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1854年,一位叫克劳修斯的德国人,他认为: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从有序走向无序。 这就是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中文字体“熵”,是物理学家胡刚复先生,为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做翻译时,灵机一动造出来的。 那么,熵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用听不懂的话说,熵是形容一个系统中无效的能量,用来度量系统的“内在混乱程度”的东西。 好比人的大脑,当事情堆积得比较繁多,就会陷入“混乱状态”,相对应,熵值就越大。(热量除以温度的商数,所以是火字旁的熵) 用听得懂的话表述,熵,就是混乱,就是无序。</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举个例子,假设你在打桌球: 通常在比赛一开始,每颗球都会以很整齐的方式摆放,这时候他们的熵最小。 但随着比赛开始,球很快就四散开来,球桌上的混乱程度增加了,这时候球桌上的熵就增加了。 如同这篇推文的配图所示,当图中整体英文单词“ENTROPY”完整的时候,我们非常容易理解所表达的意思。 而它被完全打乱的时候,就很难记住它,信息和信息之间的混乱程度就不可描述了。同时,你与别人解释的成本也就别的更大了。</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熵会自然随着时间增长,这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真谛。</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那么,熵增的核心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 一家公司,创业之初,流程简单,大家目标高度一致,效率很高。 但随着公司发展,人数越来越多,流程、规定越来越多,内部竞争加剧,资源内耗,效率越来越低,员工也会逐步走向惰怠贪婪、追求安逸、使命感和责任感丧失等。 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熵值”在不断地增加。 如果不及时调整,激发内部创新活力,优化流程,最后公司便会失去活力,趋于混乱或者无序的状态中。</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从核心定义上理解,熵增是基于两个潜质条件:封闭的系统+无外力做功,只有打破这两个条件,才能实现熵减。</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何为封闭的系统?</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不与外界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之为封闭式系统,即一个封闭的系统可能走向混乱、无目的、以及怠惰状态的趋势。 就好比一个房间,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面10天,餐饮食品全安排好,没收与外界所有的联系工具,那么这个人就会出现“熵增”的状态——房间变乱、垃圾增多、空气污浊。</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为什么会出现熵增?</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世间万物需要发展,发展就需要迭代,如果不保证有效的运行,它就会变得混乱。 正如,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提出: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如果要使热传递的方向调换顺序,必须利用能量,但能量在转移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损耗的情况,并不能100%的进行转化。 所以“永动机”是人类的幻想,世界上的熵还在不断增加。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地球上我们交通有序,人类发明了汽车、火车,但同时又排放了很多“尾气”,污染了地球环境。从宏观角度看,熵值还是在不断增加; 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人多了做事更快,更有质量,形成组织力的核心是为了利润的增长的确定性,但是组织中也会出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二、熵增定律为什么让很多人一下子顿悟?</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熵增定律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定律。 “熵”每天其实都在增加,事物总是从有序到无序,从无序到有序进行发展的。</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我们每天什么都不做,明天也会呈现为熵增的状态。 甚至不会保持原样,比如你要吃饭,家里要制造垃圾,每天使用洗漱用品一样。 从公司、组织层面来说,如果没有合理的文化制度引导,会在混乱无序中迷失方向: 它左右着国家和企业的发展规律,让组织变得臃肿,缺乏效率和创新; 它左右着个人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安于懒散、难以坚持、难以自律…… 它不仅预示了宇宙终将归于热寂,生命终将消失。 但熵增定律也让很多人一下子顿悟,因为它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终极规律! 事物向着熵增的方向发展,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适,比如懒散。 但只要能主动对抗熵增,组织就能获得进一步发展,个人就能不断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说: “因为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规律,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如果你要变得自律,你就得逆着熵增做功,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可以散漫也可以自律。 生命本身就是自律的过程,即熵减的过程。</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真正的高手,都有“对抗熵增的底层思维”。 人生就是一场对抗“熵增”的旅程,熵减了会形成复利,生活将变得有序;熵增了,或许这辈子便“碌碌无为”了。</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三、如何对抗熵增?</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熵增让人沮丧,宇宙终将归于热寂,生命终将消失。 这还有办法可解吗? 从定义来说,熵增的条件有两个:封闭系统+无外力做功。</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只要打破以上两个条件,我们就有可能实现熵减。 所以,避免熵增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和外界不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流动的开放系统。</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这里提供两种思考方向:</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A、这个系统必须不断地远离平衡。不能静止、不能沉寂,提高生命活力;</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B、这个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基于这两种思考方向,在微观层面,企业和个人应该如何对抗熵增呢?</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1、企业如何对抗熵增?</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1)提高生命活力</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许多公司在创业初期非常努力,每天花大量精力进行各种战略和组织的进化。 但随着企业做大和成熟,员工就会慢慢懈怠,组织变得臃肿,制度会腐旧脱节。 所以,管理者要努力保证企业的活力。比如采取扁平化的结构,让团队各自为战,回归创业初期时的热情。 舒适圈是熵增定律的第一张王牌,任何时候你都不能松懈。 一旦你减少了能量的投入,企业的熵增就会立马回来。 华为有一个心声社区,号称华为的罗马广场,每个员工都可以在上面匿名表达对公司的看法,也会通过民主生活会、自律宣誓等方式展开组织的自我批评。 就像定期做内部“熵”的大扫除一样,解决当下一部分突出问题,保持本身的活力。</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2)耗散结构(开放系统)</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耗散结构就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耗散过程中产生熵减。让系统从无序转向有序。 生命体就是一个耗散结构,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活动,如新陈代谢,增加负熵,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上,生命就延续了下去。 企业也是同理,要想持续生存就要逆向做功,不断熵减,让组织保持活力,才能延续生命。 比如腐败的制度、无产出的员工、落后的信息等等; 然后吸收新鲜血液,比如先进的理念、新的人才、前沿信息等等。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打开封闭的系统,开放外界,吸收先进的管理、流程、文化等,再通过一系列做功的动作,耗散掉多余的能量,不断优化流程,内部流动人才等,耗散掉多余的能量,从组织中清理出去。 这样系统才会远离平衡,维持在低熵状态,持续生存下去。 华为推行的管理结构就是一个耗散结构,他们依据自身企业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企业自身的熵减模型。 除此以外,中国各地推行“裁员增效”,提出“竞争上岗机制”,这种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一种非平衡态。 员工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或使自己级别职称得到提升,会更加积极地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绩,最终会使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得到提高。</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2、个人如何对抗熵增?</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睡懒觉容易,早起很难;吃美食长胖容易,减肥很难;沉迷于奶头乐容易容易,自律很难! 一个原地踏步的人,熵在不断增加,一定很容易被社会淘汰的。</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熵增定律也同样适用于个人的发展,比如工作、生活、学习、心情、成长、人际关系等等都与此相关。</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就拿生活来说,每天会有各种各样的琐事涌来,如果任由其发展,那生活会变得越来越混乱。 这种状态就是生活陷入了极度的熵增状态,被无数混乱的事情牵着走,丧失了对生活的掌控权。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难过、烦躁、焦虑,其实是因为情绪太过混乱,很多感情交织在一起,让你无从下手。 如果我们不主动投入能量做熵减,生活就会脱离我们的掌控。 那要怎么办呢?</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1)主动做功施加外力,做熵减</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每天的事情很多,如何保持清晰的思绪? 有个办法是——清空干扰+主动跟踪+整理信息。 把当下所有情绪和事件都清空,把它们都记在一个备忘录里,我们可以叫它追踪系统,脑子里永远都只装3件事。 比如,你今天的3件事是写文章、看书、做一个活动方案,今天核心就把这三个事情做好。 其他的比如取快递、回消息等各种事情,还有突然想起的事、突发的事,先全部放到追踪系统里。 等那三件核心事情做好,或者间隙,就可以做跟踪系统里面的事情,逐一记录,已完成事项。 那突然某件事情特别棘手,怎么办?整理信息,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第一性原理,就是降低信息的混乱度。 对于不清晰的点,不断对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反复改,最终将信息梳理清晰,得到一个完整的知识点的脉络。 这就是主动做功的三个手段——清空干扰+主动跟踪+整理信息。</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2)保持开放系统,不断获取新知识、新社交、新情绪</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前面提到,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前提。 我们要对抗熵增,就要一直保持与外界交流的状态,把过去的熵埋葬,然后拥抱新的明天。 什么是过去的熵? 比如,打翻的牛奶、腐旧的认知、回不去的人、以及各种沉没的成本。 什么是拥抱新的明天? 去新的环境,比如,多出门旅行; 多获取新的认知,比如,读书、上课、尝试新的领域; 多去结交新的人,扩展有效社交,提升社交的质量。</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3)远离舒适圈,脱离平衡态</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舒适圈,容易让人沉沦,给人带来安逸和停滞,极易让人陷入平衡态。 哪怕尝试了一件新的事情,认识了一个新的人,你也会很快熟悉,并待在这种状态之下。 如果你发现你的生活很久没有波澜了,想必你已经掉进平衡态了。 而要走出去,就得从舒适区走到学习区甚至于“恐惧区”。你要不断超越自己,比昨天的目标更高,才会有新的“成果”出现。其实80%的事情都不困难,难的只不过是战胜内心的“自己”。</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4)智能化,利用好AI发展的红利</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最简单的方式不是学习同行,也不是和优秀的人学习,而是要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学习的方法论。 智能化的本质,是通过代码的方式,将知识输入到数据库中,然后基于人行为进行解析,做合理的需求匹配,满足人的日常。 Chat-Gpt很火,带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信息处理。 人的大脑无法存储很多东西,大部分人对“认知”的建模能力也不足,假如能借助AI,找到有序的信息,然后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模型、方法论,如此就省去了很多力气,更有效地认识更大的世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最后,总结一下: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法则就是要打破熵增。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可以散漫,也可以自律。 但真正的高手,都有对抗“熵增的底层思维”。</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学会跟自己较真,人生就是一场对抗“熵增”的旅程,熵减了形成复利,生活将变得有序;</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熵增定律及应用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薛定谔 熵增定律---解释宇宙的终极演化规律(包括生命与非生命的规律) 熵:用以度量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可以理解…</i></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