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坏小孩

陆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得有位教育专家曾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要不触及道德底线,无论他怎么调皮都是正常的。”越调皮的孩子,长大后往往过得更好,也更自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一节后老家双沟镇上的老楼房维修加固,时间允许闲着没事我街上转转,在小南门处一位中年男子迎面匆忙而过,突然间觉得这张面孔很熟悉,额头太有特点了,国徽,对就是他,大名杨明喜(也叫二鸡子)。国徽,还是邻居小伙伴们起的,由于调皮得很,有一次拿着弹弓打鸟,结果不小心打破了人家的窗户玻璃。落慌而逃摔倒额头留下圆形伤疤。当年外号男女小伙伴们都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的是根据体貌起的,有的根据性格特点起的,有的则是因事应景起的,等等不一。但都很形象也有趣味,尽管如今看来有些不文明伤自尊,但今天巧遇我还是开玩笑或自嘲地叫着那些儿时玩伴的外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次遇见国徽,仿佛变了个人,聊天中感觉到国徽朴实、憨厚,不与人争,不与世事相争,活在自由里,活在自已的世界中。国微说他从不违法乱纪,总是用自已辛勤的汗水来换取家人幸福,总是这样默默地奉献社会!人的一生中,也许会遇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国徽就是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有机会,顺道把老家正北街和正南街溜达一圈,儿时就读的联社小学已经破败不堪,老街老户很少有人居住。听人说外地商家来老街小巷实地考察多次,规划打造特色池阳小镇,不知道为啥又没有下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经的家乡如世外桃源,唐河白河镇旁流过,蓝天白云,绿树成荫、到处是我们玩耍的乐园。我们邻里这拨男孩子多,年龄相差不大,天天混在一起,上蹿下跳,家长们很是头痛。摘西瓜、偷桃子、掏鸟窝、抓鱼虾、逮知了,季节有啥我们闹腾啥。经常惹来父母们的一通臭骂和毒打,每次打完还犯,犯了再打,如此反复,我们茁壮成长,都练就了一副好身板,个个猴精猴精。弟弟练就了防挨打招数,每当妈大声嚷嚷要打时,他就假装不停的咳嗽。估计那时的父母打孩子应该挺快乐,饭后板凳一坐他们会经常聚在一起交流打的方法和经验,怎么做到疼而不伤,阵势很大下手不重。并且对我们毫不避讳,就像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狗皮又痒了吧?你们这些货真是三天不挨打,就要上房揭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儿时没风扇,没空调,人们怎样过三伏天?尽管当时物质条件有限,但大自然却赐予了我们无数免费的“凉棚”。房前大树下,是我们交流的重要根据地,河沟堰塘,聪明的孩子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消夏方式,那就是户外野游。双沟水系特别丰富,每到夏天,一群光屁股的男孩子,在水中嬉戏,防暑。那时候家长怕孩子出危险不让下河游泳想尽了办法,但是又不能时刻看着,就跟我们说河里堰塘有水鬼,专找小孩子做替身,叫我们千万别下河游泳我们不信,因为邻居的哥哥们经常去河里玩不都照样活蹦乱跳的么,盛夏,酷热难耐,我们终究没经住诱惑,悄悄和大哥哥们一起溜去了河边,家长们看吓唬不起作用,又拿出绝招。每天孩子身上盖章,最经典的就是,孩子回家后,大人就用手指甲往胳膊上一划,出现一道白印记,就是去游泳了,立马就是一顿胖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候几个小伙伴经常串通一气,狼狈为奸的一起去干坏事,完事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挨各的打。记得有年春节刚过完,我们都剩余少量鞭炮,邻居老没脸(大名尹杰)他上面几个姐姐就他一根苗,心眼特多每次犯错挨打爸爸边打边说:儿子种也要打。他特烦家来亲戚,那天发现亲戚在露天厕所蹲坑,那时候都是旱厕所。人在里面,隔着半人多高的简易墙,化粪池一个大缸在外面。老没脸他把鞭炮插在大粪中把在里面蹲坑的亲戚炸了一身,那画面没法想象。几位参与者都发毒誓,谁说出来不得好死。此事在我们一条街上笑传了好久。后来他无意间说漏嘴被家长补揍了一顿。现在想想不得不佩服我们那时内心强大,绝对不会想不开,也绝对不会记恨爸妈,照样该吃吃,该喝喝,还是爸妈最亲。打着打着,我们就懂事了,打着打着我们就长大了,打着打着爸妈也就不再打我们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回忆孩童时代,永远是充满了调皮、充满了新鲜感和难忘的记忆。没有拔过气门芯的童年应该是不完美的童年了。那时候自行车还是稀罕物,有时放学路上看见路边停着一辆自行车,就和小伙伴一起偷偷拔掉气门芯,再飞快地躲到角落里看车主气急败坏的样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不能不感叹那时候的我们的动手能力。小时候看到沙堆就想制造陷阱,挖个坑,铺上几根树枝,树枝上再铺几张纸,纸上再撒点沙子,一个看似实在,实际却是镂空的陷阱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引诱人前来路过,掉进陷阱的那一刹那,仿佛自己赢了全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我们都太能闹事了,虽然调皮,但时常带来惊喜。有时候这种好奇心和活力也会让我们闹出一些小插曲,让老师和家人头疼不已。儿时的调皮又犹如小魔术师,总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一个简单的气球,一块泥巴,我们都能玩得不亦乐乎。我们让儿时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了欢笑与惊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回忆在今天看来虽然有些尴尬和可笑,但也成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变化,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家人的陪伴和关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没有被爸妈撵着打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祝大朋友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特别鸣谢襄阳樊城区政协著名人物肖像画家黄大军,张张插画非常传神,栩栩如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