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7063167</p><p class="ql-block">文字原创:别克疆</p><p class="ql-block">图 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音 乐: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电视剧里的一个喝稀粥镜头,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1990年,那段去保定接飞行学员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那是1990年的5月,长春的夏常服刚刚换上,空气中还带着几分凉意。然而,当我们的脚步踏上保定的土地时,一股炽热的风迎面扑来,仿佛要将身上的军装融化。由学院L副参谋长带队,我们一行人——保卫科副科长、理论训练处副处长、学员大队长、学员大队航医以及作为学员队指导员的我,怀揣着使命,从长春出发,经北京转车,一路奔波至保定空军二预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初到保定,热浪滚滚,若非L副参谋长的严格要求,我们早已脱下外套和大檐帽,只为让身体透一口气。然而,迎接我们的二预校干部并未给我们太多调整的时间,直接将我们引上一辆面包车,直奔部队营区。本以为可以先到招待所洗漱一番,却被告知:“学员开饭的时间到了,安排你们到三队学员食堂就餐。”于是,我们风尘仆仆的身影,就这样被“请进”了学员食堂。</p> <p class="ql-block"> 走进餐厅,饥渴难耐的我们,目光瞬间被桌上的一盆半凝固的琥珀色液体吸引。那液体泛着幽幽的光,细碎的金芒在灯光下闪烁,仿佛蕴藏着无尽的甜蜜。有人小声欢呼:“麦乳精!”我们像沙漠中的旅人扑向绿洲,每人分得小半碗,捧起粗瓷碗时,指尖甚至微微发抖。无需犹豫,也无需思考,那甜香在舌尖绽开的瞬间,犹如春水漫过龟裂的河床,滋润了我们疲惫的身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还有吗?”饥渴的我们拿起空盆,向司务长询问。司务长热情地跑过来,一路小跑着离开,不一会儿,三节头皮鞋踩着水泥地咚咚作响,他端着一个冒热气的铝盆回来了。“管够管够!”他满脸通红,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消失在衣领之中。然而,当雾气散开,我们看到的却是黄澄澄的苞米面糊糊,几缕未化开的面疙瘩漂浮其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个面面相觑,心中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个问题:“麦乳精呢?”L副参谋长早已看穿了我们的心思,他挤了挤眼睛,用指节轻轻敲击着粗瓷碗,发出叮当的声响:“你们不知道吗,苞米糊糊专治香港脚。”这一句话,瞬间点燃了整个餐厅的气氛。笑声如潮水般涌起,震得顶棚仿佛都要落下灰尘,连窗外的白杨树也跟着簌簌颤动。我们笑出了泪,不知是被面糊的热气熏的,还是因为突然读懂了这特有的幽默——就像这碗看似寡淡的糊糊,滚烫地熨过喉管,竟真把干渴和疲惫都冲淡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今,每当端起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回那段岁月。鼻尖仿佛还能嗅到苞米面的清香,耳边似乎还能听见粗瓷碗被叩击的清响。那些被岁月风干的青春,原来自始至终都泡在一碗滚烫的期许里,温暖着我们前行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