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第一缕阳光轻吻古城,我们踏上了西安城墙。青砖如史册,每一块都藏着往昔的烽火与笙歌;城堞似琴键,风过时似在弹奏千年乐章。我们于这方天地,聆听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动人旋律。</p> <p class="ql-block"> 踏足西安城墙,青砖古朴,似在低吟千年故事。拾级而上,足底触着青砖镌刻的印记,历史便从脚底升腾而起。城垛间,旌旗猎猎如招魂幡,仿佛仍飘动着昔日的号令与烽火。远眺处,箭楼沉默的剪影,在暮色里凝成永恒轮廓;城楼巍峨,见证朝代兴衰,漫步城上,与历史撞个满怀,让人沉醉在这穿越时空的厚重与沧桑里。</p><p class="ql-block"> 城墙如立体的年轮,一砖一石都叠加着秦的雄魄、汉的英风、唐的壮阔。指尖抚过砖缝,仿佛与历史之手相接:每一道缝隙中,分明都填满了古城的魂魄与深沉的呼吸。城墙何尝只是墙,它分明是大地捧出的史册,千年兴亡被时间之手装订成厚卷,供后来者抚摸阅读。人不过是其中微尘一粒,却偏生有幸,能在此刻与永恒并肩而立。</p> <p class="ql-block"> 踏入西安城墙长乐阁,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阁内古朴陈设,似在诉说旧日长安的繁华。长城,这一抵御外敌的防线,曾守护着中原文明。欣赏着展品,仿佛能听见金戈铁马之声。遥想当年,戍卒于此坚守,护家国安宁。如今,繁华虽逝,但长乐阁依然静立,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历史如长河奔腾,而这长乐阁便是那河中的礁石,承载着记忆,让后人得以触摸到千年前的大唐风华。</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我们迈入了以“装备制造”“光电信息”为名的理工强校—西安工业大学。在古城西安的厚重土壤中,西安工业大学如一棵挺拔的梧桐,扎根军工精神,枝叶间流淌着六十余载的岁月长河。从“兵工七子”的荣光到如今的“双一流”建设,这里既有老一辈科研人“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热血,也有新生代学子“敢想敢为、科技报国”的锋芒。</p> <p class="ql-block"> 步入航空文化广场,西工大系统展出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机型。 17架实体飞行器呈编队布局。各类飞机模型与实物令人目不暇接。从传统战斗机到先进的无人机,从民用客机到特种用途飞机,全方位展示了航空领域的多元成果。</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参观了西北工业大学校史馆,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着这所学校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校史馆中,陈列着西北工业大学从建校初期的艰辛起步,到如今成为国内顶尖理工强校的珍贵史料。早期的黑白照片里,简陋的教学楼、朴素的师生,却有着对知识的炽热渴望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学校几经迁徙,但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p><p class="ql-block">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们了解到学校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众多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国防事业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些先进的飞行器模型、科研仪器,仿佛在向我展示着西工大人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将中国科技推向了世界前沿。</p> <p class="ql-block"> 最后西工大的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登月的介绍及原理,并组织同学们自主拼接人造卫星,让同学们通过diy过程了解卫星的大致结构及运行原理。</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学之旅让我们跨越时空,领略了西安城墙与西安工业大学的独特魅力。这次研学,是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是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它激励着我们传承历史、开拓创新,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毅前行。</p> <p class="ql-block">撰写人:陈靖铃 华恩 梁倩愉 欧阳岚 欧阳嘉怡</p><p class="ql-block">编辑:冯乐施</p><p class="ql-block">审核:李兆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