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2日,是选修课日子,很幸运下了小雨,正好做阴雨天气下的不同下垫面气温测定以及渗水情况试验。</p> <p class="ql-block">首先是王子瑄同学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讲解,从实验器材到实验步骤以及预期成果进行说明,同时对设计的记录表格进行展示,供大家参考。</p> <p class="ql-block">这次实验的目的是探寻小范围内不同材质的地面同一时间对气温的影响,以及不同材质地面渗水情况的差异。</p> <p class="ql-block">实验器材有计时器、温度计、塑料小量杯等分别从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借来的,计时器就用同学手中的手机就可以,既可以计时,还可以测量长、宽、面积等,还可以测量高度,功能非常强大。</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进行实验。</p> <p class="ql-block">这是透水砖地面处,距地面1米高度处气温的测定。</p> <p class="ql-block">这是塑胶跑道距离地面1米处气温的测定。</p> <p class="ql-block">这是不透水地砖处距离地面1米处气温的测定。</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绿地距离地面1米处气温的测量。</p> <p class="ql-block">这是柏油马路距离地面1米处气温的测定。</p> <p class="ql-block">通过测量,发现四种不同下垫面处同高度测出的气温差别不大,这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不同,书本上说“不同下垫面因比热容不同,同高度处气温不同”。今天之所以测出气温大致相同,引起同学思考,讨论后认为是天气导致的,阴雨天气因云层较厚,太阳辐射较弱,加之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就更加少了,因此下垫面比热容不同对气温影响就大幅度减弱,各处测出的气温相差不大,实验说明书本上的结论基于的是晴天条件。</p> <p class="ql-block">气温测量、记录以及分析过后,就是不用材质地面渗水率的测量和观察。</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学们在绿地地面进行定量水,在大致相同面积,下渗时间的测量和观察。</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学在塑胶跑道上用相同体积的水,在大致相同面积上进行渗水时间的测量和观察。</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学在透水砖上,用相同体积的水在大致相同的面积上进行渗水时间的测量和观察。</p> <p class="ql-block">这是两组同学在地砖处用相同体积在大致相同的面积上做渗水时间的测量和观察。</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柏油路在露天,下起小雨之后就无法测量渗水快慢了。</p> <p class="ql-block">通过对比,发现透水砖的渗水效果最好。</p> <p class="ql-block">在这次测量中,我们发现有几个地方值得格外关注,第一,测量不同材质地面上空气温,应该选择在晴天;第二,在1米的高度测量气温,高度偏高,应该再降低一些;第三,测量不同材质地面渗水情况,难以测量渗水率,测量渗水快慢相对容易;第四,测量渗水情况时,不同材质地面坡度应该大致相同,避免坡度不同,水流面积不同;第五,倒水的量多少最合适,是50毫升还是100毫升,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第六,倒水的地面应该相对完整,中间不能有缝隙,否则影响测量准确度;第七,在不同材质地面上倒水的同学最好是同一个人,烧杯距离地面高度大致相同,倒水的速度大致相同,单位时间出水量大致相同,而这些仅凭手工操作难以做到统一,因此使得实验数据有较大误差。</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潇添同学在认真记录。</p> <p class="ql-block">这次实验促使我们对地理问题进行限定条件的深入分析,这就是最大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