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领略自然之美,探寻教学的新路径。正如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学之路,亦是不断实践与探索之路。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广昌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于2025年3月至2025年5月以第五单元为例开展了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活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集体备课、课堂展示、课后研讨。</p> 集体备课:紧扣要素,锚定教学方向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教研组长组织成员对第五单元进行了单元电子集体备课,以夯实电子备课资源暨实践性作业资源的应用效果。2025年3月21日 参与本次教研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的核心,只有精准把握,才能让教学有的放矢。</p> <p class="ql-block"> 在解读 “按一定顺序写景物” 时,老师们深入剖析两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海上日出》以时间推移为序,生动展现日出过程;《记金华的双龙洞》则按游览顺序,清晰呈现游览路线。</p><p class="ql-block"> 大家提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绘制 “顺序地图”,直观感受写作顺序的妙处。针对 “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 这一要素,老师们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作者的游览踪迹,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通过圈画关键词句,掌握运用过渡句串联游览过程的技巧。</p> <p class="ql-block"> 在探讨教学目标时,将语文要素与情感、能力目标紧密结合。除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更要通过反复研读文本,让学生熟练掌握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迁移运用,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同时,老师们还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热烈讨论,认为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写作顺序的作用,以及在习作中灵活运用,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为突破重难点,老师们分享了丰富的教学设想。例如,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梳理《海上日出》的时间变化,制作游览路线图呈现《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游览轨迹;设计 “顺序小侦探”“过渡句寻宝” 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语文要素的理解。</p> 课堂展示:聚焦要素,深耕课堂实践 <p class="ql-block"> 经过充分的课前研讨,胡梦霞和崔玲两位老师分别带来了《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公开课展示,将语文要素的落实贯穿课堂始终。</p> 课后研讨:复盘要素,优化教学策略 <p class="ql-block"> 公开课结束后,老师们再次聚在一起,围绕语文要素的落实情况展开深入研讨。两位授课老师率先进行反思,结合课堂实际,分析语文要素达成效果。胡老师提到,学生在梳理时间顺序时表现良好,但在仿写环节,部分学生对时间过渡不够自然,今后需加强细节指导;崔老师则认为,学生对游览顺序的把握较为清晰,但在运用过渡句进行表达时,还需更多练习。</p> <p class="ql-block"> 随后,各楼层为单位小组,用钻石评课法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议课。 大家肯定了两位老师紧扣语文要素设计教学环节的做法,如通过可视化工具梳理写作顺序、设计实践活动促进要素迁移等。同时,大家也提出了改进建议,例如在教学中增加对比阅读,选取打乱顺序的文段与原文对比,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写作顺序的重要性;在习作指导时,构建 “构思 - 起草 - 修改 - 评价” 的完整训练体系,强化语文要素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英副校长提出,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的 “魂”,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以更系统的视角设计教学活动,将语文要素的落实贯穿预习、课堂、作业、评价等各个环节。鼓励老师们继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语文要素真正在课堂中落地生根,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教育如诗,需以匠心为笔,以实践为墨,方能绘就桃李芬芳的画卷。此次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恰似一场与自然、与文字的诗意邂逅,让教师在探索中汲取智慧,让学生在感悟中绽放成长。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征程中,广昌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将继续以语文要素为舟,以创新实践为帆,在知识的长河中破浪前行,让每一堂课都成为点亮思维的星火,让每一次探索都化作培育素养的沃土,书写属于教育者的灿烂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