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wyz </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36983538</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5月2日,我与友人相约于东百三楼“闽南临家宴”餐厅小聚,餐厅露台之上,俯瞰三坊七巷全貌,那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尽收眼底。三坊七巷,福州的历史文化瑰宝,有言道:“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这里是每位游客不可错过的打卡圣地。踏入这片古韵悠长的街区,仿若翻开一部厚重的线装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历史的记忆与人文的光辉。坊巷纵横交错,石板铺路,白墙瓦屋,布局严谨,匠艺奇巧。漫步其间,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的时光脉络,感受到历史的醇厚韵味与文化的深沉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东百三楼拍摄完三坊七巷的全景后,缓缓步出商场,踏入了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南后街。街口那座巍峨挺立的牌坊,宛如一位庄重的守护者,成为这条古街的标志性象征。古朴典雅的门楼牌坊,白底鎏金的石刻题字与精美的雕花墙裙相得益彰,引得无数游人驻足凝视。牌坊正上方,“南后街”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而两侧高低错落的石柱上,镌刻着两副意境深远的楹联:“仁里拂春风,且看锦肆绵延,琼楼轮奂;广衢萦古韵,共赏书香浓郁,雅乐悠扬。”牌坊外侧的一副对联,引用了清末举人王国瑞的诗句:“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这副对联不仅凸显了南后街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更让人对这条古街油然而生敬意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的历史可追溯至晋代,历经唐五代的完善,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其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仍基本完好,被誉为“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在这片土地上,“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与“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交相辉映。它们宛如一座巨大的历史博物馆,每一条坊巷、每一座古宅都承载着无数动人的故事与传说,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塔巷,隐于三坊七巷郎官巷之南,西挽南后街,东牵南街。古时称修文巷,五代之际,闽王部属于此立育王塔,石塔巍然,巷因塔名,遂称塔巷。岁月悠悠,石塔虽没于尘烟,然塔巷之名历经千年风雨,熠熠生辉,成为三坊七巷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 踏入古朴的牌坊,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郎官巷静谧地铺展在眼前,仿佛耳畔还能捕捉到昔日的琅琅读书声。步入塔巷,映入眼帘的是巷口牌坊上的楹联:“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这短短数语,记录了一段辉煌的科举佳话——陈氏兄弟六人,三中进士、三成举人,堪称才俊辈出。更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海滨四先生”之首的陈襄,曾在此地讲学,将理学思想播撒于三坊七巷之间,影响深远。牌坊之上,一座玲珑的小石塔静静伫立,这是对育王塔的纪念。虽形制小巧,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仿佛在向每一位过客低语,诉说着塔巷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塔巷37号集萃苑,手工彩绘玻璃的展出令人叹为观止。步入古厝,仿若踏入一个流光溢彩的梦境。首进之处,两侧玻璃上,《千里江山图》栩栩如生,六联屏“玉兰锦鹊”映入眼帘。桌面摆件、台灯、挂画等各类彩绘玻璃作品,琳琅满目,无一不散发着浓厚的中华文化韵味。这些玻璃作品色彩斑斓,因每一笔皆为手绘,更显生动独特。如此精湛的工艺,是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诠释,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到访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恰似“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些玻璃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沿着幽深的巷道缓缓前行,不久便抵达二梅书屋南门,如今这里已成为福建民俗博物馆,宛如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向世人展示“闽都文化”的精髓。漫步其中,古建筑的典雅韵味与福建民俗的深厚底蕴交相辉映,让人在品味历史文化醇香的同时,更深刻地领略福建民俗的独特魅力。时光仿佛倒流,将我们带入福建那悠远而迷人的往昔岁月。</p> <p class="ql-block"> 塔巷东端南侧,清代浙江巡抚王有龄的故居静默伫立,主体建筑依旧散发着明清时期的古韵风华。如今,这颗历史遗珠以古厝民宿之姿重焕新生,化身为名为“美喜悦舍”的高端酒店,为往来的旅人提供了一处别具一格的栖息之地。踏入其间,环境清幽雅致,古风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流连忘返。美喜悦舍不仅完好保存了传统建筑的风貌,更将现代舒适与古典美学巧妙融合,成为塔巷中一道令人赞叹的独特风景线。“月映古厝影,风传旧时声。清韵留遗梦,今朝焕新生。”</p> <p class="ql-block"> 福州的电灯历史,与塔巷紧密相连。1910年,刘氏兄弟于塔巷10号创立“福州电气公司”。两年之后,公司开始发电,灯泡首次点亮的瞬间,震撼了整个福州城。刘家兄弟因此声名鹊起,被尊称为“电光刘”。岁月流转,如今大门紧闭,昔日辉煌之地仍在等待新的机遇。招商信息昭示着这片土地未来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前,不久便到了永和鱼丸店。这是一家拥有中华老字号美誉的店铺,其建筑为两层小楼,一楼用于营业,二楼则是永和鱼丸历史博物馆。博物馆详细介绍了永和鱼丸的制作工艺、选材标准、加工工具以及饭店的发展历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永和鱼丸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让人不禁对这道传统美食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 塔巷中,别具特色的店铺星罗棋布,为这条古巷注入了蓬勃的生机。行止由心咖啡店飘散出的香气,令人沉醉;本味老福州茶饼文化体验馆则让人品味到地道的福州茶点,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MUA美式汉堡带来异域风味,而“遇见三月”则专注于手工定制旗袍,展现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此外,铜锣湾餐厅专做粤菜,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美食选择。古巷之中,诗意盎然,恰似“古道西风,店铺林立,香气四溢,美食如诗”。</p> <p class="ql-block"> 走进每一个院子,仿佛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每一页都书写着不一样的塔巷故事。三坊七巷之美,美在其承载的福州传统文化,而塔巷,则是将这份传统之美融入现代艺术的典范。在这里,历史的痕迹与现代的创意相互交织,传统的韵味与创新的火花彼此碰撞,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风采。塔巷不仅是一条古巷,更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一段不断延续的文化传奇。正如诗云:“古巷悠悠岁月长,新风旧韵共流芳。塔边故事千年续,文化传奇万世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