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变天地宽

北国之春毛喜良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洛阳动能魔王邓亚萍运动中心游泳时,偶遇了一位中国一拖的退休职工,他今年57岁,因为从事有害工种,按国家规定55岁就退休啦。因为爱好和兴趣,现在他每天来这里打羽毛球。</p> <p class="ql-block">  我随口说道:“你这么年轻就过上了安逸的退休生活,真让人羡慕,你现在身体这么健康,难道没有想到利用专长发挥余热吗?”他笑了笑说:“人生的钱是赚不完的,我们工人退休金虽然不多,但像我们这个年纪,吃喝用不了多少钱,够用就行,钱再多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关键是要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就像你喜欢游泳,我喜欢打羽毛球一样,这样自己快乐,身体也健康。”我很佩服这个年轻退休工人睿智现代理性的观念!</p> <p class="ql-block">  他的一番话让我想起了在抖音上看到的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个记者在山东的工地采访了一位70岁的钢筋工大爷。大爷每月工资4000元,记者问他是不是为了给自己赚养老钱。大爷说不是,他觉得干钢筋工不累。</p> <p class="ql-block">  大爷说:“我不缺吃穿,去年儿子买车我用打工的钱资助他5万元,明年孙子媳妇也要买车,我准备给她2万元。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打算干到75岁,尽可能多资助孩子们一些”。听了他的一番话,我很无语,心想,若大爷经济宽裕,资助晚辈也是正常现象,但70岁了还干重体力活,确实有点难为自己。可能世界上只有中国父母才会有这样思维。</p> <p class="ql-block">  这两位老人的思路截然不同,却都让人深思。一位选择享受当下,把时间花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另一位则心系子女,用劳动为家人提供支持。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固有的观念束缚,认为退休后就该安分守己,或者年纪大了就只能在家带孙子孙女。然而,这些老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思路一变,生活就能焕然一新。无论是选择追求个人爱好,还是继续为家庭付出,只要内心感到满足,那就是最好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种“思路一变”的智慧不仅适用于退休生活,也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年轻时,我们可能会为了追求事业而忽略健康;中年时,又可能因为家庭责任而放弃梦想。但如果我们能适时调整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需求与目标,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有更多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就像那位打羽毛球的退休职工所说,人生的钱是赚不完的,但快乐和健康却是无价的。而那位钢筋工大爷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另一种幸福——为家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思路一变天地宽”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不要被年龄、身份或外界的期待所限制,勇敢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只要思路一变,生活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虽然说我很敬佩这位山东大爷的奉献精神,但也感觉这是中国式父母的老思想:为了孩子失去自我!孩子就是一切。这是很多中国式父母的心声,也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沉浸在子女的世界里,父母忽视了自己的生活。父母的期望如影随形,子女的成长却成了负担。中国式父母的传统思想,源自他们深沉却又无法言说的牺牲,而这种牺牲让父母既困于爱中,又迷失自我。</p> <p class="ql-block">  中国式父母的老思想,并非来自于他们对子女的深情,而是来源于他们不知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子女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在时间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论贫富,我们只有一次生命的机会。当你忙碌了大半生,看着自己那双粗糙的手,头上逐渐增多的白发,以及满身的病痛,是否会感到遗憾,后悔没有好好照顾自己?</p> <p class="ql-block">  不要把一生的幸福与孩子的成就或情绪联系在一起。享受生活吧,无论是吃、喝还是休息,都该顺其自然。实际上,许多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多给他们一些爱。</p> <p class="ql-block">  腾出一些时间,去欣赏这广阔的世界;腾出一些空闲,去品尝这世间的美食。毕竟,人生的最后阶段,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父母们,请对自己好一点,为自己留一条退路,确保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这不仅是为了你们自己,也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无论父母还是子女,独立、坚强和幸福,才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底气。愿所有的子女都有未来、有孝心,愿所有的父母都有福气、有所依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