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成长】爱上这里人才喜欢这座城

曹金元一观海听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号:13238200</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昵称:曹金元/观海听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片:手机自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一部电视剧里,一对热恋中小青年有句经典对话台词:爱上一个人,喜欢一座城。而中年大叔的我,远离故乡,漂泊津门,渐渐喜欢上这座城市的理由很朴素也很现实:当我走投无路时,是它的开放包容,接纳我这个农民工的所有;当我何去何从之际,美好遇见了严师,将我领进焊艺之门;当我单打独斗不知所措,邂逅了一群吃苦耐劳工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苦,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这座城市里哭过笑过,爱恨交加过,几乎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它。虽然不曾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但我无怨无悔倍感欣慰。感恩衣食父母的它助力我养家糊口,致谢它成就了孩子们立业成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北天津,一南一北,几千里之遥。一个大别山深处农民的儿子,能同天津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接上轨,结下终身不解之缘,还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5年初春,退伍回乡一直在村里当会计的我,面对“山路十八弯,瘦山薄田全靠天"吃饭的家乡,思想彻底动摇了。既然自己无能为力改变家乡面貌,那么首先就解决小家庭现状。告别妻儿老小,步入打工潮队伍,裹着大山森林的风,带着满身泥土的质朴,独自一人来到天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津的滨海90年代,正如火如荼打造经济开发区,大型外资、合资企业纷纷入驻落户,大量招兵买马,本想进厂打螺丝的我,一听说一年到头只有十天假期,就望而却步。为了常回家看看的相对宽松和自由,我决意选择去工地搬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连续五天,跑了上十个建筑工地,都没人收留我。兜里仅剩十元钱,有些心慌意乱,漫无边际地走进了钢结构建厂房的工地。也该是天不绝我,负责承包组装焊接工字钢工程的刘师傅接待了我,并当天成为他手下的一名小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5元日工价,工作12小时,包工作餐,住宿石膏板工棚,一天劳动任务扛乙烷罐、氧气瓶、搬铁件,焊工叫干啥就干啥。一个礼拜后,晚收工我花去一天工钱,买了一条烟,两瓶酒,来到刘师傅家。很直白地同刘师傅表达了自己想多挣点钱,想拜师学手艺的愿望。意想不到刘师傅立马爽快地答应了我要求,紧接着领我进了卧室,一边为我挑选旧工作服,一边对我说:电焊是高危作业工种,很累的要有足够思想准备。在学徒期间,得干两份活,开一份工资,可不能有情绪在里头。我连忙点头说是,就这样刘师傅成了我电焊师傅。也就是这次拜访,才知道刘师傅先前是塘沽新河船厂职工,90年代初,企业改革改制中,第一批下岗工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一早,刘师傅吩咐我当好小工的同时,有电焊机闲着就上去练练,并嘱咐师傅们多带带我。由于刚开始焊枪端不稳,手腕摆动不灵活,又不得方法,经常打了眼睛,火辣辣疼得一晚上睡不好觉。师傅见我一天到晚红肿着眼,安慰并鼓励我说:要想吃这碗饭,眼睛都得多打几回,火眼金睛电焊工就是这么炼成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月后,刘师傅给了我二把刀的工价25元一天。三个月后,给了我大工全价35元一天。足足比小工一天15元,多出了20元。半年过后,刘师傅笑着下了逐客令:你完全出师了,我这庙小容不下你,咱们这一年到头都是些工字钢活儿,都是气割和手把焊两样,在这你再也没啥可学的。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艺多不压身,我看你很聪明,想推荐到我朋友开的不锈钢门店去,到那能学到更广更深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没有好好说声谢谢师傅,我就匆匆离开了工地,投奔到高老板的不锈钢门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门店生意特别火,天天有焊不完的活。有找上门需要焊接管道的、不锈钢氩弧焊的、板材对接二保焊等等不同类型的活儿,很能锻炼人不说,还能接触到大小工程老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到一年时间,能独立完成项目的我,被高老板派往某人文景观公司帮忙,一个月协同作战完成任务后,被公司温经理"扣留″,我又成为了人文景观公司的一名战将,这一干就是二十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公司飞跃发展,我完成了电焊各项技能等级考证,也成功拿到了工程项目经理资职认证,随之务工的角色也在转换改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拿一倍的工资,也就多了一份责任。在一年小区二期工程施工中,作为主要施工负责人的我,差点让老板损失了一百多万。甲方为了拖欠我们工资玩老赖,不择手段挑毛病,找借口,走了法律程序也没解决问题。万般无奈之下,我们找到了专为农民工发声的律师救助中心。在姚律师多方奔走多面取证下,终于搜集到了甲方为了逃避债务,转移个人财产的铁证。姚律师千辛万苦为我们免费打赢了这场官司,终于让这一百多万血汗钱失而复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1995到2025,从30岁的庄稼汉子,到如今映雪白头;从大别山腹地的黄冈,到一线大都市天津滨海;这一路跌跌撞撞,整整我走了三十年。我们用焊枪作笔,焊条为墨,钢铁当纸,不断书写着这座城市的美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昔日的农民工,如今的新型产业工人,我们是这座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也是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发展最具话语权的见证者!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一个时代农民的缩影。我再也不是″它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容不下肉身"的异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忆往昔,看今朝。我热恋脚下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和执着。心溢满满的感恩和祝福:感恩帮助我不断成长进取的刘师傅、高老板、温经理、姚律师……祝福这座和我同呼吸,共命运的温暖城市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稿2025年5月29日午夜天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