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独白》连载十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把梦看作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尼萨迦达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智者的独白》——尼萨迦达塔语录选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摘录:无有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连载13)</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要你尚未了解到:个性只是纯粹的习惯,其基础建立在记忆之上,被欲望驱策,否则,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个人”——活着、感受着、思考着,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有时快乐、有时痛苦。怀疑你自己,探究你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这样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切的背后,超越这一切的,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很快你就会看到你的错误。一旦看到你的错误,很自然的,错误就停止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那么多人,把黎明当作正午,把一时的体验当作完全的了悟。因为过于骄傲,他们甚至摧毁了努力得来的小小体悟。无论修行已经多么高深,谦卑和沉默对修行者来说必不可少。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内在的果实必须成熟。那之前,必须保持戒律,生活在觉知中。渐渐地,这种修行变得越来越精妙,直到它变得完全无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要不引起冲突,二元性没有什么问题。没有冲突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即是喜悦。在纯粹意识中的是光。在存在的一体性之上是爱的合一。爱是意义,是二元性的目标。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了悟的人是无我的,他失去了将自己与任何事物相认同的能力。他居无定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超越了世界。他在超越语言和思想之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没有内外之分,没有你我之分,没有好坏之分。世界是什么,我就是什么;我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许多人睡着了,做着各自的梦。只有在觉醒的途中才会产生有许多不同梦境的问题;觉醒后,梦境就消失,它们只是被看作梦和想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被记住的东西只不过是另一个梦。假的记忆,只能引起进一步的虚假,这样的记忆也没有什么不对,错的是内容。记住事实,把观念忘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让每个行为顺其自然,任何情况都有助于最终目的。你所有的辨别和分类都非常正确,但在我看来,它们不存在。正如对一个梦的描述,尽管没有任何基础,但可能是详尽、准确的,所以你的模式只不过适用于你自己的假设。在不同的伪装下,你最初与最终的想法仍是同一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所有的区分只存在于头脑中,在真实中并不存在</b><b style="font-size:22px;">。运动和静止是不同的意识状态,不能离开其对立面而存在。就其本身而言无一物运动,也无一物静止。将心智构建的概念当作绝对存在,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没有什么能单独存在。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你想像分离,并用这个问题为你自己制造麻烦。不要过多关注你的想像,纯粹的存在无法描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分离是一种表相。正如梦离不开梦者,认知离不开存在。梦即梦者,知识即知者,区别仅仅是语言上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受干扰的存在状态就是极乐。不安的状态以世界的形态显现。在非二元性中有极乐,二元性中有体验。来来去去的是具有二元性的苦乐体验。极乐无法被了解。一个人总是处于极乐中,但并不总是快乐的。极乐不是一种属性。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有一件事可以帮助你——从梦中醒来。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生活中,自我关注始终以普遍的善意形式出现。你可以把它称为爱,无处不在,救赎一切。这样的爱极为活跃——没有作为者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它们是它们,我是我。欲望的出现和消失如何能影响我呢?当然,它们会影响心智的形式和内容。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谁在工作?工作恰好发生。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多么简单,我不是我所认为的我自己!我不是被觉知的事物,也不是觉知者,我是觉知本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甚至也不是觉知,但觉知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区别和分离感不存在时,你可以称之为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内在和外在之间的和谐即是幸福。另一方面,与外在的自我认同导致痛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我天生自知。由于缺乏经验,它把所感知的一切都当作了自己。当自我被折磨得千疮百孔时,就开始学会警醒(viveka,离执)和独居(vairagya,超脱)。当弃绝(uparati,清静、无忧)成为常态,强大的内心冲动迫使其寻求自身的源头。生命之光被点亮,一切都变得清明起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将自我与有限性(显现)相认同。这样的感受,无论多么强大,都不会造成痛苦。但头脑被错误的观念所迷惑,沉迷于这样的想法:“我是这个,我是那个”,从而患得患失、遭受挫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崇高的友谊是治愈一切身心疾病的最佳方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向内找,你自己就是你最好的朋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是如何贫乏无力。只要我们还在欺骗自己——想像自己是什么、知道什么、拥有什么、做了什么——我们就必定处于悲伤的困境中。只有在彻底的自我否定中,才有发现我们真实本质的一线机会。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必须抛弃假我,才能找到真我。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真实不会变成虚假,虚假也不会变成真实。知见建立在感官的基础之上,被记忆塑造,暗示着一个感知者,但你从未想过去审视其本质。投入你全部的注意力,就像你专注于自己那微不足道的自我形像一样,带着关爱去审视,你会发现存在的高度和深度,那是你做梦都未想到过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切痛苦都出自欲望。真正的爱从不会令人沮丧。一体感怎么会受挫?只有寻求表达的欲望才会遭到挫败,这种欲望是属于头脑的。只要一切都还是头脑的构想,挫败感就不可避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你不恐惧时,你就是爱本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直在路上,学习、发现、成长,是你永恒的命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活着是生命的唯一目的。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性不将自己认同于成功或失败——成为这个或那个的想法是绝不可能的。自性了解成功和失败是相对的、缘起的,是生活的经纬线,要从二者中学习并超越二者。如果你还没有学会,那么就重新学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无我地活着。为此,你必须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本质—— 一往无前、无所畏惧、战无不胜。一旦你确切地知道,除了你自己的想像力,没有什么可以折磨你,你就会开始无视你的欲望和恐惧、观念和想法,只与真相同在。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伟大的意识之镜中,影像出现又消失,只有记忆赋予其连续性。而记忆依赖肉体——容易腐坏、转瞬即逝。在这么薄弱的基础之上,我们建立了个人存在感——混沌、支离破碎、如梦如幻。这种闪烁其词的说法:“我是某某人”,掩盖了不变的纯意识状态,使我们相信我们生来就要受苦,然后死去。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太阳一直都在,对太阳来说没有黑夜。而头脑被“我是这个身体”的想法所蒙蔽,并由此不断延伸出各种错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完全的顺其自然无需耗费力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弄清楚一切原因之前不要下定论,尤其不要判断孰优孰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实际上是束缚,而从必须和正确的事中解脱出来,才是真正的自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一个瞬间都包含着整个过去并创造着全部的未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存在于头脑中,空间存在于头脑中。因果律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实际上一切都在此时此地,一切即一。多样性和差异性只存在于头脑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同时知道那个梦,知道我自己在做梦,但也知道我自己没有做梦。我是在做梦之前、之中和之后的那个,但我并不是在梦中所看到的那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你要做的全部,就是把梦看作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停止寻找出口,只要认识到你是在做一个你称之为世界的梦。梦不是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是,你只喜欢梦的一部分,而非别的部分。爱一切,或者都不爱,停止抱怨。当你把梦看做梦,你就已经做了所有需要做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切都是观念的游戏。在无思想的状态(无余三摩地、无分别三摩地)中无一物可被觉知。根本观点是:“我是”。它粉碎了纯意识状态,接着是数不清的感觉和观念,感觉和观念的总体构成了大我和祂的世界。“我是”做为见证留存了下来,但一切正是按照大我的意志发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