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临汾市云丘山景区,是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的旅游景区。主开发景区面积为35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云丘山古称“昆仑”“北顶”,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山祖庭,有“北云丘、南武当”之称。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629米,云丘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云丘山景区素有“姑射山最秀之峰巅”“河汾第一名胜”的美誉。云丘山中和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世界罕见超大冰洞群和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永久会址地,是“晋南寻根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疗养、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29日,山西省临汾市云丘山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临汾市第二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山西省第九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神仙峪,山清水秀,全植被覆盖,环境优美,属风水宝地。全长四千米。传说真武大帝(即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失败,被尧王贬为庶民后,寻找修炼之地时,曾在此停留;老子下榻塔尔坡时也在此地游玩;全真教长春真人丘处机也在此短暂居住,人们为了纪念这三位神仙,便把此地取名神仙峪。</p><p class="ql-block">峪中种植大量柿子树,因此当地百姓也把它叫做“柿子沟”。相传,真武大帝曾在这里看见有一颗软枣树,果实已经成熟,就随手摘取,吃了后,感觉香甜可口。后来人们采集了柿子树芽嫁接到真武当年摘软枣的这棵树上,这棵树上结的柿子也香甜可口,随后人们又用这棵树上的枝芽嫁接到其他树上,所以云丘山一带的柿子都香甜可口。真武得道成仙后,软枣树对面岩壁上的石头留下了他的面容,后来人们把这条沟称作神仙峪。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神仙峪的名气也越来越大。</p> <p class="ql-block">仙雾缭绕</p> <p class="ql-block">塔尔坡古村,已有2500多年历史,因老子李耳云游天下曾下榻于此地而得名。后世道家闻名而至,见此风水宝地非常适宜清修,遂在附近山中辟谷修行,并和当地山民结邻而居,渐成村落。整个村落依山傍水,古树掩映,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村内院落共计43处,依山而建,整体呈叠地式排列,建筑多为石砌拱顶的窑洞建构,也保有部分依山挖掘的石洞、土洞。村中的房屋既沿袭了古老石构建筑的特点,又充分利用了自然地貌,院子套院子,窑洞通窑洞,部分院落之间有暗道相通,有很强的防御功能与私密空间,形成了迷宫般的建筑形态。</p> <p class="ql-block">秋千</p> <p class="ql-block">射箭场</p> <p class="ql-block">神泉</p> <p class="ql-block">悠久的历史积淀使塔尔坡古村呈现出丰厚的地方文化,婚俗表演、皮影戏、铁艺、巫傩、花馍、植物染……这些云丘山当地的特色民俗,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依然散发着炙热的温度和蓬勃生机。因此塔尔坡古村不仅被称为“千年民居建筑的活化石”,更是一座没有屋顶的“活态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豆腐坊</p> <p class="ql-block">小吃院</p> <p class="ql-block">染布坊</p> <p class="ql-block">田财主院</p> <p class="ql-block">皮影戏院</p> <p class="ql-block">打铁铺</p> <p class="ql-block">学堂</p> <p class="ql-block">婚庆广场</p> <p class="ql-block">石磨</p> <p class="ql-block">伏羲岭</p><p class="ql-block">伏羲岭位于姑射山脉最南端的马首山,海拔1363米。从中和广场向东45度仰望,对面的山岭,那轮廓,像一个背依大山、仰面观天的男子形象,因为上古时期伏羲在马首山往下滚动磨盘,最终与女娲成亲,所以,人们称其为伏羲岭。</p><p class="ql-block">由塔尔坡而出,向下走便是一号索道下站。一号索道全长462.4米,落差164.9米,共51个车箱,6个支架,单程9分钟。到达上站,往上爬约二十分钟可到一天门。由下站口向东看,可以看到正对面的山峰上有一个突出的山头,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像形体,从额头到眼睛到鼻子到脖子,特别是下面最突出的地方,就是男性喉结的位置。整个轮廓像一个背依大山,仰面朝天的男子形象,他就是伏羲,而这个山体称为“伏羲岭”。</p> <p class="ql-block">中和广场修建于2009年,长79米,宽63米,面积4977平方米,位于云丘山景区的入口附近,也正处在伏羲岭东侧的山口处。</p><p class="ql-block">上古时期,中和广场所在的地方是伏羲女娲滚磨盘交汇之处,也是羲和观天测时的一个观测点相传,伏羲在东面的马首山,女娲在西边的神龙岭,兄妹俩各自滚动一扇磨盘,居然在山底合在了一起。两人遂认为天意让他们结合繁育万民,所以交合繁育华夏子孙。中和广场北端立有伏羲女娲图腾柱,柱高9.95米,寓意九五至尊,最大直径2.4米,寓意二十四个节气,重81吨 ,寓意九九归一,冬至以阳生,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象征阴阳平衡。图腾柱上刻有巨型石雕,是伏羲和女娲人首蛇身交尾雕塑,它代表人类初期的性崇拜、也告诉人们人类繁衍的渊源。伏羲在东,手持矩尺,女娲在西,手持圆规,规代表圆,矩代表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手中的矩和规也寓含着天圆地方和社会秩序。周围的石雕是十二生肖像,既代表十二属相,也代表十二时辰。中和节期间都要在中和广场的伏羲女娲图腾柱下举行盛大的民间祭天活动,正是对华夏民族的先祖纪念仪式。</p><p class="ql-block">据《尚书》尧典记录,尧帝曾派羲和(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以云丘山的圆大正为北顶高榘观天测时,制定农时,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十二个节气,尤其是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冬至、夏至)。而中和广场所在地正是当时的观测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祖师顶向北平视远处山头,可以看到云海中的神龟,云海神龟所在的龟山海拔1129米。据说祖师得道升天后,将肠胃抛下凡间,胃就抛在了对面的山头,胃随他修行多年,沾了仙气,这座山头就变成了像龟的形状,护卫着祖师。尤其是在云雾弥漫时,那神龟就像在云海中游走,人称“云海神龟”。祖师得道升天后,将肠胃抛下凡间,胃就抛在了对面的山头,胃随他修行多年,沾了仙气,这座山头就变成了像龟的形状,护卫着祖师。尤其是在云雾弥漫时,那神龟就像在云海中游走,人称“云海神龟”。</p> <p class="ql-block">崖壁栈道,是通往玉皇顶的必经之路。此路原极难行走,多处地方需手足并用爬行,倘若遇到雨天,更难行进。于是在山崖上修建了这条栈道,彻底改变了“行路难”的现状,也保证了游客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神龙岭</p><p class="ql-block">传说,真武大帝“鲧”在祖师顶修炼得道成仙时是五色巨龙把鲧捧上天,真武大帝成仙后,镇位北极六天,主风雨,荡魔灭邪,摄妖伏怪,被尊为镇守北方之神。托起鲧的五色神龙也是功不可没,于是这五色神龙升起的山脉经过千万年的演化,变成了神龙样子,这就是现在的神龙岭。</p> <p class="ql-block">蜡台位于祖师顶东南方,高29米,直径18米。它形似蜡油堆积而成的烛台。山下五龙宮一块蜡台降红碑记载记载着:清朝年间潞安府(今长治市)数十名香客有幸亲眼目睹过蜡台放光。数百年来,据说不少人看到过蜡台放光,并因而得到了好运。人们留心观察后发现只要蜡台放光就有吉祥之事到来,于是人们世代相传,这一神奇景象也成为了云丘古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葫芦潭位于云丘山景区圣母谷内,圣母谷四周由8座山体组成,相传是八仙到云丘山圣母谷内,看此处犹如人间仙境便停留于此,葫芦潭便是八仙之一铁拐李的葫芦幻化而成。</p> <p class="ql-block">一天门乃道教天界之门,有99个台阶。一天门始建于宋元时期,因失火复修于清同治年间, 后于2008年重修。面宽三间,长8米,宽6.52米,高9米,是单檐歇山顶建筑。门两边有对联:“身心正直遇险不知惧,意志坚强克难必成功”。</p> <p class="ql-block">一天门有块像人心的石头,长3.3米,宽1.2米,高1.23米,叫回心石。一天门前立有两尊铸铁神像,一位托宝塔,一位持宝圈,在此把守天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天门是一座歇山顶建筑,长5.25米,宽5.23米,高9米。始建于宋元时期,重修于光绪年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遭到毁坏,2008年,重新进行修缮。</p><p class="ql-block">二天门是进入仙界的第二道门,这里有四大天王把守,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执掌风调雨顺。嘉庆年间,乡宁县令周悌朝山至此,已大汗淋漓,当他挤过天然石缝后,回想自己坎坷人生,有感此地的神奇造化,大彻大悟,异常兴奋,兴之所至,当即题写了“众妙之门”四字。此语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之门是天地之根祖,人类之牝门。过此门将获得重生。</p> <p class="ql-block">三天门建筑始建于宋元时期,长6.66米,宽5.56米,高9米,是仙界之门,门前九十九个台阶,门内供奉的是风伯、雨师、雷公、电母。</p> <p class="ql-block">玉皇顶,眺望远处巨石,整体形状像一个而且的“且”字,它象征男根。传说,久婚不育的妇女,在庙会期间首先要拜这尊象征男根的巨石,目的在于祭拜中祈求怀孕得子,而这种祈求多时可如愿,故此,称其为“神塔”。</p><p class="ql-block">仙人湖是云丘山景区内囤积纯山泉水的人工修建的水库,总库容可达10000平方米。位于神仙峪上游,仙人湖为神仙峪水流源头,常年湖水清澈甘冽,是未受污染的新鲜活性水。</p> <p class="ql-block">玉皇顶位于云丘山最高巅峰,海拔1629米。玉皇顶建筑是一座重檐十字歇山顶的阁楼,始建于宋元时期,建筑为三叠式,一层为道士居所,二层为星斗殿和无梁殿,三层为玉皇阁,四周有汉白玉围栏,阁内供奉的是玉皇大帝,日月神。云丘山神龙岭的第二座高峰—祖师顶,海拔是1330米,上接玉皇顶,下连三天门,前有汾河弯,后有笔架山。祖师顶的建筑始建于宋元时期,其建筑分为三叠式,一层为道士住所,二层为自然的城堡沙石团城,顶层就是祖师殿。</p> <p class="ql-block">云丘山景区所在的乡宁县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70毫米,平均气温9.9摄氏度。</p><p class="ql-block">云丘山冰洞群是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期,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云丘山冰洞群已发现14个冰洞,现已对外开放5个冰洞,总长199米,最宽处12米,最高处15米。洞内四壁结冰,高低起伏,奇形异状,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分布整个空间,大大小小的冰凌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显出梦幻般的景象,犹如龙宫御舍。</p> <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诗才教授说道:“从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来看,云丘山冰洞群是最大的一个冰洞群,365天全年有冰,云丘山冰洞群属于制冷机制最为复杂的地热负异常型冰洞。以冰洞和非冰洞的比例大概是一万多个普通洞穴才可能出现一个冰洞,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罕见的世界奇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