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纪行 故事五:偶遇“小精灵” 探访大盐沼

继续明天

<p class="ql-block">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旅游旅行就是要是要找个好看好玩好吃、人多时尚浪漫的地方度度假放放松,而我们此次旅行却有些反其道而行之、花钱买罪受的感受,这或许是每个人对旅游旅行理解的不同,都无可厚非也值得尊重。这次我们空中飞行18小时后,又转乘大巴车、改装大卡车、越野厰蓬辗转近2000多公里来到了一个不毛之地——博茨瓦纳马卡迪卡迪盐沼地,这里唯一的景就是白褐色的盐沼地,总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沼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博茨瓦纳马卡迪卡迪盐沼地</span></p> <p class="ql-block">  4月30日,经过了近三小时的长途颠簸,我们从纳塔大象营地来到了圭塔小镇,午饭后稍事休息,我们便轻装上阵前往盐沼地,但一路并不轻松,除了一段不足20公里的路还算路,其余的都不叫路,而是汽车在沙丘、灌木、荆棘、沟壑中硬生生压出的车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稀疏草原本没有路走的车多了便有了路</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十多人分乘两辆厰蓬越野车,沿着唯一由车轮压出的道,穿行在茂密的树木灌木荆棘中,汽车开动后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而我乘的这辆车就是第二辆,一路上除了吃不完的灰,稍不注意还要惨遭路边树枝、荆棘的抽打,尽管一路上很小心了,但我还是猝不及防被路边树枝蹭了一下,左手小拇指火辣辣的疼,仔细一看还有些破皮红肿渗血,好在不是很严重,我也没有声张,生怕别人心里嘀咕:这老男人娇气得嘞。这一路后车的人苦不堪言,但谁也不埋怨不怪罪,就是有点“嫉妒”前车人的待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团友在说:揺啊揺,揺到外婆桥</span></p> <p class="ql-block">  距盐沼地大概还有半小时车程,越野车停了下来,地陪小余问大家:想不想去拜访一个“小朋友”?大家先是楞了一下,小朋友?什么小朋友?见大家有些疑惑,小余说:就是非洲草原上的一个小精灵——狐獴。估计大家都没少看《动物世界》,听说去看狐獴,个个兴奋不已,人人举手赞成。而我更是狐獴的老“粉丝”了,对它的习性可以说是了如指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途中短暂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  正回忆着电视上看到的画面呢,突然看到远处空旷的原野上有一个人,我好生纳闷,心想这荒郊野岭的怎么会出现一个人?他在这里又能干什么呢?他不怕遭到落单野兽的攻击吗?“大家看到了吗?前面站着的那个人就是为我们寻找狐獴的向导”。地陪小余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原来,狐獴警惕性特别高,想看到狐獴必须提前派人踩好点,否则会扑空的。</p> <p class="ql-block">  狐獴又叫黄獴、蛇獴,在它的食谱中,除了昆虫、小形爬行动物外,还有一个是你万万没想到的——眼镜蛇,即便身长两三米的巨形眼镜蛇最终也逃不了狐獴的集中围攻。狐獴天生身形娇小,一般体长在20~40厘米,但你可别小觑它,面对眼镜蛇这样的强敌,它们有勇有谋,团队协作,战斗力爆棚,缠斗中即便被眼镜蛇或其它巨毒蛇咬中,它们的身体里都具有免疫功能,眼镜蛇成了它们最美味的“辣条”。如果说非洲草原上狮豹是猫科动物界的“双雄”,那么狐獴和蜜獾(俗称“平头哥”,它会主动发起对狮子老虎豹子鬣狗的挑战,并能让对手退败)则是草原上獴科和鼬科界的混合“双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狐獴大战眼镜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平头哥挑战狮子王</span></p> <p class="ql-block">  整个观赏拍摄过程中,狐獴始终在我们面前窜来窜去,也许它们知道我们是不会伤害它们的人类。从当初的警惕到现在的放松,一下拉近了人与动物的距离和近亲感。在一个稍高的沙丘上,狐獴家族终于聚集到一起了,这给我们为它们拍一张“全家福”提供了极佳的机会,大家瞅准机会拍了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智若愚的狐獴家族</span></p> <p class="ql-block">  正当狐獴一家准备散去时,上海摄影大咖王老师从另一个方向匆匆赶来,沮丧中带着开玩笑的口吻说:狐獴小朋友,能不能配合一下让我也帮你们拍张“全家福”?狐獴似乎听懂了人话,又重新紧凑地聚到了一起,小眼睛骨溜溜的东瞅瞅西望望,那表情似乎在说:算你好运,抓紧拍吧。看到这一幕,我又想起狐獴的另一面:它们不仅能挑战地上爬的,还能对付天上飞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相亲相爱</span></p> <p class="ql-block">  为了防止鹰🦅的偷袭,它们户外觅食时都要放一明一暗双套岗,一个设在树顶上,另一个设在洞口附近,一旦发现鹰类俯冲下来,它们就发出叫声,上演“胜利大回家”计划,所有狐獴会以最快的速度,精准的动作返回它们已经演练无数次的家。当鹰的利爪伸进洞穴的一刹那,所有狐獴成员已躲进了洞穴深处,这让悄无声息、诡异多端的老鹰不仅扑了一个空,还把自已撞得头晕目眩,狼狈不堪。每每看到这一幕,我总会为那0.01秒的生死天平倾向狐獴而感到庆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游隼偷袭狐獴</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拍得差不多了,不少团友心血来潮爬到越野车顶拍照留影,我也凑了个热闹,爬上车顶,学着狐獴的样子巡视着属于它们的草原和蓝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在越野车顶上</span></p> <p class="ql-block">  带着对狐獴的恋恋不舍,我们告别了非洲稀疏草原,告别了可爱的小狐獴,越野车继续穿草原、过沙丘、越沟壑,半小时左右,眼前出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褐色土地,我心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盐沼地?既然是“沼”,车轮怎么没有陷下去?这时,车停了下来,地陪小余说:你们这次来得真是太巧了,上周一个摄影团来时正是雨季,这里还是一片泽国,路根本不能走,照片也没能拍成,他们沮丧地走了。现在水退了,盐沼地裸露了出来,原先的水一部分蒸发掉了,另一部分渗入了地下,土地就板结坚硬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抵达马卡迪卡迪盐沼地</span></p> <p class="ql-block">  说完,越野车继续向盐沼地深处挺进,在一个相对更平坦更坚硬更开阔的地段停了下来,大家纷纷下车拍照打卡。尽管这时已经下午三点多钟,但太阳还是有些火辣,于是我就躲到背阳面,一屁股坐在汽车挡住的阴影里,思考着与盐沼地有关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两辆厰蓬越野车停在盐沼地上</span></p> <p class="ql-block">  其实,盐沼地也好盐碱地也罢,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五十多年前我一直在家乡的高音喇叭里听到“一年削平高沙土、两年实行盐改地、三年建成大寨县”的口号,但我从来没有近距离看到过接触过高沙土和盐沼(碱)地,今天我终于知道了当年父亲几乎每年冬季都要利用枯水期,到江苏如皋北部地区参加盐改地劳动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乡如皋当年治沙改土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由于受黄海的影响,我的家乡北部地区也一直受到盐碱的侵蚀,土地板结碱化,种不出庄稼,省里县里提出了“战天斗地”的口号,父亲作为家中的唯一劳动力被征去治沙改土在所难免。记得父亲出门后一两个月才能回来一次,一个大雪纷飞的周末,父亲回来了,母亲发现父亲又黄又黑又瘦,问她咋回事,他说工地上苦,吃得又差,油水也不足,粮食还要定量人能胖吗?而我则幼稚地插话:那么大的地空着,你们可以在上面养猪种菜,挖塘养鱼,这样就不会饿肚子啦,父亲揺揺头没有作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乡如皋“战天斗地”盐碱地改土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此刻太阳落下去不少,温度也降下了一些,我起身走向盐沼地,蹲下身来想亲眼见识一下当年让父亲“战天斗地”的盐沼地到底啥模样。我尝试着想起抓一把土,结果土是硬的,没能成功。我不服气,试图用指头抠进土地试试,结果还是没有成功尝试,弄得指甲有些生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尝试徒手扒开盐沼地</span></p> <p class="ql-block">  原来,马卡迪卡迪盐沼为一宽阔的内陆盆地,曾是非洲最大的咸水湖,由于天气炎热,蒸发严重,严成了盐碱地,导致土地板结严重,寸草不生,任何植物栽进这样的土里都要烂根。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终于明白了当年父辈们治沙改地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好不容易从盐沼地上抠出了一点土</span></p> <p class="ql-block">  当我站起身的那一刻,着实被太阳拉长的影子吓了一跳。望着这滑稽怪诞的影子,我由当被的“吓子一跳”慢慢冷静理智下来,开始从我头脑的智库搜寻一些富有哲理的文字来表述现在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在盐沼地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的影子定格在盐沼地上也许只有一两分钟吧,我想“只有面向阳光,影子才会追着你跑”是我此时的心境。于是,我站在原地,尝试着摆弄各种姿势,让影子帮我产生联想:很快,我在影子中找到了半个多世纪前父亲的影子;找到了我儿时吃不饱穿不暖的记忆;找到了家乡高沙土盐碱地变成丰收粮田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圆规形的步伐好奇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丰收的田野</span></p> <p class="ql-block">  而今天在这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这影子又把我大写的“人”字投射到世界上最大的盐沼地上,是开心喜悦?是莫名其妙?是荒诞不经我真说不清楚。但此刻有一点是肯定的:我爱上了影子,我怕失去影子,因为影子一旦离开我,我就会被黑暗包围,我就会失去温暖,我就会跌入寒冷的冰窟……影子啊影子,你真是一个让人又怕又爱、患得患失、看得见抓不住的东西,但我珍惜与你“合影”的每一秒时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写的“人”字书写在世界最大的盐沼地上</span></p> <p class="ql-block">  该到了今天主角登场的时刻了——这就是盐沼地落日与篝火同辉。落日时分,大家围坐成一个弧形,仪式感满满地等待着落日的来临。无人机在头顶盘旋,云彩下空灵圣洁,笑容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和心上,期待着那最辉煌、最震撼、最难忘时刻的到来。此刻,一望无际的盐沼地在落日的映衬下由白褐色慢慢变成了绛红色,大地与天空被绚烂的晩霞包裹着、温暖着、抚慰着,每个人都躺在大地的怀抱中,云彩似柔情的蚕丝被将大家罩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无人机在空中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团友们开心地奔向落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间烟火与落日</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这幽静的盐沼地深处,夕阳与我默默对视,云彩与我挥手作别。天边落日的最后一角,像即将躲进被窝少女的眼眸羞涩而美丽,真希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地球停止自转,我要把这动人的一幕看过够。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抗拒也是无法阻挡的,我们能做的只能用人间的篝火与马灯作别天边的云彩,在落日跃入地平线的最后一刻,我差点失态地喊出:太阳,你等等,我要与你一起下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别天边的云彩和落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马灯 篝火 夕阳同辉</span></p> <p class="ql-block">  太阳下山了,月亮出来,顺着来时的路我们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视频 我们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成了头车,报了来时一路吃灰之“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马卡迪卡迪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 马卡迪卡迪盐沼是非洲南部的大型盐沼,位于博茨瓦纳东北部奥卡万戈三角洲东南面,总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沼地,这次我们看到的则是雨水退出后裸露干涸的一部分。马卡迪卡迪盐沼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中心地带,这里广袤无垠的大地可以满足你无尽的想象,大片没有人类居住的区域,荒芜的、平坦的延伸至奶白色蓝的地平线。覆盖了博茨瓦纳北部大部分地区的古代“巨湖”遗迹犹存,留下了大片干涸之地,处处可见盐霜。这里主要是干涸的沼床,上面长满了鲜美的绿草,是黑斑羚、斑马、大羚羊和跳羚等食草动物十分重要的食物来源。许多鸟类也被盐沼的水所吸引,主要有鹈鹕、火烈鸟、鹭、鹳等,尤其是在雨季,成千上万的红鹳构成了广袤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i>【草拟于旅行途中,整理修改于2025年5月28日太湖之畔的远影楼】</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