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下一代 携手向未来,滦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简要回顾

东方神韵

<p class="ql-block">  滦平县老干部读书研究会六月份活动主题是“关心后代”,由此我想到了退休前所从事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点滴经历。特别是那些热衷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五老)工作者为全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倾注了情感,付出的心血。根据保存的部分资料和照片进行编辑整理。以此美篇献给一直以来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奉献的“五老”工作者,义务网吧监督员、家庭教育辅导站成员。向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同时向宣传部、教体局、公安局、文广电局、县妇联、团县委、县直机关工委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表示真诚感谢!可谓是以拳拳爱心诠释了殷殷情怀!</p><p class="ql-block"> 关心下一代工作从中央到基层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县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老干部局。其主要职责就是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特别是“五老”工作者在经验、智慧、知识、威望等方面的优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力所能及的发挥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2007年—2013年间(之后不在负责此项工作),先后成立了“五老工作团”、家庭教育辅导站、聘请了义务网吧监督员。从“五老”队伍中组建了以时事政策、法制教育、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宣讲团,与县委宣传部、教体局、文化局、县妇联、公安局、团县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法治、政策、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的宣讲活动。每年巡回到各中小学校,农村、机关进行宣讲报告达20多场次,受众中小学生、群众达1万多人次。在各学校成立了家庭教育辅导站,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辅导,进一步提高了家长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家庭、社会、学校协同配合、三结合教育模式。对未成年人迷恋网吧、沉迷游戏等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问题,从政法队伍、教师队伍退休的老领导、老干部中选拔20位义务网吧监督员,并颁发监督员证,开展了不定期的巡查活动,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上网问题,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以“巡回宣讲、家庭教育、网吧监督三大工作板块”为主线 ,同时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了科普进校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中小学生艺术节、关爱留守儿童公益大讲堂等多项活动。在县电视台开辟了《五老风采》专题节目,对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倾情付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在全县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注下一代工作的浓厚氛围。</p><p class="ql-block"> 现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点滴回顾,重温“五老”的精神风采,感受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p> <p class="ql-block">滦平县第二中学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报告会。(教体局、公安局、妇联、文化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活动)</p> <p class="ql-block">在长山峪中心校开展“弘扬滦平精神,做雷锋式青少年”宣讲报告会。(“五老”宣讲团成员左起:王丽珍、沈君池、李荫田)</p> <p class="ql-block">  “五老”宣讲团在付家店中心校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报告会。(“五老”成员:李荫田、牛清田等)</p> <p class="ql-block">在西沟乡中心校开展法治教育报告会(主讲:李荫田)</p> <p class="ql-block">在巴克什营中心校开展“学党史、感党恩、科学发展观”巡回宣讲报告会</p> <p class="ql-block">全县家庭教育座谈会暨家庭教育辅导总站成立仪式(县教体局、妇联、县直部分学校校长、家庭教育辅导站成员出席活动)</p> <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辅导站成员牛清田</p><p class="ql-block"> 跟教师、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座谈</p> <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辅导站成员王丽珍</p><p class="ql-block"> 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座谈</p> <p class="ql-block">  付家店代营子村家庭教育辅导讲座 (主讲人:杨瑞昀)</p> <p class="ql-block">第六中学法制报告会(主讲:李荫田)</p> <p class="ql-block">  全县20多位义务网吧监督员,承担起全县所有网吧的巡查监督工作。根据每位监督员居住的地理位置,确定了所监管的网吧,采取每月巡查、按季联查、定期抽查的形式,每年配合文广电局、公安局联合检查不少于5次,不同程度查获网吧存在未成年人上网及不实名上网问题,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网吧监督员:张金木、张锡九、李荫田、张守富、毛淑琴、牛清田等)</p><p class="ql-block"> 以上一组照片是网吧监督员巡查县城网吧情况。</p> <p class="ql-block">誓为警徽添光彩 倾情关爱青少年</p><p class="ql-block"> ---记滦平县退休干部李荫田</p><p class="ql-block"> 在滦平,有这样一位政法战线的退休干部,他叫李荫田,自2000年退休至今十二年来,虽已摘下警徽,告别了案卷、法庭,却转身走进了关心下一代的课堂。虽已鬓染霜华,但仍精神矍铄,激情满满。十多年如一日,坚守一颗不变的初心,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始终坚守在为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前沿,诠释了一位老政法工作者情系青少年,无私奉献,乐在其中的高尚情怀。</p><p class="ql-block"> 李老1965年入伍,在部队服役17年,一直做宣传工作。1982年转业回到地方,先后在交警大队、政法委、公安局工作。多年来,做为一名政法干警,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种种现象,心中的内疚感由然而生。多年的政法工作让他亲眼目睹了发生在身边的青少年犯罪事实,不论是直接办理的,还是间接了解的,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李老的心里埋下了深深的痛,也正是这种痛,激发着一位政法工作者在打击犯罪、预防犯罪、教育青少年工作中的强烈责任感。在职期间就非常重视对在校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为各中小学校配齐了校外法制辅导员,长年坚持为学生讲法制课。退休后,李老就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做一名永不停歇的义务法律宣传员。 </p><p class="ql-block"> 为了给学生讲好法制课,自费定阅了许多报刊、杂志,有时还专门到书店去买。只要闲下来,一有功夫,报纸、杂志不离手,家里的电视节目就锁定在法制频道,从中可以了解全国各地的各类案例。有时一整天都坐在电脑旁,查找资料。这些还不够,经常自己到各学校了解情况,到检察院起诉科、看守所看望被劳教的孩子。到刑警队、派出所搜集一些发生在本县的实际案例,充分挖掘犯罪的根源,剖析犯罪原因,力求在讲解的过程中给孩子们更深的打动,达到预期效果。为不断提高讲课水平,多年来,李老边讲课边总结,每场课讲完,都要认真的回顾,根据会场秩序的好坏,认真分析,针对所到学校受众学生的年龄,接受理解程度来确定讲稿,更多的运用一些看的见,摸的着,发生在身边的实际案例来教育孩子,做到使每篇讲稿内容通俗易懂,既生动有趣,又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大家都一口同声的称赞李老所做的法制教育报告,不仅能听得懂、喜欢听,受到老师、学生们的普遍赞誉。十几年来已积累不同内容的讲稿30余篇。总字数达30多万字。</p><p class="ql-block"> 李老对法律知识的传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还认识到了犯罪对社会产生的极大危害。在讲法律知识的同时,对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警示教育。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走在大街上,在公共场所只要看到孩子有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李老都会习惯性的上前制止,并现场进行教育,甚至把孩子送到家中,交到家长的手里,还要对家长进行一番叮嘱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遵纪守法,维护公共设施。李老的做法有时也会遭到不理解,可是他对自己的行为无怨无悔。李老善于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交朋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经常到看守所和犯罪青少年进行个别谈心,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帮助。有一次到看守所,给一名未成年劳教人员买了必须的生活用品,劳教期满后又到家里进行多次家访,跟踪帮教,令家长感激不尽。</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李老常年活跃在法制教育的讲堂上,每年为全县中小学生、机关干部、厂矿工人、公、检、法干警讲课30余场次,这已成为他晚年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大的精神寄托。同时还担任县“反邪教协会理事长”、县纪委行风监督员、交警大队特聘教导员、义务网吧监督员、家庭教育辅导站辅导老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奔走在传播、关爱、教育青少年的路上。用李老自己的话说:只要能写、能讲、能动,就要把余热献给教育青少年、关爱青少年的事业上。</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在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自2000年至今,多次荣获县普法办先进个人;两次受到市普法办、市关工委的表彰;2009年荣获省关工委先进个人; 承德市电视台,县司法局联合为李老制作了专题片,在市、县两级电视台播放。2012年,滦平电视台“感动”栏目专门为李老制作了专题片。李老博大的情怀、无私的奉献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佩</p><p class="ql-block"> 2012年4月</p> <p class="ql-block"> 夕阳映朝阳</p><p class="ql-block"> ——赞“五老”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霜雪爬上鬓角时 </p><p class="ql-block"> 一颗初心,依然滚烫明亮</p><p class="ql-block">告别了办公桌、讲台、案卷</p><p class="ql-block">他们步履铿锵,转身走进了关心下一代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赤城的责任担当,化作春风柔肠</p><p class="ql-block">把道德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上</p><p class="ql-block">把讲稿编成故事,让内容不再抽象</p><p class="ql-block">教孩子们明辨是非,插上理想的翅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社区的角落,在校园的走廊,</p><p class="ql-block">他们的身影总是那么匆忙</p><p class="ql-block">谈理想,话担当,驱散青春的迷茫</p><p class="ql-block">像灯塔,照亮青少年前行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皱纹里藏着经验,白发中凝结着智慧</p><p class="ql-block">用爱守护幼苗,不惧雨雪风霜</p><p class="ql-block">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p><p class="ql-block">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征程中传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他们说,这是另一种战场</p><p class="ql-block">关乎未来,关乎希望</p><p class="ql-block">当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p><p class="ql-block">所有的付出,都化作幸福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夕阳映朝阳,丹心永不忘</p><p class="ql-block">关心下一代,是他们新的勋章</p><p class="ql-block">在岁月的长河里</p><p class="ql-block">他们用行动,书写着最美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道德修养和价值取向的正确确立,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无疑会给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文明友善、勤劳节俭等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从事40多年家庭教育的专家卢勤说:“溺爱是裹着蜜糖的枷锁,孩子尝到甜头却丢了翅膀”,“教育不是装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种”。卢勤的教育理念是强调培养孩子的内在品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多鼓励、多肯定、多赞美,让孩子在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p><p class="ql-block">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系统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和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引导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杜绝一切不良思潮的侵蚀和冲击,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p><p class="ql-block"> 社会各界应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热忠于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爱心人士,发挥他们在阅历、经验、威望、智慧、知识等方面的优势,深入学校、乡村、厂矿举办各类专场讲座,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p><p class="ql-block"> 总之,家庭是培育根基的温暖土壤,学校则是精心修剪枝叉的园丁,社会是提供阳光与空气的广阔天地。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青少年教育中各自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有三方相互配合、协同发力、齐抓共管,才能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健康、快乐的成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自身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