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古巴游(四)—— 哈瓦那(续)

Jeffrey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哈瓦那</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CITY WALK 哈瓦那老城</b></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9日上午,我们漫步(City Walk)哈瓦那老城区的四大广场。</p><p class="ql-block">​哈瓦那老城(Habana Vieja)于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西班牙殖民时期城市规划的典范。这里保存了500余座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街道布局整齐,拱廊、阳台和铸铁装饰随处可见,被称为“建筑艺术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圣弗朗西斯科广场</b></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老城的圣弗朗西斯科广场,始建于16世纪末(一说1520年),因南侧的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而得名。最初作为贸易和宗教活动的中心,曾是商船补给、货物集散地,并见证了殖民时期的繁荣与战乱。</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东侧是鹅黄色<b>海关大楼</b>(Aduana de San Francisco)</p><p class="ql-block">鹅黄色外墙搭配孔雀蓝百叶窗,融合办公功能与殖民美学,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海关大楼紧邻港口,曾是殖民时期货物进出哈瓦那的核心枢纽,负责向西班牙运输财富。</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北侧是哈瓦那商品交易中心(Lonja del Comercio)</p><p class="ql-block">灰色折中主义建筑,拥有古典拱廊和精美门窗。建于1907-1909年,最初作为股票和期货交易所(如咖啡、烟草交易),现为外国公司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西侧是巴洛克风格的商铺与酒店,底层现为餐厅、艺廊和纪念品店。殖民时期曾是哈瓦那租金最高的商业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后逐渐转型为旅游服务设施。</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南侧是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Iglesia y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 de Asís),16世纪的石灰岩建筑,36米高的巴洛克式钟楼为广场制高点,内部现为宗教艺术博物馆和古典音乐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前的一侧是雄狮喷泉(Fuente de los Leones),1836年由意大利雕塑家捐赠,四只青铜狮子口吐水流,象征力量与繁荣,成为广场的核心装饰。</p><p class="ql-block">修道院前的另一侧是巴黎骑士铜像(Caballero de Paris),纪念一位流浪诗人,传说触摸其胡子或手能带来好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离开圣弗朗西斯科广场,前往老广场的景观</b></p> <p class="ql-block">街上半开的地下水道为展示500多年前老城区的下水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韩国人开的一家美发店,曾为很多世界名人美发。</p> <p class="ql-block">理发店的墙上还挂着曾任联合国秘书长韩国人潘基文的照片,这位名人也曾光顾过这理发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老广场</b></p> <p class="ql-block"><b>老广场</b>始建于1559年,最初名为“新广场”(Plaza Nueva),后因其他广场的兴起而更名“老广场”。历史上,这里曾是奴隶交易市场、节日庆典和斗牛活动的中心,现为哈瓦那旧城最具生活气息的公共空间之一。</p> <p class="ql-block">照片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建筑是哈瓦那市议会宫(Palacio de la Villa),也被称为哈瓦那市政厅。是</span>哈瓦那老广场(Plaza Vieja)上的历史建筑之一,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这座建筑建于18世纪中期,具体建成时间大约在1720年至1790年之间。它是哈瓦那历史上最早的公共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哈瓦那市议会宫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它见证了哈瓦那乃至古巴的发展历程,是哈瓦那老城区的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广场四周环绕着16-18世纪的巴洛克式建筑,外墙色彩明艳(如鹅黄、天蓝、珊瑚红),雕花栏杆和拱廊装饰繁复。这些建筑多为殖民时期西班牙贵族和商人的宅邸,底层现改造为餐馆、酒吧和画廊。</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矗立着一尊现代艺术雕塑——光头女子骑在大公鸡身上,手持餐叉的雕像。这一作品由古巴艺术家创作,以诙谐的方式展现对传统与生活的解构,成为游客合影的热点。</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设有一座殖民风格的喷泉。</p><p class="ql-block">哈瓦那老广场通过建筑景观与历史功能的演变,展现了从殖民贸易到现代旅游的时空层叠。其巴洛克建筑、艺术雕塑和市井生活的融合,既是对西班牙殖民遗迹的保存,也是对古巴文化韧性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离开老广场,前往武器广场的景观</b></p> <p class="ql-block">这是以卡米洛·西恩富戈斯(Camilo Cienfuegos, 1932–1959)命名的一座小学,卡米洛·西恩富戈斯是古巴革命军事指挥官,被称为“人民英雄”与“革命灵魂”。</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所舞蹈学校。</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建筑正在举办Bienal de Flamenco赛维亚佛朗明哥双年展。</p> <p class="ql-block">一座有历史的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伊萨贝拉酒店(Hotel Santa Isabel),巴洛克风格奢华酒店,曾接待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内部装饰保留19世纪贵族生活痕迹。</p> <p class="ql-block">“两个世界酒店”——海明威长期居住的酒店,511房间保留其写作《丧钟为谁而鸣》的痕迹,粉色外墙与内部复古家具充满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这栋建筑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瓦那</span><b style="font-size:18px;">圣杰罗尼莫大学学院</b><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墙上的</span>牌匾叙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杰罗尼莫大学学院的前世今生:</span></p><p class="ql-block">在教宗英诺森十三世在位期间,西班牙和印度由波旁王朝的费利佩五世统治。根据教宗诏书“IN APOSTOLATUS CULMINE AB AETERNA SAPIENTIA”于公元1721年建立,并于公元1722年获得批准,随后于公元1728年通过皇家敕令,哈瓦那圣杰罗尼莫皇家暨教宗大学于公元1728年1月5日成立。</p><p class="ql-block">其象征在此地恢复,公元2006年建立了哈瓦那圣杰罗尼莫大学学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武器广场</b></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是哈瓦那最古老的广场,始建于1519年西班牙殖民初期,最初作为军事训练场和城市行政中心。广场名称源自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军事用途,曾是总督阅兵和举行仪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中央矗立着古巴独立运动领袖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的雕像,他是1868年古巴第一次独立战争的发起者。</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西侧的三层巴洛克建筑建于1776年,曾是西班牙的总督府,拥有露天庭院和廊柱环绕的独特“帕提欧”风格。</p> <p class="ql-block">总督府的中央庭院与哥伦布雕像展现殖民时期权力象征,馆内陈列古巴独立运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离开武器广场,前往大教堂广场的景观</b></p> <p class="ql-block"><b>拉卡巴尼亚城堡</b>(Castillo de la Cabana)</p><p class="ql-block">建于1763年至1774年,是西班牙殖民时期建造的最后一座大型城堡,用于加强哈瓦那的防御体系。每天晚上9点,城堡会举行传统的关城礼炮仪式,吸引众多游客观看。</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城堡旁的<b>卡洛斯三世的雕像</b>。</p><p class="ql-block">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1716-1788)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国王,于1759年至1788年在位。 卡洛斯三世时期,哈瓦那被视为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西印度群岛钥匙”。其统治期间,哈瓦那湾周边建造了多座城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包括拉卡巴尼亚堡(La Cabaña)、阿塔雷斯堡(Castillo de Atarés)和王子堡(Castillo del Príncipe)等,这些城堡成为西班牙殖民帝国在美洲的重要军事据点。</p> <p class="ql-block">这幅巨大的沙画位于哈瓦那老城区,展现了19世纪中叶古巴社会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是一件艺术作品,更是一扇通往历史的窗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p><p class="ql-block">这幅沙画是由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旨在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哈瓦那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沙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利用细腻的沙粒在特定的表面上绘制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选择哈瓦那老城区作为创作主题,是因为这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是了解古巴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沙画中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穿着当时的服饰,姿态各异,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中叶古巴社会的日常生活场景。画面中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以及人物的活动,都透露出那个时代的气息。这幅沙画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记录,更是对历史的致敬和缅怀。</p><p class="ql-block">从内容上看,沙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和人际关系。画面中既有贵族阶层的优雅举止,也有普通民众的辛勤劳动,展示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互动与联系。这种多层次的表现手法,使得观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大教堂广场</b></p> <p class="ql-block"><b>大教堂广场</b>(Plaza de la Catedral)</p><p class="ql-block">哈瓦那大教堂广场(Plaza de la Catedral)是哈瓦那老城最具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广场。它得名于广场中央的**哈瓦那大教堂**(Catedral de San Cristóbal de La Habana),是西班牙殖民时期宗教与贵族权力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b>哈瓦那大教堂</b>是于1748年建成的巴洛克建筑,两侧不对称钟楼和尖拱穹顶独具特色。1796-1898年,曾短暂存放**哥伦布遗骸(后移至塞维利亚)。</p> <p class="ql-block"><b>五分钱酒馆</b></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在五分钱酒馆(La Bodeguita del Medio)就餐,海明威常光顾的酒馆。酒馆以莫吉托鸡尾酒闻名,墙上贴满游客留言,文学与市井文化交融。</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分钱酒馆的菜单。菜单上的酒馆全称为“La Bodeguita del Medio”,这是一家位于古巴哈瓦那老城区的著名餐厅。菜单上详细介绍了餐厅的历史背景,它由Angel Martinez于1942年创立,并且与海明威有着密切的联系,海明威曾是这里的常客并留下了签名。</p><p class="ql-block">菜单中央是一幅餐厅外观的手绘插图,周围有多个手写签名,其中包括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等名人的签名。此外,菜单右下角有一幅海明威的素描画像,进一步突显了他与这家餐厅的深厚渊源。</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来到哈瓦那著名的海滨大道——普拉多大道(El Malecón)上的海神喷泉雕像。这座雕像象征着海洋之神,通常被认为是波塞冬或尼普顿,手持三叉戟,代表着对海洋的掌控和保护。它不仅是哈瓦那的一个重要地标,也是当地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体现了这座城市与海洋的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便回酒店稍事休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Paladar San Cristóbal”古堡餐厅</b></p> <p class="ql-block">Paladar San Cristóbal 位于哈瓦那老城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内,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古巴文化和历史。餐厅的名字“San Cristóbal”来源于圣克里斯托瓦尔(Saint Christopher),他是旅行者的守护神,在古巴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餐厅的内部装饰充满了复古元素,墙上挂满了各种古董钟表、画作和雕塑,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餐厅的装饰风格非常独特,融合了殖民时期的建筑元素和现代艺术设计。入口处的拱形门廊和精美的雕刻细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古老的宫殿。室内的吊灯、壁画和家具都经过精心挑选,每一件物品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Paladar San Cristóbal 提供地道的古巴美食,菜单上有各种传统的古巴菜肴,如烤猪肉、黑豆饭和鳄梨沙拉等。餐厅还特别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工艺,力求为顾客带来最正宗的古巴风味。</p> <p class="ql-block">而我们今晚享用的硕大鲜美的龙虾大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古堡关门炮仪式</b></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古堡的关门炮仪式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意义的活动。关门炮仪式起源于16世纪,当时哈瓦那作为西班牙殖民地的重要港口,经常受到海盗和敌对势力的威胁。为了保护城市安全,西班牙人在哈瓦那港口修建了莫罗城堡和圣卡洛斯城堡等防御工事。每晚9点,城堡会鸣放礼炮,宣告城门关闭,提醒市民和船只注意安全,防止夜间偷袭。</p> <p class="ql-block">在殖民时期,关门炮仪式不仅是军事防御的一部分,也是展示西班牙殖民权威的象征。炮声的响起标志着一天的结束,城市进入宵禁状态,体现了严格的殖民统治秩序。</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哈瓦那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但关门炮仪式始终得以保留。即使在古巴独立后,这一传统依然延续下来,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p> <p class="ql-block">一块石质铭文牌匾,镶嵌在城堡中关卡石拱门上。铭文内容为西班牙语,记录了与圣卡洛斯城堡相关的建造历史信息。铭文提到:在天主教国王查理三世统治时期,由该岛的总督和将军下令开始建造这座城堡,具体时间是1768年,并在安东尼奥·库卡雷利及其继任者曼努埃尔·德·坎波的领导下继续建设,最终于1770年完工。这块铭文牌匾显示出浓厚的历史感和建筑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从城堡内的建筑规模来看,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了圣卡洛斯城堡的观景台,这里可以近距离观看关门炮仪式全过程,同时也可欣赏哈瓦那港口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幸观看了哈瓦那的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关门炮炮车和关门炮仪式。</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共同欣赏哈瓦那古堡上西班牙殖民者的关门炮仪式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朗姆酒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在哈瓦那我们入住的是“Gran Muthu Habana”酒店。该酒店是古巴政府为吸引外汇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项目之一,隶属于MGM Muthu酒店集团,定位为高端酒店。作为2022年底新开业的酒店,设施新,客房装修现代,被评价为“古巴少见的现代化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0日早餐后,我们出发去参观朗姆酒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朗姆酒博物馆座落于一个公元18世纪的殖民风格的庭院内。直到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前,它一直都是一位名为蒙特拉伯爵的私人住宅。</p> <p class="ql-block">朗姆酒博物馆于2000年3月31日开业,里面通过各种模型和实物介绍了久负盛名的古巴朗姆酒从甘蔗到制造成朗姆酒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噹噹噹,开工啦!大家上楼吧。</p> <p class="ql-block">放映室里播放着朗姆酒的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古巴朗姆酒的工厂里还通小火车呢!可见规模之大,酒业之兴盛。</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了,游客们和博物馆的朗姆酒掌柜一起合个影,品尝一下免费的7年朗姆酒!</p> <p class="ql-block">当日下午我们乘机飞往墨西哥城。再见了,美丽的哈瓦那!再见了,古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