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扎实推进仁化县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2025年5月27日,仁化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县思政教师齐聚仁化县长江中心小学,开展了仁化县小学思政单元整体“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课例研讨暨莞韶教育对口帮扶支教(仁化)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通过课例展示、专家送教、评课提质等环节,以研促教,为仁化县的小学思政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p> 课例展示:以课为例,示范引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中,三位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执教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聚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呈现了三节连贯课时的思政课例,集中展现了集体备课组对“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探索。三节课例各具特色,活用教材,巧用多媒体,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关注价值引领,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巧用媒体,奠定基调:改革创新谋发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越凤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寻改革起点”、“感受发展速度”,“见证中国奇迹”三个课堂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补充一系列相关视频案例,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发展之迅猛,领悟新时代中国变化之意义,探究新一代青少年之任务。引导学生基于自我评价,相互交流学习单任务内容。又以拓展任务结尾,希望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关注时事政策,为“丰富精神文明”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落地本土,环环相扣:精神文明新风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慧婷老师基于长江镇本土文化,充分关联学生身边事物,五个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精神文明建设有你我他”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脑海里。社会稳定、文明建设、民族凝聚力,一句一句,反复琢磨,爱党、爱国、爱家乡,一步一步,慢慢根植。班级成长共同体星级评价及时又有仪式,郑老师把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名字在心里默念,每一位孩子也把一串串精神文明的代名词牢记心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实践搭桥,共创未来:做新时代的好少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姚培顺校长以学生熟悉的课文《少年中国说》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少年与国家”的关系。追问“如今,身处和平繁荣新时代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呢?”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展开新课,引发学生思考。从“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单元主题出发,围绕关键词“责任”、“中国梦”,设置课堂活动,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以长江中心小学校本部“新时代好少年”刘芳菲同学先进事迹为例,让学生为自己书写事迹。学生多了一份展现自我的机会,也让自评和他评言而有物,有迹可循。</p> 质量分析:以校为例,以微观博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质量分析环节,长江中心小学刘文青老师结合学校阶段监测质量数据综合分析,汇报学校阶段监测学校数据、年级数据、班级数据横向对比情况。报告主要对监测题型进行分析,收集任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近期思政课教学情况进行剖析,并对下一阶段教学作出贴近生活实际、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法调整,帮助学生内化道德观念,跳绳法治素养。</p> 评课议课:片区研讨,凝聚共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评课环节采用“分片区研讨 + 集中汇报”的形式,各小组围绕三节课例展开讨论,主要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地策略、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帮扶机制的优化建议三个核心问题,以达到质量提升的最终目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评课前,三位执教老师分别说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其中,东莞送教姚老师结合送教课例分享品质课堂设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集中研讨交流与质量提升建议环节由长江中心小学赖香桂主任主持,研讨老师们按片区汇报。其中,董塘片区代表老师提出关注本土文化,做到学科融合,多读多练,上好每一节课是关键。丹霞片区代表老师真情流露,呼吁研讨老师根植情怀,把个人和教学揉在一起,让学科根基更牢固。周田片区代表老师细分小点罗列了一系列有发展可能、有可行之道的方式方法,提及拓展学生知识面、关联时政热点充实课堂、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敢写会写等。扶溪片区代表老师强调我们的课堂应该让书本和生活充分结合,活用“知识窗”板块拓宽孩子的视野,更要学科融合,注重对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的培养。</p> 总结寄语:锚定方向,砥砺前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仁化县教师发展中心张余明主任充分肯定三节课的研讨价值,对执教教师和备课组的付出表示感谢,总结本次活动,并对与会思政教师提出了进一步的寄望。对于张主任提及的“一个模式,两个坚持,三个抓手,四个落实”活动精神,需要我们共同更新观念,才得以不断提升,共话未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送教下乡活动既是仁化县小学思政课堂改革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通过课例研讨、质量分析与评课议课,教师们对“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仁化县将依托莞韶教育帮扶平台,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筑牢思想根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文|杨翠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审|赖香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审|张余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审|杨耿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