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那些勒进血肉的高考体检印记(六)

shzaiz85(谢绝私聊)

<p class="ql-block">我要做心脏扩瓣手术,一个声音在我耳畔响起。82年在同济医院检查时医生说过,二尖瓣狭窄可通过开胸扩瓣手术治疗。</p><p class="ql-block">83年9月,李老师又来到我家,建议我去做心脏手术,并给我带来了200块钱,说让我先用着,以后还,真是雪中送炭啊!我更坚定了做手术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靠着这200元的底,我妈又东挪西借了一些。9月中旬,我独自前往武汉住进了同济医院。</p><p class="ql-block">邻居嫂子曾担心地劝我妈:好好的一个孩子,能吃能喝能蹦跶,去开什么膛,做什么心脏手术。做得好还好,有个好歹怎么办?嫂子的疑问,也一直在我耳边盘旋,像一根细刺扎在心上:这条命,我非得赌上不可么?</p> <p class="ql-block">我时常回忆自己在同济医院住院经历:自己办入院手续,自己找医生咨询,自己跑手术前准备事宜,就连出院手续,也是我自己办理的。我独自奔走在长长的白色回廊,像一片伶仃的叶子,被命运的风推着,不知要吹向何方。</p><p class="ql-block">同室病友常有人看望,我没有,有些落寞,眼巴巴盼望着有谁会来,这份孤独比肩上挑水担柴还沉。邻床病友的家人常常送来煨汤,我佯装熟睡听着瓷勺碰碗的脆响。</p> <p class="ql-block">我妈是在要手术签字时来医院,被医生的术前谈话给吓住了没敢签字就回了家。我央求姨父给我签了手术同意书。</p><p class="ql-block">我哥是在手术前一天下午赶到医院的。他风尘仆仆站在病床边,眼中布满了血丝,却紧紧攥着我的手,那掌心传来的温热,是寒夜里唯一的炉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中国,心脏手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样的扩瓣手术,现在用一根导管从肢端血管插入心脏进行微创手术,局部麻醉,患者躺在手术台上,看着导管插入的视屏影像,40分钟即可完成手术,创伤只有几毫米。但在83年,要做开胸手术,全麻醉,我在手术室里呆了十几个小时,伤口横贯整个左胸膛。</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很清楚,83年十月五日清晨七点,我换上宽大的手术衣被推入手术室。后来哥哥告诉我,整整十四个小时,他和姨夫在门外,眼见着一桶桶浸透血渍的纱布被提出,恐惧如冰水般浸透骨髓。当深夜九点我终于被推出,他们脸上紧绷的线条才松弛下来,长长地吁出一口寒气——仿佛这口浊气已在胸中淤积了半生。</p> <p class="ql-block">然而走出手术室,只是穿越了第一道险关。术后我无法摆脱氧气瓶的依赖,高烧如同阴魂不散的暗影。哥哥慌乱地扒车赶回家,母亲终于连夜跌撞着出现在我的病床前。她粗糙的手抚过我的额发,那掌心微颤的暖意终于融化了压在我心上的坚冰:原来无论飘零多远,总有一双颤抖的手,在命运的风口等你归来。</p> <p class="ql-block">两周后出院那天,秋阳竟如此慷慨地泼洒下来。我站在医院大门外深深呼吸,空气里清冽的草木气息第一次如此畅快地涌入胸膛——原来打开这具躯壳,竟也为了最终能拥抱整个世界。胸口的伤痕横贯左胸,是命运盖下的烙印;可此刻迎着日光,那隐秘的痛处下搏动的心跳,却像一面新生的鼓,敲打着宣告:生命不会辜负向它索求道路的孤勇者。</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每一次心跳都如此清晰可闻——那是我自己凿开绝壁后,生命涌泉奔流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说明:文章中所有图片是根据文章描述的场景用豆包生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