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闻到了海的味道

微信用户

<h3>研学归来的大巴驶入校园时,夕阳正为教学楼镀上金边。五天跋涉,四个红色地标,在湘江水的见证下,我们完成了高三前最珍贵的成人礼。<br><br>雷锋纪念馆里补丁摞补丁的袜子与橘子洲头奔涌的江水,构成了奇妙的呼应。那个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服务的青年,和那个中流击水的书生,用不同方式诠释着青春的可能。湘江战役纪念馆的军旗在玻璃柜中沉默,八万将士的平均年龄永远定格在二十五岁,他们用生命丈量了信仰的重量。而灵渠两岸的斧凿痕迹,则诉说着另一种坚持——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开山引水的执着。<br><br>站在高三的门槛回望,突然明白这些烙印在湖湘大地上的精神密码,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青春的价值不在于如何消费时光,而在于为何燃烧生命。雷锋选择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毛泽东选择中流击水,红军战士选择血染湘江,灵渠工匠选择以凿代笔——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坐标系里,找到了生命的支点。<br><br>行李箱的轱辘声渐渐消失在走廊尽头。我知道,当未来的考卷如湘江潮水般涌来时,这些天汲取的力量自会奔涌而出。这场以整条湘江为课堂的研学,终将成为我们穿越高三烽烟的铠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