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月的午后,夏日炎炎,江南公园园中园内的牡丹正值盛开,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若雪,层层叠叠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欢迎丰满区老干部大学堂花鸟画班师生们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按着学校整体教学要求及学期初班级教学计划,5月28日下午,花鸟画班第十三节课将在这里开启一堂生动精彩的牡丹课外写生现场教学……</p><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大家在园中园门口集合完毕,课外现场教学正式开始。大家紧紧跟随在于占海老师左右,仔细聆听老师讲解牡丹花头、枝干和叶片的物像形态,认真观察了解牡丹花的种类和特征。花头的花瓣层层叠叠,中心的花瓣紧密簇拥,如丝绒般细腻,边缘微微翻卷,形成独特的波浪状;枝干,老干表面纹理粗糙,有明显的皴裂,线条曲折苍劲,彰显岁月感,新枝则相对光滑,透着一股柔韧的生命力;叶片以“三叉九鼎”之姿舒展,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翡翠羽扇,三片主叶从叶柄顶端呈辐射状生发,恰似三支翠色玉簪,各自又分生出三至五个小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形成“九鼎”之势。</p><p class="ql-block"> 于老师说:“了解掌握了牡丹花头、枝干、叶子各自的特征与比例,在牡丹作品的表达上才能画出牡丹的神韵 ”。</p><p class="ql-block"> 骄阳似火,空气仿佛都被烤得扭曲变形。于老师却全然不顾额头滚落的汗珠,手持画笔专注教学,在画纸上勾勒眼前盛放的牡丹。干枯的老枝在笔下以枯涩的线条蜿蜒伸展,叶片则用浓墨侧锋迅速扫出,花头边缘因高温微微卷曲的细节也被精准捕捉。强烈的日光让颜料干得格外快,于老师不得不加快作画节奏,同学们围聚在老师身后,被这份对教学和艺术的执着深深感染,一边为老师撑伞驱赶热浪,一边全神贯注地观看老师如何将烈日下的牡丹物像转化为灵动的水墨。</p><p class="ql-block"> 在这炽热的午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沉浸在国画艺术的魅力之中……</p><p class="ql-block"> 带写生画具的同学们纷纷选好位置,架起画架,铺开宣纸,蘸上颜料,将眼中的牡丹化作笔下的丹青。他们时而凝神观察花瓣的纹理与色泽,时而挥毫泼墨,勾勒出牡丹的形态。同学们不时轻声交流绘画技巧,分享着观察到的细节,欢声笑语在花丛间回荡。</p><p class="ql-block"> 在牡丹课外写生的现场教学中,学员们通过近距离观察牡丹,触摸花瓣的褶皱肌理,感受叶片在阳光下的明暗层次,明白了画花瓣要根据其卷曲方向调整运笔,把握色彩自然过渡;画枝干要练习枯笔皴擦,体会顿挫转折间力量的变化;画叶子则以速写的方式捕捉“三叉九鼎”的动态结构,掌握不同角度叶片的形态差异。</p><p class="ql-block"> 通过老师的现场示范与即时纠错,学员们直观领悟疏密、虚实的构图之道,在真实的物像面前,大家不仅学会了如何精准描摹,更懂得了如何通过笔墨传递牡丹的神韵,绘画水平在实践与感悟中悄然提升。</p><p class="ql-block"> 在这如画的景致中,老师和同学们用画笔定格了牡丹的娇艳,一幅幅写生作品展现在眼前,饱含了老年大学学员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此次花鸟画班牡丹课外写生教学活动,得到了校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各位班长的积极参与和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在此深表谢意! 全体学员真诚感恩于老师的辛苦教学!</p><p class="ql-block">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课外写生课圆满完成! </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校委会领导、花鸟画班老师、各位班长及学员们牡丹课外写生的课堂图片及花絮。</p> 班级合影及视频 校委会领导 常务副校长高春杰 副校长孙喜华 <p class="ql-block">文艺策划部部长滕光辉</p> 校长助理孙秋艳 <p class="ql-block">后勤部部长赵元</p> <p class="ql-block">花鸟画班老师、各位班长及学员</p> 花鸟画班老师于占海 花鸟画班班长隋昕虹 篆书班班长董亚杰 朗诵班班长任玉萍 行书班班长朱冰清 <p class="ql-block">AI班班长王佰霞</p> 学员赵桂琴 学员侯淑媛 学员吕文英 学员侯盛莉 学员邢力 学员冯沛欣 学员郎莹 学员潘桂云 现场教学活动花絮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影像宣传部及班级学员</p><p class="ql-block">视频制作:隋昕虹</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隋昕虹</p><p class="ql-block">策划编审:校委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