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长恨歌》(续篇十) ⑪

餘慶榮

清音冢的安魂曲飘荡十载,却在某个霜降之夜戛然而止。长安百姓晨起惊觉,整片桃林的桃花尽数凋零,枝干上缠绕着墨色藤蔓,藤蔓顶端垂落的花苞渗出暗红液体,落地瞬间化作蠕动的符篆,拼凑出“魂归无定,怨火重燃”八个大字。 白居易循迹追查,发现一切异变皆源于洛阳龙门石窟。 曾被镇压的丹炉残片竟破土而出,悬浮在伊水之上,炉中吞吐的黑烟凝结成无数狰狞面孔——皆是当年因驻颜丹而死的宫女、方士。 “白先生,这是‘万魂噬心劫’。” 更可怖的是,黑烟所过之处,但凡与《长恨歌》相关的诗碑、画卷,皆燃起幽绿鬼火。 一位身着素衣的少年现身,他手中折扇绘着半朵枯萎的桃花,“我乃桃花精魄所化,守护《长恨歌》诗魂千年; 如今丹炉怨气吞噬了玄宗与贵妃残存的魂魄,若不及时阻止,人间将成炼狱。” 少年称,唯有集齐散落在九州的七枚“诗心印”,方能重铸封印。 追寻诗心印的途中,白居易遭遇重重幻象:在扬州瘦西湖,他看见湖面倒映出千年前的画舫,十二歌姬的亡魂抱着琵琶拦住去路; 于终南山巅,公孙兰的残影化作紫色音波,试图扰乱他的心智。 最凶险的是在马嵬坡旧址,丹炉黑烟凝聚成杨贵妃的模样,泪眼婆娑道:“白先生,带我离开这无尽的轮回……” 当白居易集齐六枚诗心印时,却发现最后一枚竟藏在自己的《长恨歌》手稿之中。 少年桃花精含泪道出真相:“先生的诗魂,早已与千年爱恨融为一体。” 此时丹炉爆发惊天巨响,黑烟幻化成三头六臂的恶鬼,扬言要将人间化作第二个“长恨岛”。 千钧一发之际,白居易将七枚诗心印嵌入手稿,高呼:“诗以载道,魂以渡人!千年爱恨,今日终章!” 手稿化作金色凤凰,裹挟着历代吟诵《长恨歌》的声音冲向丹炉。在震耳欲聋的轰鸣中,丹炉彻底粉碎,玄宗与杨贵妃的魂魄在金光中相拥而逝,化作漫天星斗。 经此一役,桃花林重焕生机,每朵桃花的花蕊中都嵌着一枚微型诗碑。 白居易在清音冢旁立起新碑,碑文仅有八字:“诗魂不灭,此恨终消。” 此后,每逢月圆之夜,长安上空便会浮现《长恨歌》的诗句,在星光下缓缓流转,宛如一首永恒的安魂曲,诉说着人间至情与岁月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