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大四班小小天地里,我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间之旅, 一起捕捉时间的踪迹,探寻时间的奥秘......</p> 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早上点心的时候,总有几个小朋友姗姗来迟。有些小朋友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是啊!他们为什么会迟到呢? 他们是在家睡懒觉吗? 几点才算迟到呢? 孩子们对“迟到”问题的议论,体现了孩子们对“<b>时间</b>”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b>兴趣</b>和初步的<b>探索</b>意识。</p>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大班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时间观念。基于孩子们对“时间”浓厚的求知欲,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开始探寻时间的秘密,争做时间的小主人。</p> 认识时间 <p class="ql-block"> 问题1: “什么是时间?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幼儿眼中,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说法吧!</p> <p class="ql-block"> 问题2:“以前的人们没有钟表,他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随着探索的深入,孩子们又对古代的计时工具产生了兴趣,古时候,人们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与讨论,并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了时间调查表。</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边分享调查表,边感慨,古代的人们竟然能想到这么多记录时间的方法,好聪明呀!</p> <p class="ql-block"> “他们还会通过观察<b>太阳</b>来计算时间。”</p> <p class="ql-block"> “古代人会用日晷观测时间。”孩子们通过讨论-调查-分享,发现古代人是通过日晷、沙漏、燃香、漏刻等来记录时间。而到了现代,时钟、计时器、手机、手表都是可以记录时间的工具。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日出、日落、月亮、大雁向南飞等现象变化来感知时间。</p> <p class="ql-block"> 问题“时间在哪里?随着调查的深入,孩子们也在许多地方都找到了“时间”。有的在家里的时钟上找到、有的在妈妈的电脑和自己的电话手表上找到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寻找“生活中的时间”的过程中,发现时间藏在生活中的各个地方,不同地方出现的时间也有不同的功能。教师通过多种方式链接幼儿的经验,鼓励幼儿通过实地调查去发现生活中不同的时间以及它们不同的功能。</p> 探秘时间 <p class="ql-block"> “时钟有什么秘密呢?”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用灵巧的双手画下各种各样的时钟。</p> 科学活动:认识钟表、整点和半点 <p class="ql-block">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通过仔细观察,幼儿了解到,发现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分针都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点半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总结:</p><p class="ql-block"> 时针短而粗,走一大格表示时间过了一小时分针:细而长,走一小格表示时间过去一分钟;走一大格表示时间过去五分钟秒针:最细最长,走一小格表示时间过去一秒钟。</p> 美术活动:我设计的时钟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钟面和指针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无限的创意。一个个造型独特的时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欣赏着创意钟表的同时,也更深入地认识了钟面、时针和分针。</p><p class="ql-block"><br></p> 体育活动:《老狼老狼几点了》 <p class="ql-block"> 通过孩子们喜爱的民间游戏,在游戏中感受时间的变化。</p> 感受时间 <p class="ql-block"> “一分钟有多长?”可以做些什么事?孩子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呢?”孩子们利用一分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b>1.挑战一分钟拍球</b></p> <p class="ql-block"> 我一分钟拍了90个,太厉害了👍</p> <p class="ql-block"><b>2.挑战一分钟跳绳</b></p> <p class="ql-block"><b>3.挑战一分钟金鸡独立</b></p> <p class="ql-block"> “如何规划课间十五分钟?“我姐姐告诉我,在小学里有课间十五分钟呢!”在感受了一分钟的时长后,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间十五分钟都能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画下了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孩子们通过亲身感受时间的流逝,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见的经验。了解了时间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明白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p> 管理时间 <p class="ql-block"> 签到进行时我们引导幼儿自主签到,让幼儿自己记录到园的时间,还有助于增强他们遵守时间的意识,懂得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 我的周末计划“在幼儿园我们有活动时间表,到什么时间我们就知道做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做个计划表,按照计划来度过周末。”</p> <p class="ql-block"> 这个周末,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专属时间表,他们一步步规划着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会时间管理,成为时间的小主人。</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关于时间的探索不断深入,幼儿对时间的体验和感知更加深刻,对自己的能力和速度也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幼儿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做事风格——自觉、守时,他们成为了时间的主人,也成为了自己活动的主人。</p> 课程反思 <p class="ql-block"> “我和时间有个约定”课程告一段落,但我们与时间的故事还未停止。《指南》指出,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次主题课程的开展,我们以孩子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幼小衔接为着手点,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讨论互动、自由表征来感受时间、认识时间,从而学会管理时间,知道珍惜时间。在逐步递进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孩子们逐步建立起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真正学会“做事首先有计划、遵守时间不拖沓”,成为掌控时间的小主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