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南省开封市,古称大梁、启封、汴州、汴梁、汴京、东京,是河南省辖地级市,河南省原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开封市总面积约6239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480万。</p> <div><br></div>开封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div><br></div>开封是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城市,陆上丝绸之路东部起点城市。自宋代以后,历代王朝都把开封作为中国北方的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都极为罕见。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 <div><br></div>开封市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河南省东部、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与郑州毗邻。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发源于此,开封拥有国家5A级、4A级旅游景区11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27项。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 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游开封古城</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富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朝鼎立复兴亡,</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汴水悠悠绕大梁。</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铁塔凌霄留宋韵,</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龙亭映日化金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城堆城上砖铭久,</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画在画中街市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千载文明凝古邑,</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河灯火欲飞凰。</b></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铁塔公园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开封铁塔公园占地面积约51公顷,其中有约10公顷的水面积。园内依次建有“盆景苑”,“天下第一塔”石碑;“极乐世界”牌坊;巍峨壮观的“接引殿”;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铁塔”;“铁塔嬗变艺术宫”,还有“竹园”;“梅园”,“赏心园”等小品式建筑。各园亭台风姿卓绝,花木风情万种,笑迎八方游客。</p> <div><br></div>开封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即公元1049年,八角十三层,高55.63米,是开封仅存的两处北宋地面文物之一。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从元代起,民间俗称为“铁塔”。 <div><br></div>史书上说开封铁塔的前身是灵感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灵感木塔八角十三层,高360尺,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天宫,奉安阿育王佛舍利小塔。 <div><br></div><div><div>灵感木塔极其伟丽,在京师诸塔中最高,且制度极精。“其土木之宏壮,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被赞为“一时之盛观”,“天下之冠”,“巨细精巧,近代所无”。可惜这座华美绝伦的灵感木塔,仅存世56年,就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六月,遭雷击而焚毁了。</div></div> <div><br></div>宋仁宗皇佑元年,用于珍藏舍利的灵感塔开始重建。重新修建的塔用的材料为铁色琉璃砖,但建筑手法确是使用中国传统的墙倒屋不塌的木架结构的原理营建的。铁塔通身用28种不同形状的结构砖组合,在柱、枋、斗拱等咬合的结合处都是用特别烧制的有榫、有卯的子母砖紧紧的扣合在一起,严丝合缝,浑为一体,如铁铸一般。 <div><br></div>所以在铁塔建成以后的900多年中,历经了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元年夏五月京师开化坊醴泉出,自秋七月至冬十一月地震者六、数刻不止,有声如雷,楼橹民舍摧折压死者甚众。”铁塔确安然无恙。 <div><br></div>1938年6月5日,侵华日军以铁塔为目标发动猛烈的炮火袭击,塔身中弹七、八十发,塔身北侧遍体鳞伤,第八、九层被打穿了外壁,留下了2个2米大的深洞,而铁塔渗透着开封人的铮铮铁骨,像一位威武不屈的战士,仍旧巍然屹立在古城大地。 <div><br></div>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来开封视察黄河,顺便游览了铁塔和龙亭。游览铁塔时陪同毛泽东主席的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在铁塔旁边向毛主席介绍说:“塔上的大窟窿是1938年日军侵占开封时,用大炮打的。”毛主席说:“这座铁塔名不虚传,代表我们中国人民是打不倒的,他们把它打不倒,我们把它修起来。” <div><br></div>在毛主席的关怀下,1953年7月,省文物局把维修铁塔列为中南的名胜古迹重点修缮工程。1954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考古人员对铁塔进行全面勘察设计,1956年成立了由市政府建设科工程师田延寿等人组成的铁塔修复委员会,由中央文化部和省计划委员会拨21万元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制定了维修方案。 <div><br></div>1957年6月11日铁塔修复工程开始动工,到10月底全部修复竣工。同时还安装了104个铁铸风铃,增装了洞门铁栏和避雷针。千年宝塔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龙亭公园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龙亭公园是古城开封的一个著名游览点,也是开封文物古迹的一个代表。其实,这不是亭,而是建筑在一座高达13米的巨大青砖台基之上的殿堂。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从地面到大殿有36丈高,代表36天罡;72级台阶,代表72地煞。台阶中间是雕有云龙图案的石阶。</p> <!----><div class="cps-upload-file param-img"><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div><br></div>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壮观。游人登上平台,入殿观看陈列的文物后,多在石栏前眺望开封古城景色。龙亭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道旁有两个东西对峙的湖,东为潘湖,西为杨湖。</div><div data-v-c8e22186=""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img data-v-c8e22186="" 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2396257/e5acce20-3d54-11f0-bdb6-131fbff96dcf.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data-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2396257/e5acce20-3d54-11f0-bdb6-131fbff96dcf.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alt="" class="img lazyloaded" style="height: 308.179px;"></div><!----></div><!----> <br>中国历史上曾有八个朝代在开封建都,特别是北宋王朝,定都开封长达168年。当年的皇宫所再地就是如今龙亭一带。金朝末年,龙亭一带成为皇宫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在此建周王府,后因黄河泛滥,渐成废止。清雍正十二年,河南总督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废弃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封建朝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因此这个地方就成为“龙亭”了。 <div><br></div>龙亭按清朝万寿宫布局而建的古建筑群,自南向北由午门(景区南大门)、玉带桥、嵩呼、朝门、东西朝房、照壁、龙亭大殿、宋代蜡像馆、东西垂花门和东西跨院、北宋东京城和皇城模型、北宋皇城拱宸门遗址、《五岳真形碑》方亭、北门、东便门等组成。 <div><br></div>龙亭公园中另有植物造型园、盆景园、梅园、园林景观等等。龙亭景区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加上每年一次的菊花盛会主会场设在这里,龙亭成了开封的象征。 <div><br></div>龙亭大殿是公园内整个清代建筑群体中的主体,建于72级蹬道的平台之上。大殿坐北朝南,殿前是贯通上下的用青石雕刻的蟠龙盘绕的御道,云龙石雕上至今还留有赵匡胤当年的马蹄印。御道东西两侧各有上下蹬道和便道。龙亭大殿高26.7米,东西长19.10米,南北宽11.90米。 <div><br></div>龙亭大殿内天花板上绘有青云彩纹团龙图案,殿外飞檐高翘,檐角皆挂风铃,风铃随风作响,美妙无比。龙亭大殿雄踞于高大的殿基之上,巍峨壮观。特别登上龙亭大殿,潘杨二湖,龙亭公园的秀丽景色,繁华的宋都御道,幽雅的古都风貌尽收眼底,使人感慨万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天波杨府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天波杨府位于风景秀丽的开封杨家湖畔,东依北宋皇宫遗址龙亭风景区,西临中国翰园和清明上河园。占地2.6公顷,是为纪念和颂扬北宋忠臣杨家诸将业绩,于1994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园林楼阁建筑。</p> <div><br></div>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杨家世代忠良,杨家将忠心报国,宋太宗赵光义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诌媚的性格,赦建一座“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赐子令公居住,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凡经过天波府门前的满朝官员,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杨家的敬仰。 <div><br></div>天波杨府的建筑井然有序,由东、西、中三个院落组成。中院是杨府官邸部分,有大门、照壁、钟楼、过厅、天波楼、配殿、后殿,殿内有歌颂杨家将忠心报国的大型群雕和祭祀杨家将的孝严祠;西院是杨家花园,内有亭、台、楼、榭、廊、山水、曲桥,一派江南园林风光;东院是校场,是骑马射箭、校兵练武的场所。 <div><br></div>千余年来,杨家将的故事传颂不息,声播海外。故事中杨家将谱系是这样的:第一代为金刀老令公杨继业,杨继业生有7个儿子另有一位义子,其中六儿名叫杨延昭,又名杨六郎,杨六郎生子宗保,宗保有子文广,文广生子怀玉。 <br>杨门女将则包括佘太君(杨继业的妻子)和她的诸位儿媳、孙媳以及两个女儿(八姐、九妹)、烧火丫头杨排风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杨宗保的妻子穆桂英了。雁门关外,杨家将征战过的战场依旧,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这些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和故事,依旧在世间广为流传。 <div><br></div>中国人民历来崇拜英雄,在民间对杨家将的传颂当中,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是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家将三代名将血战报国的事迹,为后人所传扬,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已经天下闻名。 <div><br></div>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道:“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翰园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开封的中国翰园,位于清明上河园以东,紧靠龙亭公园。中国翰园分为园林和碑廊两大部分。翰园有南、北两个门,南大门靠近园林区,北大门靠近碑廊区,园内还有翰园湖和南湖两个小人工湖。游客无论是南进北出,还是反方向游览都很便捷。</p> <div><br></div><div>中国翰园的主要景观有: 人文始祖轩辕皇帝像、碑坛、仰圣山、翰园山、义红桥、翰林宫等20多个景点。 翰林宫主题碑廊: 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巍峨壮观。设有历代书法碑廊、中山碑廊、现代书法碑廊、国际人士书法碑廊、篆刻碑廊、绘画碑廊、少数民族书法碑廊、少儿书法碑廊等。一进大门就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雕像,</div> <div><br></div><div>中国翰园是中国首家也是最大的一座民办碑林。1985年8月,开封市退休干部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创建的一座大型文化旅游园林。中国翰园设立十大碑廊,刻碑3700多块,是一座集诗、书、画、印之精华的大型文化宝库和中国文化名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碑刻艺术上起殷商甲骨文,下至当代各书体,系统的表现了中国书法发展史和文字发展史。</div> <div><br></div>李公涛先生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数十年如一日,倾其所有,带领全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广征天下墨宝,创建了中国最大的民办碑林-中国翰园碑林。在公涛的精神感召下,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鼎立襄助。如今,这一占地百余亩,融古今书画碑刻艺术为一体,集山水奇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于一园的大型文化园林已屹立于七朝古都开封风景秀丽的龙亭湖西畔。 <div><br></div>在园中碑廊游览时,人们会被这里收藏的数千块碑刻所震撼,在这里欣赏到镶嵌了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碑帖,同时还有以现代篆书、现代楷书、现代隶书、现代草书、现代行书等书体分镶的现代碑廊,书法爱好者在这里可以一睹当代书法大家的艺术风采。 <div><br></div>在这里还设有国际人士书法碑廊、绘画碑廊、少儿书法碑廊等,不定期会举办的各类书画展览、书画大赛、笔会交流、书画教学等各类艺术活动。 <div><br></div>翰园南部的园林区,人工建有山峰、瀑布、假山和岛屿,加上碧波荡漾的翰园湖,风景宜人,特别适合放心情,喜欢清净的游客可以沿湖漫步,欣赏周边的湖光山色,或者坐在游船中畅游,观赏园中景色。同时,园林区有时还会上演具有地方特色的仿古表演。 <br>中国翰园的山水风景区有十几座人造山峰、五大瀑布、三大岛屿、十座桥梁、两座大型喷泉,加上碧波荡漾的翰园湖,山光水色,风景宜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上河园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园是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实景主题公园,坐落在开封市龙亭湖西岸,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营造法式》为建设标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p> <br>清明上河园作为集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趣味娱乐旅游和生态环境旅游于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突出体现了观赏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和情趣性等特点。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再现了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 <div><br></div>清明上河园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堪称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的《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大小古船50多艘,房屋400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复原宋代的建筑。<br> <div><br></div>清明上河园设驿站、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鱼虫、繁华京城、休闲购物和综合服务等八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还设立了宋代科技馆、宋代名人馆、宋代犹太文化馆和张择端纪念馆。 <br>清明上河园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现场制作;荟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千年(汴京)东京城京都繁华街市风情。 <div><br></div>清明上河园不仅再现了《清明上河 图》,而且把历史活化。每天上午九点,清明上河园都要举行开园仪式。每天定时表演节目: 包公迎宾、杨志卖刀、林冲怒打高衙内、梁山好汉劫囚车 、燕青打擂、李师师艺会情公子、王员外招婿 、宋式民俗婚礼、编钟乐舞、马术、气功绝活等20余个。<br> <br>晚间举办的《大宋 · 东京梦华》大型水上实景大宋风情歌舞晚会,把穿越千年历史的游园活动推向高潮。游人还可换穿宋装,手持宋币,感受宋朝古人的生活习俗。 <div><br></div>开封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盛极一时,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酒等活动在开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开办菊花展,此时,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遍布色彩绚丽的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把开封装点成一片花海。花会主要展点有龙亭公园、天波杨府、中国翰园、铁塔公园、大相国寺、包公祠、禹王台、万岁山等几处,所展出的菊花品种多达100余种。 <div><br></div>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会举办元宵灯会,这一传统活动从宋代至今已延续千年。灯会上的花灯种类繁多、设计新奇、璀璨夺目,并融入现代科技,在色彩和造型上都有很大突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开封府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开封府初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在历代的官府中以北宋开封府规模最为宏大,是北宋管理国都及京畿地区的重要机构,地位非常显赫。开封府作为当年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多有亲王重臣担任衙署长官。宋太宗、真宗、钦宗三位皇帝登基前均曾任职于此。</p> <br>北宋时期的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曾先后在此任职。他们执法严明,清正廉洁,不畏权贵,行政有方,呈现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造就了以“廉政刚毅”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奇,使开封府名扬天下,永垂青史。 <div><br></div>开封府位于碧波荡漾的包公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包公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如今的开封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大人文景区,省纪委零八年命名为“廉政教育基地”,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点。 <div><br></div>开封府依北宋《营造法式》建造,以府门,仪门,正厅院(戒石、左右厅、左右军巡院、价格库等)、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东线:开封府题名记碑,寅宾馆,明镜湖,玄月山,范公阁,潜龙宫,清心楼,明礼院。西线:开封府尹题名记备,府司西狱,英武楼,校场,五岳真行图,天庆观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 <div><br></div><div>作为宋文化主题景区,为再现北宋开封府当年怎样办公,坚持动静结合,雅俗共赏,历史文化与演义相映成趣的经营理念。依据陈展内容大体分为九个功能区,包括:府衙文化区;包拯文化区;道教文化区;刑狱文化区;教育科举文化区;游艺文化区;府尹人文文化区;帝王文化区;休闲文化区。</div> <div><br></div>在开封府,你不仅能够看到丰富珍贵的史料,脍炙人口的故事传奇轶事和陈展外,还能欣赏到《开衙迎宾》、《铡美案》、《铡赵王》、《榜前捉婿》、《抚尘剑》、《演武场迎宾》等丰富多彩的实景表演活动,能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的真切含义。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北宋京都称汴梁</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当代新城是开封</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