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窗外的白玉兰裹着端午艾香悄然绽放,正如教育者怀抱对专业成长的炽热渴求。当粽叶的清香漫过南国的雨季,我们以赛龙舟的奋进姿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今日的课室里,思维碰撞的火花比盛夏骄阳更耀眼;教研时的探讨,比端午擂鼓更扣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 5月29日上午,语文组观摩灯湖小学优质习作课,本次习作指导课紧扣五年级语文下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目标,从教学流程设计到写作方法指导,层层递进、条理清晰,充分展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对习作教学的深度思考,亮点突出,值得借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目标导向明确,流程设计科学:教师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从“合作选题—资料收集—整理写作”构建完整习作链条。引导学生先通过交流选定对象,培养协作能力;再围绕主线筛选资料,渗透信息整合思维,最后聚焦特点成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习作生成逻辑,有效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p><p class="ql-block">2. 方法指导细致,策略操作性强:在资料处理环节,教师提出“用自己的话整合”“按逻辑排序”“融入个人感受”等策略,将抽象的写作要求转化为可落地的步骤;通过布达拉宫的范例,直观呈现“地理位置—审美价值—建筑结构—情感升华”的行文框架,帮助学生掌握“总分总”结构与多角度描写方法,降低习作难度。</p><p class="ql-block">3. 注重个性表达,鼓励多元呈现:倡导纯文字与表格结合的表达方式,既尊重传统写作范式,又打破形式束缚;强调引用与个人感悟的融合,既培养学生信息甄别能力,又激发情感共鸣,实现知识积累与个性化表达的统一。</p><p class="ql-block">4. 关注学情差异,教学弹性合理:针对未带资料的学生,提出“记忆复现+资料辅助”的灵活策略,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兼顾不同学习条件下学生的写作需求,确保全员参与、学有所得。</p><p class="ql-block"> 整体而言,这是一堂目标清晰、方法实用、充满人文温度的优质习作指导课。</p> <p class="ql-block">数学组教研活动:立足真实情境 深耕概念理解 </p><p class="ql-block"> 春风化雨,躬行实践。灯湖小学杨敏老师执教二年级《周长的认识》一课,为科组教师呈现了一场情境交融、思维进阶的教学示范。</p><p class="ql-block">—真情境驱动,概念建构层层深入</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巧妙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抛出核心问题:“如何为我们的菜地围上栅栏?”学生从“围栅栏”的真实任务出发,触摸“一周”的轨迹。杨老师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提炼本质:由菜地轮廓,数学书封面抽象出“一周”的概念,接着引出“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这一关键属性。随后,教学重点聚焦“如何求一周的长度”——从长方形,规则图形,到椭圆不规则图形的趣味测量,再到组合图形的灵活策略,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中,深刻体悟周长概念的核心内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p><p class="ql-block">—评课聚焦学情,思维碰撞深化共识</p><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气氛热烈,教研火花迸发。杨老师首先分享了教学设计中的思考与困惑,引发科组深度研讨。针对“周长”这一抽象几何概念的二年级学段教学,教师们一致认为:实物操作与具象感知是基石。全体教师深入探讨——若能进一步引入更丰富的实物模型,或将大幅强化低年级学生对“一周”及“长度”的具身体验,使概念建立更直观、更牢固。</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精彩的课堂展示,更是数学科组践行新课标理念、深耕课堂教学的生动缩影。</p> <p class="ql-block"> 5月29日,由灯湖小学五年级胡老师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平面图形的运动—旋转》。课堂摒弃了花哨的课件,创新性地回归教材本质。教师大胆采用“一题贯穿全课”的设计策略,以一道核心题目为载体,通过精妙的变式与层层递进的拓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索旋转的奥秘。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上所有点都绕C点顺时针旋转90°”这一核心问题时,教师通过设问、操作、观察、推理,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深刻理解了旋转的本质特征——定点、方向与角度。整节课没有表面的喧嚣,而是将时间与空间充分还给学生,用于锤炼高阶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不仅掌握了旋转的操作方法,更提升了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这节以“减”促“思”、以“精”求“深”的课堂,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实现课堂提质增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生动范例。</p> <p class="ql-block">英语组:一至四年级英语口语测评活动 </p><p class="ql-block"> 今日上午,灯湖小学举行了一至四年级英语口语测评活动。本次活动组织有序,形式丰富,充分展现了各年级学生的语言素养与教师团队的教研成果。</p><p class="ql-block"> 测评分为四个环节:自我介绍、歌曲展示、绘本/故事展示、师生对话。三四年级除抽测组外,还各有一组展示组。</p><p class="ql-block"> 抽测组真实了反映常态教学效果,学生们能达到课标的基础要求。在展示组的《孟母三迁》表演中,同学们展现了出色的口语以及丰富的演技,观赏性很强。</p><p class="ql-block"> 本次测评既是教学成果的检阅台,更是未来教研的导航仪。英语教研组的精心设计和评委教师的专业点评令人收获良多,期待在持续优化的口语教学实践中,见证更多孩子自信绽放的语言之花。</p> <p class="ql-block"> 英语组 </p><p class="ql-block"> 东湾英语科组一行观摩了灯湖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课堂,课题为第五单元《My clothes》。授课教师不仅系统讲授了各类服装词汇,更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核心句型进行实践表达,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巧妙地将知识学习融入语言练习之中。</p><p class="ql-block"> 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学生们的创意作业。作业本上,左边是充满童趣、生动形象的衣物简笔画,右边则工整地配以相应的英语单词或句子,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与个性化理解。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此次听课观摩,令英语科组全体成员深受启发,获益良多。我们不仅学习了创新的词汇教学方法,更深刻感受到鼓励学生实践表达、学练结合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体育组</p><p class="ql-block"> 灯湖小学以"点亮心湖"为核心理念,秉承"阳光生活·亮出自信"的学科育人导向,精心设计了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体系。每日9:55-10:25的晨间锻炼时段,校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运动景象:各班在班主任组织下有序抵达指定区域,开展包含花样跳绳、团体舞蹈、跳房子、踢毽子等多元化项目。教师们不仅全程参与热身指导,更与学生共同投入运动,营造出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当天无体育课班级则开展创新性室内活动,如英语手势韵律操、益智七巧板、主题阅读及趣味课桌操等特色项目。下午15:40-16:15的大课间活动则以全员跑操为主,实施分级管理——高年级沿标准跑道行进,低年级在草坪专属区域活动,全体教师带头领跑,以身示范。整个跑操过程组织严谨、秩序井然,充分展现了学校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师生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 当端午的菖蒲开始悬挂门楣,我们的行囊已装满灯湖教育的星辉。归程在即,却恰似龙舟蓄势待发——前方是更辽阔的教育江海,身后是沉淀的教育智慧作桨。这个夏天,我们在传承与创新的交汇处,以教育者的赤诚包就一枚枚知识的香粽,待明日,在东湾教育的沃土上蒸腾出满园桃李芬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编辑:冯楚楚 郭海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