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卅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农历四月卅日),以日期命名,其中“卅”是中文数字“三十”的代称。该名称既标注了事件发生时间,也保留了民国初期中文书面表达的用字习惯。</p> <p class="ql-block">1925年5月30日,上海南京路上的枪声撕开了殖民统治的伪装。当天,两千余名上海学生及各界群众代表在公共租界开展反帝演讲,租界巡捕悍然逮捕百余名学生,英国捕头更下令向人群开枪,制造了1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的“五卅惨案”。鲜血染红南京路的那一刻,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怒火被彻底点燃。</p> <p class="ql-block">惨案发生当晚,中共中央紧急召开会议,决定以“三罢”斗争凝聚反帝力量。上海20万工人率先罢工,学生罢课风潮席卷各高校,商人罢市让租界经济陷入停滞,连码头工人都拒绝为外国船只装卸货物。这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争,迅速在上海形成工人、学生、商人联合反帝的浪潮,各阶级力量在斗争中紧密团结。</p> <p class="ql-block">五卅运动的风暴很快从上海席卷全国。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率先响应,天津码头工人拒绝为外国轮船服务,汉口民众焚烧日货表达愤慨。其中,1925年6月爆发的省港大罢工尤为壮烈——10余万广州和香港工人为支援上海斗争举行大罢工,持续16个月切断香港经济命脉,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这场运动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反帝格局。它让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初步积累了领导反帝运动的经验,认识到建立各阶级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废除不平等条约”“打倒列强”的口号传遍大街小巷,推动中华民族的觉醒意识空前高涨,为后续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p> <p class="ql-block">当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17条反帝要求时,当罢工工人在广州沙基面对英法炮火仍不退却时,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诠释了民族尊严。五卅运动作为中国第一次大革命高潮到来的标志,不仅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更以觉醒的力量证明:被压迫的民族一旦团结抗争,终将冲破一切枷锁,其蕴含的反帝精神至今仍在激励后人追寻民族复兴的征程。</p> 五卅惨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网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