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8日上午9时,一场盛大的文旅活动在云蒙景区拉开帷幕。2025临沂市“走遍蒙山沂水”万人登山寻夏活动(云蒙站)暨“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中国旅游日蒙阴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我们滕州市户外信息港休闲群的朋友们齐聚于此,共同感受这场融合自然美景与文化福利的文旅盛宴。</p> <p class="ql-block">蒙山云蒙景区,位于蒙山之阴,是沂蒙山旅游区的核心景区,享有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美誉。这里风景如画,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名胜古迹众多。蒙山北坡的森林面积达30余万亩,被誉为百里林海。云蒙景区的负氧离子含量位居全国之首,被称作“世界级天然氧吧”,其空气更被誉为“极氧”。</p> <p class="ql-block">蒙山牌楼,一座七门九楼的大型石制牌楼,气势恢宏。牌楼前矗立着两座汉白玉华表,后方排列着十座整石雕刻的盘龙柱。这组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刻工艺,堪称传世精品,其规模与制式在全国首屈一指。</p> <p class="ql-block">金刚广场,总面积达两万平方米。广场正面廊道镌刻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前端矗立着七座石雕佛塔,记录着过去七世佛的圣迹。广场内侧为般若波罗蜜金刚门,中央为圣泉池。金刚文化广场以其精美的建筑工艺,成为沂蒙山旅游的重要景观。</p> <p class="ql-block">金刚门,全称般若波罗蜜金刚门,门柱由八尊整石雕凿的金刚塑像组成。此门由泰国皇恩寺释圣智以其梦境创意设计,福建泉州石雕工艺大师精心营造。建筑风格融合中西,气势磅礴,工艺精湛,表达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沂蒙山人文地理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蒙山中国药用植物园是一个集中草药资源科普教育和文化宣传于一体的中药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药圣李时珍,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编撰了医药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称为“药圣”。</p> <p class="ql-block">庞涓,战国时期魏国大将,曾与孙膑同窗,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因嫉贤妒能,多次设计陷害孙膑。公元前342年,庞涓在马陵之战中兵败自杀。传说此地为庞涓筑桥之处。</p> <p class="ql-block">道法自然牌楼为七门二十一楼大型石制牌楼,整组建筑雕刻精美细致,气势雄伟壮观,其结构制式与体量堪称全国第一。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蒙山,这座承载着历史韵味的山峰,曾见证唐玄宗的封坛仪式。这一庄重的历史时刻,不仅彰显了皇家威严,更为蒙山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星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函蒙祉福坊为三门五楼石质牌坊,雕刻工艺精美,堪称一绝。</span>据清代《蒙阴县志》记载,康熙皇帝南巡时,曾三次驻跸蒙麓,蒙山之秀美、壮美深得康熙皇帝欢心,他御笔题写“函蒙祉福”,表达了对受赐者的美好祝福,希望其能广纳福泽,享受幸福。</p> <p class="ql-block">乐在攀登坊是一座石质两柱单间式牌坊,建于1993年,是登山盘道的起点标志。由此至雨王庙共有6600余阶,楹联云:“此去云峰林深处,一路胜境伴君游。”</p> <p class="ql-block">相传此处为乾隆登临处。据清代《蒙阴县志》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首次南巡时曾翻越紫荆关眺赏蒙山雪景,并作诗《望蒙山雪色再叠旧韵》。历史上,乾隆六下江南均经过蒙麓,留下20多篇赞颂蒙山的诗作。</p> <p class="ql-block">流碧桥,位于蒙山胜景之一的深潭之上,石拱桥如长虹静卧,山涧溪流奔腾欢唱,动静相融,桥下深潭清澈见底,形同碧玉,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中国瀑布,因瀑布所挂崖壁轮廓酷似中国版图而得名,是蒙山标志性景观。丰水期瀑布如银河倒挂,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瀑布周围水雾缭绕,彩虹时现,与雄伟山峰、青翠林海构成绝美画卷。现在是枯水期,水量较小,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丰水期的中国瀑布(借图)</p> <p class="ql-block">此段石阶登山道陡峭险峻,蜿蜒曲折,被称为“小十八盘”,其险峻程度不亚于泰山“十八盘”。</p> <p class="ql-block">终于抵达禹王庙附近,是这次登山活动的终点。群友们领取了奖牌和证书后,纷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雨王庙,云蒙山中最主要的人文景观,海拔约850米。始建于金明昌年间,传说钟离子、羡门子在此祭神祈雨,故名。后经香港恒基兆业有限公司捐资180万元人民币重建,庙内红墙金顶,设有吕祖殿、老母殿和雨王殿,是北方少见的专门供奉雨神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翠云观是禹王庙的前身。清光绪二年,道人尹仁遂在雨王庙旧址建翠云观,祭祀雨王,祈雨辄灵,香火颇盛。如今翠云观仍保留着“三宝”:千年何首乌、八百年古井及三百年的江北第一杉。翠云观的一草一木都透着仙风道气。</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雨王庙和翠云观,我们环线游览了森林木栈道-天壶峰-云蒙峰-天池,最后折返至雨王庙步行下山。</p> <p class="ql-block">聚仙台为一块巨大平整的岩石。相传这里是蒙山道士贺元、乔仝与神仙聚会之处。苏轼《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讲述了蒙山道士得道成仙的故事,是蒙山作为道教文化名山的有力佐证。</p> <p class="ql-block">砚池,传说军事家孙膑曾在蒙山著述兵书,用此冰臼作砚台。此处亦传为刘洪观天庭之地。刘洪,东汉蒙阴人,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专门从事历法研究,著有《七曜术》、《九章算术》和《乾象历》等专著,发明珠算,被誉为“算圣”。</p> <p class="ql-block">栖凤山,海拔964.9米,山顶地势平坦,森林茂密。传说这里是凤凰栖息之地,故名栖凤山。又名喜凤山,以夏朝美女妹喜之名命名。山上有百丈海、鉴石、墨砚池、黑松林、狐仙楼、神仙会、天壶峰、观景台等多处景点。</p> <p class="ql-block">黑松林,位于栖凤山天然氧吧测量点,此处以黑松为主,干枝叶均呈墨绿色,遮天蔽日,幽暗阴凉,正是密树遥遮日,轻花细逐风的境界,是游人休憩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天壶峰,远观整体酷似一把茶壶,栩栩如生。峰顶的迎客松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此株古松,据说已有500多年树龄,两根主干,一枝似腾龙,龙首高昂,鳞甲斑驳,奋爪鼓须,意欲腾空而起;另一枝似回凤,翠绿羽毛纷披,凤首高翘,凤尾拖展摇曳。这幅龙凤呈祥图自然形成,历尽磨难仍生机勃勃,取其祥瑞之意。</p> <p class="ql-block">云蒙峰由三座主峰组成,其中最高峰大云蒙峰海拔1030米,三座山峰相连轮廓酷似“山”字,是传说仓颉所造“山”字之源。云蒙峰又名“笔架峰 ”,传说这就是王羲之放笔的笔架。</p> <p class="ql-block">"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相传此处即为孔子登临小鲁处。目之所及,青山叠翠、树密崖高, 水缠云绕。景区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空气清新,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相传此处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于天宝四年结伴游蒙山,访故友拜见隐居蒙山的隐士元丹邱后留下了隽永诗篇,杜甫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名句。</p> <p class="ql-block">野葡萄沟,因其山谷中遍生野葡萄而得名。山谷中林木茂密,遮天蔽日,木质藤本的野葡萄从林密布,漫藤滴翠,势追松杉。</p> <p class="ql-block">蒙山天池,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泊,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它以其清澈的湖水、迷人的风景,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感受蒙山天池带来的心灵洗涤。</p> <p class="ql-block">远离城市喧嚣,在千米云端,来一场悠闲的露营,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云端驿站稍作休息后沿着登山盘道原路返回。参加这次登山寻夏活动,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沿途的美景,更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与超越,一份珍贵的友谊,以及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这段难忘的经历,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