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宁荫湖畔的青春脉搏</p><p class="ql-block">一一观华南农业大学龙舟体验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端午悄然来临。仲夏的宁荫湖泛着粼粼波光,紫荆树上的蝉鸣与湖畔的鼓点交织成独特的韵律。5月25日上午我们观赏了一场大学生的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青春盛事——龙舟体验赛。</p><p class="ql-block"> 当木桨划破镜面般的湖水,我忽然意识到,这方孕育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沃土,正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传统文化的当代注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龙鳞起处见匠心</p><p class="ql-block"> 竹制龙头昂首于碧波之上,工匠用桐油反复浸润的鳞片在阳光下折射出琥珀色的光芒。农学院的同学们将实验室的严谨带到了龙舟装饰中,他们用植物标本在船舷镶嵌出二十四节气纹样,让稻穗与浪花纹在木纹肌理间自然舒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子们手持游标卡尺,反复校准着每一支木桨的入水角度,仿佛在调试精密的实验仪器。 </p><p class="ql-block"> 在起航区,我注意到一组特殊的参赛队。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将实验室白大褂换成绛红色战衣,他们调试龙舟的动作带着移液枪操作般的精准。船头调试鼓架的男生说:"传统龙舟的力学结构与水稻茎秆的承重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学科交融的智慧,让千年龙舟焕发出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二、击水中流正当时</p><p class="ql-block"> 发令枪响的刹那,宁荫湖面瞬间沸腾。两支龙舟如离弦之箭破浪前行,木桨起落间带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食品学院的"2号"龙舟船员们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示着平日实验操作培养的默契,他们的桨频恰似离心机匀速转动的节奏。观众席爆发出阵阵声浪,连栖息在湖心岛的白鹭都被惊起,在龙舟上方盘旋成流动的图腾。</p><p class="ql-block">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1号"龙舟在弯道处展现了惊人的控制力,船身倾斜时激起的浪花始终保持着完美的抛物线轨迹。船尾的鼓手是位扎着马尾的女生,她敲击鼓面的节奏竟暗合圆周率小数点后的韵律。这让人感觉到此刻的龙舟竞渡何尝不是一场动态的工程实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文脉绵长育新枝</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活动圆满结束。宁荫湖重归平静,龙舟划过处的水痕却已悄然改变湖水的记忆。在这场农耕文明与青春激情的对话中,我触摸到了传统文化强劲的脉动。当木桨荡起的涟漪漫过钢筋混凝土的堤岸,我们终将懂得:真正的传承从不是标本式的封存,而是让古老基因在当代土壤里开出新的花。华南农大这片孕育希望的沃野,正用科技之光照亮传统的前路,让千年龙舟载着文化自信,驶向更加辽阔的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