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丹东鸭绿江铁路断桥,断桥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桥,始建于1909年,长944.2米,宽11米,十二孔,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以四号圆形桥墩为轴,可旋转90°,便于过往船只航行。每次旋转须20分钟。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炸毁。中方一侧残存四孔,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5月6日丹东一日游,上午鸭绿江铁路断桥,全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印记,永恒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牛淑珍。</p> <p class="ql-block">韩云新。</p> <p class="ql-block">沈华,周连宇。</p> <p class="ql-block">碉堡又名炮楼、桥头堡,由日本监工,中国劳工建造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之一。</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河口公路桥,原名清城桥、全桥总长799.12米,宽6米,高25米,载重60吨,钢筋水泥结构,1942年12月建成通车,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需要,指令伪满傀儡和朝鲜当局建造的,是日本侵华罪证之一鸭绿江河口公路桥是抗美援制战争初期三太渡江地之一。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图军自安东(今丹东)、河西、辑安(集安)三地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其中,中国人民志图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七师,第四十军一一八师由此桥前往朝鲜战场,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1950年10月23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司令部、政治都干部战士及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副司令员邓华、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约串领下,乘车由河口过江入朝,前往志愿军总部驻地大榆洞。1951年11月中旬,美军出动20多架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将中间大桥约200米拦腰炸断,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断桥。为了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缅怀志愿军将士的丰功佛绩,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抗美援朝历史。丹东鸭绿江旅游集团修缮河口断桥,敬塑先躯供世人瞻仰。</p> <p class="ql-block">入朝作战各个军,高炮团。</p> <p class="ql-block">河口公路断桥共有40面军旗,每侧桥栏上有20面军旗,每面军旗代表着一个师,象征着有40个入朝作战师。</p> <p class="ql-block">5月6日下午河口公路断桥。</p> <p class="ql-block">各个角度看断桥,身临其境。</p> <p class="ql-block">64军190师570团85(105)炮连,77年兵致敬军旗。</p> <p class="ql-block">我和190师军旗合影。</p> <p class="ql-block">致敬英雄,缅怀先烈!</p> <p class="ql-block">漫步鸭绿江河口断桥。</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雕像</p> <p class="ql-block">毛岸英广场。</p> <p class="ql-block">5月6日下午鸭绿江一步跨。</p> <p class="ql-block">致谢,摄像摄影杨国林,吕萍,沈华全体人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