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晨光熹微,我们再次踏着初夏的阳光走进这方承载着知识与希望的殿堂,心头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悸动。站在讲台上,耳畔仿佛回荡着教育先驱裴斯泰洛齐的箴言:「学习是经验的产物」。我们深知,课本里的铅字终将在此处化为立体的生命教材:孩子们澄澈眼眸中闪动的好奇、校园角落里不经意流淌的温暖片段。这些鲜活细节将以最温柔又深刻的方式,重塑我们对专业的认知。</h3> <h3> 在早上,学生们进行了地理学科测验。学生们身着整齐校服,端坐于课桌前,眼神中透着紧张与专注。监考老师目光敏锐却又带着一丝温和,似在提醒:请遵守规则,也别太紧张,他们不仅守护着考场的秩序,更守护着这场知识检验的公平。<br> 当考试结束,试卷被整齐收起,批改工作便紧锣密鼓展开。每一道题的批改,都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精准考量。遇到精彩作答,嘴角会不自觉上扬;看到失误之处,也会默默思索如何帮助学生改进。<br> 从监考时的一丝不苟,到批改卷子时的严谨认真,这一系列过程,承载的是教育者对学生成长的关切,对教学成果检验的重视,更是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h3> <h3> 大课间时分,我们观摩了同学们的课间操活动。在温暖的阳光下,同学们迅速列队,跟随领操员的示范认真舒展肢体,每个动作都标准利落、充满朝气。课间操结束后,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跳绳,随着活泼欢快的音乐响起,操场上跃动起无数灵动的身影。跳绳挥动发出的响亮声音和同学们欢快的笑声在操场上回荡 。同学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轻盈起落,展现出少年所独有的青春活力。课间操与跳绳不仅能让同学们在长时间学习后放松身心、缓解疲劳,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归课堂,还能有效培养时间观念与纪律意识,让校园生活张弛有度、充满节奏感。</h3> <h3> 午后的教室,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伏案的少年身上。盯背时,他们或蹙眉思索,或流畅背诵,青春的脸庞满是认真;自习课上,笔尖沙沙,如春蚕啃食桑叶,安静的氛围里,知识正悄然生长。这一刻,我们感受到教育的温度,也看到梦想在静默中拔节的模样。</h3> <h3> 踏入初中历史课堂,仿佛推开了一扇时光之门。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为笔,将课本上的文字化作鲜活的画卷。那些遥远的朝代更迭、英雄事迹,在老师的讲述中变得触手可及。我们沉浸在历史的长河里,看着学生们专注的眼神和积极的互动,真切感受到历史学科独特的魅力。这些课程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丰富的教学技巧,更让我们领悟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对学生心灵的滋养。我们期待着未来,也能成为这样的引路人。</h3> <h3> 我们也有幸观摩了一节初中体育课。老师指令清晰,示范标准,学生参与热情高涨。通过分组活动和趣味游戏,老师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更巧妙融入了安全教育和集体精神培养。课堂组织有序,师生互动积极,让我深刻体会到体育教学不仅强健体魄,更能塑造品格。此行受益匪浅,对如何设计生动、有效的体育课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深感理论需与实践紧密结合。</h3> <h3> 夕阳映出教学楼的轮廓,校园从热闹归于静谧。这一天,我们在旁听中触摸教育智慧的温度,于监考时见证知识沉淀的重量,在课间操与体育课的律动里感受青春跃动的生命力。红笔批改的试卷是成长的注脚,午间自习的宁静是求知的缩影,而放学时的欢声笑语,则为这场教育初体验画上灵动的句点。这些鲜活的片段,早已化作滋养教育初心的养分,让我们对未来的三尺讲台,满怀憧憬与期待。这看似平凡的一天,却让我们触摸到教师职业最本真的温度——那些紧张与感动交织的瞬间,早已在心底种下了对教育事业的向往与坚守。</h3> <h3>记录人:陈彩虹 段玥 孙文博 李美娜 郑雨洁 闫可心 张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