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共进 磨砺求真 ——缙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培仁校区四年级数学组“现场改课”活动纪实

闻苓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教研是智慧碰撞的旅程。5月27日,缙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培仁校区四年级数学组以《优化》为课例,展开了一场为期一天的“现场改课”活动。4位数学教师凝心聚力,在“设计—推翻—重构—实践”的循环中,以匠心磨课堂,用行动诠释教研真谛。</p> <p class="ql-block">  提前一周,我们进行了紧张刺激的抽签活动,幸运儿由此诞生。确定好上第一节课的是丁晔芳老师。</p> <p class="ql-block">  5月27日上午,丁晔芳老师在四(8)班执教《优化》。丁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烙饼情境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重点揭示了“最多”、“同时”等关键的数学信息。在教学过程中,丁老师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烙1个饼开始演示,再追问“为什么烙一个饼是6分钟,烙2个饼也是6分钟”,接着重点教学3张饼的烙饼,化繁为简、循序渐进。</p> <p class="ql-block">  整节课中,丁老师在从最简单的优化案例谈起,以已探究的较为简单的数据为基础,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活动经验,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多次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再举一反三,真正教会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p> <p class="ql-block">  中午,数学组全体教师,对丁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评课研讨,在交流讨论中提出了建议和看法。老师们一致认为应该充分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在操作体验中经历猜想、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并且关注“优化”数学思维的培养。把重点放在“烙饼”的“烙”上,思考何“烙”是合理的,才是节省时间的,将节省时间作为检验合理烙法的手段。</p> <p class="ql-block">  基于老师们评课改课的建议,田阳华老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下午,田老师在四(6)班进行了改课。</p> <p class="ql-block">  田老师以一个烙饼的视频引入,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课堂气氛。教学时,田老师直接从烙3个饼开始,重点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模拟烙饼过程,通过对比不同的烙法,经历“3张饼”烙法的优化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烙3张饼的规律。田老师带领学生一步步挖掘知识背后的本源,在对比分析中归纳了“交替烙”的方法,并指出了更合理地利用锅的空间才能避免时间浪费。</p> <p class="ql-block">  整节课看,田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经历操作、观察、比较、表达的过程,最终形成方法,相信孩子们对优化思想都有了更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课后,数学组的全体教师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进行了再次研讨交流,对《优化》的具体实施有了更完善的思路,认为可以在“模型”的搭建上继续下功夫。可以以“每个锅最多烙2张饼”为模型,进而拓展到每个锅烙3张饼、4张饼……使得单一模型的聚集形成烙饼问题的内在模型,将学习内容上升到数学思维层面。</p> <p class="ql-block">  教无涯,研不止。本次改课活动不仅提高了数学教研组每一位教师钻研课标、研读教材的积极性,还提升了数学专业能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辛勤耕耘,守正创新,在教研的路上继续前行!</p>